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五大理念” 落实“四个着力” 推进蒙东地区振兴发展

2016-07-25 09:15包思勤
北方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蒙东二连浩特农畜产品

包思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提出了“四个着力”: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可以说,这四个着力是中央7号文件的灵魂,其中,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治本之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是关键之举,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是决胜之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是稳定之基。

经过前十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内蒙古的东西差距仍然没有缩小,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在扩大。那么,蒙东地区发展滞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问题严重,即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对外开放的优势没有发挥好;社会民生差距很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等。

今天谈五大发展理念,其实就是针对蒙东地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这也可以说是问题导向。

创新发展。中央7号文件里明确提出,要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要把创新贯穿东北振兴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对蒙东地区来说,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在两个方面:即林区体制创新和电力体制创新。蒙东地区体制机制的创新跟东三省还不一样,东三省是真正的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的历史包袱太重,积重难返,而蒙东地区则不同,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形成老工业基地,虽然也有一些煤矿、电厂,但没有多少老工业基地的弊端。它体制机制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林区体制。林区体制改革已经经历30多年,但目前来看没有根本改观,大兴安岭林区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实行“天保工程”后,已实现了天然林的全面禁伐,但接续产业没有形成,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状态。还有一个就是民生,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大兴安岭林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是远远低于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因此,此次蒙东地区的振兴应该重点抓林区体制改革。另一个就是电力体制改革。蒙东地区电力体制面临很大的矛盾和困难,具体表现在:电价高,但发电成本低,无法形成电价优势。通过电力体制的综合性改革,真正发挥蒙东地区坑口电价的成本优势,形成一种电价洼地,这才是蒙东地区发展最为基础的优势,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协调发展。这里的协调发展不是指蒙东与蒙西的协调发展,重点是指蒙东地区和东三省的协调发展,即区域协调。前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我们也有了这方面的尝试,进行了行政方面的推动,包括省长联席制度,地级市之间的合作机制等,但成效甚微。下一步,要真正融入新一轮东北地区的发展,必须在协调发展上做文章,使蒙东地区真正成为东北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现在的“两张皮”。要把蒙东真正纳入东北地区,不光是观念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人文等方面实现全面融合。

共享发展。中央7号文件的四个着力其中之一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目前,蒙东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个别盟市与西部地区的差距非常大。以兴安盟为例,兴安盟人均GDP水平只相当于鄂尔多斯的1/7,差距非常悬殊。因此,在共享发展上,第一,要加快提高蒙东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第二,也是更为重点的是,必须抓好扶贫工程。内蒙古的贫困旗县主要集中在蒙东地区,全区57个贫困旗县蒙东地区占了36个,占了全区贫困旗县的63%,占蒙东地区全部旗县的70%。此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也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兴安盟、通辽、赤峰最为典型,贫困人口中大部分为少数民族。总的来说,自治区贫困人口的80%集中在了蒙东地区。因此,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最后关键时期,扶贫工程是非常关键的举措,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文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也就不到5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要做好,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近年来,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蒙东地区交通沿线的乡村面貌已经为之一新,新农村建设已经大有改观,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众所周知,没有产业的扶贫是不能持久的,救助式的扶贫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下一步,全区扶贫的关键必须在产业上下工夫,而不是简单的盖房子。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引导帮助老百姓发展他们能够发展的产业。

最后重点要说的是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因为这也是蒙东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

绿色发展。蒙东地区的优势首先是资源方面的,即大森林、大草原,以及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我区的粮食主产区和草原畜牧业主要在蒙东地区,全区农畜产品3/4产自蒙东地区,绿色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非常突出。内蒙古要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实际上主要是依靠蒙东地区,如果蒙东地区的农畜产品加工没有搞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也是没有希望的。通过调研发现,蒙东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绿色优势,但并没有发挥出来。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都集中在蒙西,上市公司在蒙西地区,拳头产品都在蒙西。在内蒙古五大基地建设中,除了清洁能源基地之外,最有优势的就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随着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只是我们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除了产业基础薄弱外,商业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滞后,也是蒙东地区优势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有的地区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惯性,“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蒙东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做好玉米、肉羊等深加工业,争取“十三五”末期农畜产品加工率能达到全区水平。此外,蒙东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个优势产业,也可以说是具有无限市场空间的产业,那就是大旅游产业。由于时间关系,不展开说了。

开放发展。内蒙古现在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我区目前有对外口岸19个,加上刚批复的2个,目前是21个口岸,这些口岸大部分在蒙东地区。其中,二连浩特是中国与蒙古国间的最大陆路口岸,年出入境人数在200万人次以上,蒙古国70%以上日用品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口;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了中俄之间65%-70%的过货量。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节点的欧亚大陆桥是连接欧亚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这种口岸优势是其他省市没法相比的,但这一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连浩特、满洲里自身的发展并不是很好,其更多承担的是“二传手”的角色。下一步,蒙东地区要抓住建设“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打好口岸牌,在对外开放上做文章,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蒙东地区也在打造新的跨境合作载体,比如跨境合作区建设等。在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上政府已经在积极作为。下一步,可以考虑把中国的“第五自贸区”设立在内蒙古。目前中国的4个自贸区都在沿海地区,中央7号文件也提出可在沿边地区搞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在满洲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二连浩特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突破。有的同志提出可在二连浩特和扎门乌德之间建立一个“中蒙特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战略设想。建议“中蒙特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以文化产业为基础,这也可以成为中蒙之间“共建共享”发展的一个新尝试。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蒙东二连浩特农畜产品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基于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协同发展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国网蒙东电力开展专项行动 确保迎峰度冬安全可靠供电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基于风险评估的蒙东电力外送串补方案评价
蒙东地区煤炭工业现状及科学发展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