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7-22 07:23熊华林吕启明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明市三明快件

熊华林,吕启明

(1.三明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2.三明市邮政管理局,福建 三明 365000)

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熊华林1,吕启明2

(1.三明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2.三明市邮政管理局,福建 三明 365000)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三明市快递业发展势头迅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地方经济增添一抹亮色,但总体市场规模偏小,发展层次偏低且不平衡,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快递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快递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科学规划布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为地方产业提供服务支撑。

快递;三明;物流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产业,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产业和物流领域的先导产业[1],在方便群众生活、服务社会生产、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明市是闽货西进、中西部产品东出的重要节点和通道,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加快物流业发展、促进“明货”热销、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一、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三明市快递业随着全国电商快递发展大潮获得良好机遇,顺丰、“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主要民营快递品牌业务保持强劲增长,促进了网络消费,带动了创业投资和就业,成为电子商务、制造业发展和土特产输出的重要支撑力量。快递服务业是朝阳产业,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三明市快递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快递业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顺丰、申通等第一批民营快递企业的入驻,三明市快递业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尤其是从2011年始,快递发展呈现“井喷”行情,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主要快递品牌纷纷在三明设立快件中转中心,快递网点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5年,三明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 099.1万件,同比增长40.11%;业务收入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42.99%,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保持年增长40%以上。[2]三明市快递业基本能与全省快递业保持同步增长,民营快递发展速度更胜一筹,民营快递企业营业网点从2010年的7个上升至2014年的330个,增加了近50倍;快递业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106人上升至2013年的1 029人,增加近9倍。①

(二)快递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三明市快递业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各主要品牌快递网络覆盖全市。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19个快递品牌、30家快递企业、50家备案分公司、330个营业网点和9个独立快件中转中心(数据来源同注释①),形成以EMS为代表的国有快递企业,以顺丰速运、“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快递服务网络覆盖了区域内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70%以上乡镇,对于部分偏远乡镇的快递服务,各企业都在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扩大市场覆盖面。二是快递服务的硬件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主要快递品牌都引入了自动分拣设备,运用条码技术,实现了快件的跟踪查询。2014年,三明注册快递企业共有经营生产面积22 943平方米、手持终端963台、计算机418台、汽车168辆。2014年“双十一”期间,三明市快递业务揽投总量107.93万件,处理量167.25万件,是日常量的2.9倍,约为2013年同期2倍(数据来源同注释①),各快递企业均应对有序,未出现积压、爆仓、滚存等现象。

(三)快递业发展逐步规范

随着三明市邮政管理局2012年11月份的成立,三明市快递业发展逐步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快递业发展。一是把好行业准入关,清理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同时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许可备案手续;二是大力开展快递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快递服务行为,有效提高了快递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三是加强安全监管,强化执法检查,切实排除行业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四是推动企业规范建设,引导督促企业完善台账制度,加强生产经营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做好快递行业的信息数据采集与统计,准确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六是服务好快递企业发展,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促进快递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缓解快递企业高峰期用工难问题,牵头组建快递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沟通与自律机制。快递行业虽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但行业形象、服务质量、标准化作业、申诉处理等方面也不断提升。

(四)快递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快递业的迅猛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快递的扩张发展带来了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发展和居民消费。根据调查,三明市的网络零售商的销售货物基本上都是通过快递输送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快递企业充分运用优惠价格、增值服务等手段为电子商务发展加油助力,为农产品、土特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日益完善的快递配送网络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体验到网络购物的便利,激发了消费欲望,拉动了内需。

总体而言,三明市快递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渐壮大、从零散粗放到集中规范、从能力不足到主动融入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这不仅有赖于行业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网络零售业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同为新兴业态,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合作日趋紧密,关联领域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三明市快递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递业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态,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三明又是电子商务发展洼地区,快递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快递业总体发展规模偏小

从福建全省来看,三明市的快递件量和业务收入规模偏小,2014年三明市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仅占福建省的1.20%,同期快递业务收入也仅占1.48%,均低于福建内陆的南平市和龙岩市,位列全省末位,而同期三明市经济规模占福建省比重为6.74%,快递业务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见表1)

表1 2014年福建省快递业务发展比较

(二)快递业发展不平衡

快递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揽投”不平衡。快递业务很大程度是由电子商务驱动的,三明市工业结构偏重,农业发展层次不高,电子商务发展大大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快递业发展更多来源于消费驱动,2014年三明市快递业务量784.45万件,同比增长44.44%,而全年同期快递业务投递量完成1 684.90万件,同比增长65.01%,揽投比1︰2.15。二是国内件与国际及港澳台件的不平衡,2014年三明市快递同城业务量占10.35%,国内异地业务量占89.1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占0.47%[2],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比例只有同期福建省的四分之一,见图1。三是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EMS、顺丰在管理的规范性、员工文化程度、硬件条件等方面大大优于其他快递企业,而多数民营快递企业总体层次较低,经营管理和业务运营较为粗放,经营场所简陋狭窄脏乱现象屡见不鲜。快递行业中,排名前六名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②,市场比较集中。四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快递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地区快递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较小的县城的件量少,快递企业没有规模效益,生存较为困难。

图1 2014年福建省和三明市三类快递业务量百分比

(三)快递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

快递市场在不断地发展,但行业内部竞争丝毫没有减缓,在市场竞争方面,除EMS具有覆盖面广、顺丰具有速度快的差异优势外,大部分快递公司在服务上相差不多,竞争手段以降价为主,以致于很多快递企业出现 “增量不增利”的现象。[3](P156-164)中国邮政集团为了满足电商对快递服务的需要,专门推出“邮政小包业务”,顺丰速运在服务继续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同时,开始一改以往的高价策略,推出低价的电商优惠服务,“四通一达”做的仍然是标准化产品,走中低端路线,但由于加盟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各企业正在为抢占市场而进行价格战。价格竞争主要是针对电商客户,对发件量大的电商客户,各快递公司给出的价格更加低,有的甚至达到3元/票。这反映快递行业经营现处于成本控制的阶段,在产品设计、自动化程度、用工层次方面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低价竞争短期来看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提升快递服务水平,延缓快递行业的转型升级。

(四)快递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快递是新崛起的新型物流业态,虽然发展很快,但总量小;虽然牵涉千家万户,但发展历史不长,产业尚未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对快递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一是快递与本地制造业、电子商务企业融合度有待提高,产业间的空间距离较大、市场信息的不够透明、信息共享还不充分,导致产业协作成本高,缺乏产业集聚效益。二是随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越来越受到资金、土地、场所、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升级需要金融支持;快速增长的业务量让很多快递企业的营业场所日益紧张,越来越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配送点的缺失使得“最后一公里”始终成为快递业的最大难题之一,尤其是没有设立服务网点的乡镇农村,快件仍然难以按时保质送达,既导致配送的低效,也容易引起消费纠纷;快递车辆的城区通行和配送车辆停靠时常遇到各种不便,快递也因此不再“快”。加强统筹规划,把快递设施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是进一步提升快递业发展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P10-12)

三、加快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的对策

加快快递业发展,对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制造业和农业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借鉴省内外快递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对策思路:

(一)完善快递基础设施

按照福建省邮政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根据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编制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三明市快递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推进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快递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业、物流业、商贸流通等专项规划时,要把快递服务业纳入其中。结合快递业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的方向,优化“快递分拨中心——快递服务网点——末端配送网点”三级快递服务网络布局,城市控制性详规应统筹考虑电子商务仓储快递一体化物流园、快递网络重要节点、揽投点、快递服务网点建设用地和布局。逐步推进快递智能化、自动化设施建设。

(二)促进快递转型升级

加强行业标准管理,引导行业有序竞争与合作。把握快递业开放的机遇,支持三明市快递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自建、合作、并购等方式建设跨境网络,着力发展对台、跨境电子商务快递。引进台资、港资、外资快递企业在三明市设立分机构,开展业务。支持快递企业与三明沙县机场开展合作,发展航空快件业务,引导快递企业综合利用民航、高铁运输网络,加快快件传递速度。推动快递企业拓展仓储物流业务,为电商企业提供商品存储、打单、包装、发货及配送一体化服务。引导保险公司发展快递保险业务。支持快递企业采用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快件跟踪、自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等新技术。支持快递企业采购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作为快递运输车辆和快件投递配送车辆,促进快递车辆标准化、统一化、低碳化,提升快递行业形象。

(三)推动实施“快递+”工程

推进快递与电商、制造业、农业的融合,建设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和交流平台,促进制造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与快递协会互动,加强与电子商务、制造业企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开发多品种、个性化服务的产品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满足生产企业和电商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加快三明市电子商务仓储快递一体化物流园的建设,鼓励快递企业入驻园区,实现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快递解决方案与电商业务流程的融合,实施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价的互通、互联、互评、互认,推动电商与快递形成相互支撑、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围绕本地的名优土特产品,大力推进农村快递服务网络建设,创新发展农村快递服务模式,鼓励快递冷链延伸至农村,支撑本地特色产品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带动相关制造产业、农业、商贸业发展。[5](P10-15)

(四)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将快递末端服务网点纳入城市配送体系,鼓励第三方快递配送运营主体创建,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便利贴心的快递配送服务。。在不影响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邮政管理部门核定的城区快递运输车辆给予城区通行权和停靠权便利,为快递城市投递作业提供便利,允许使用合法合规电动车(含三轮电动车)进行城市配送。加强快递运输车辆规范管理,逐步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探索建立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6](P184-190)支持利用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传达室或服务中心,社区物业、超市、便利店、连锁店或专业第三方等设置快件超市、快件揽投点,在现有农村服务中心、农家店、农资店、供销社、客(货)运站、村邮站、邮政便民服务网点以及“万村千乡”、“美丽乡村”等平台搭载快递服务。鼓励快递企业推广应用智能快件箱等自助设施,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7](P53-57)完善快递服务监督投诉管理机制,促进快递在服务时效、服务态度、服务准确率等方面不断提升。

(五)加大对快递业发展扶持力度

快递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更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成立推进快递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快递业发展政策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快递企业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二是给予发展要素的支持,落实快递业作为现代物流先导产业的定位,要把快递服务业纳入促进第三产业、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范围,对快递重点企业予以适当扶持,对快递企业给予与电商企业同等的扶持,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予以与工业企业同等待遇,对于符合高科技、节能环保条件的,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快递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院校合作,加强快递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快建设快递专业技能人才队伍,逐步提高快递业务员上岗持证比例,鼓励企业积极培养和引进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提升行业发展层次。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配套的快递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无论从时效还是个性化服务方面都有待提升。三明市的快递服务业虽然已越过了野蛮生长阶段,但发展层次仍然较低,消费驱动型特征明显,快递服务设施仍不健全,服务产品相对单一,无法完全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要。要着手从营造良好行业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行业标准、促进有序竞争和转型升级、推动与其他产业协同融合、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电子商务和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注释:

① 数据由三明市邮政管理局提供。

② 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

[1]马军胜.马军胜在2O15中国快递论坛上的致辞[EB/OL].(2O15-O3-26)[2O16-O1-O8].http://www.spb.gov.cn/ ldjh/2O15O3/t2O15O33O_43933O.html.

[2]三明市邮政管理局.三明市邮政行业发展概况[DB/OL].(2O15-O1-14)[2O16-O1-O8].http://fjsm.spb.gov.cn/xytj_477O/.

[3]姜波.我国快递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商业研究,2O12(5).

[4]郑金花.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O11(12).

[5]王道平,杨永芳.我国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OO9(2).

[6]郭云,谭克虎.快递业规模经济与我国快递业发展[J].兰州学刊,2O15(2).

[7]连兆大.三明市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O15(1).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press Industry in Sanming City

XIONG Hualin1,LV Qiming2
(1.College of Management,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2.Postal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anming,Sanming 365000,China)

Express industry have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d to local economy in Sanming city with the rise of e-commerce and the ability of service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However, some problem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express industry in Sanming city, such as small market size, low level and imbalance of development, and homogenized competi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ress development. As a new service industry, Express industry is significant for local economy,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express industry depends on the creation of a good policy environ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guiding enterprises to compete orderly, which will provide service support for the local industries.

express; Sanming city; logistics

F259.27

A

1673-4343(2O16)O3-OO3O-O5

10.14098/j.cn35-1288/z.2016.03.006

2O16-O1-11

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AO813/Q)

熊华林,男,江西高安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三明市三明快件
快件丢失该如何保价理赔?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帮爸爸取快件
你有快件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