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6-07-31 20:01赵蕾蕾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雾化消失哮喘

赵蕾蕾

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对比

赵蕾蕾

目的对比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4-12—2015-12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5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66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呼气流量、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SaO2、PEF、肺功能指标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1);观察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与反复喘息消失时间(4.32±1.40)d、(1.75±0.50)d与(2.20±1.05)d均比对照组(8.60±1.80)d、(3.68±1.26)d与(5.80±1.50)d短(P<0.01)。结论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哮喘;小儿;雾化吸入;氧驱动;空气压缩泵

小儿哮喘为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鸣音、呼吸困难与反复发作性的咳嗽等,伴随环境污染加重,此类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需采取有效治疗措施[1-2]。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雾化吸入为目前小儿哮喘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与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包括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等多种方式[3]。为此,本研究针对本院2014-12—2015-12选定的120例哮喘患儿分别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旨在探讨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12—2015-12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排除;均符合2003年“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4]。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0.50~4.00岁,平均(2.52±0.17)岁,哮喘类型:26例轻度哮喘,18例中度,10例重度;观察组男40例,女26例,年龄0.60~4.00岁,平均(2.55±0.18)岁,哮喘类型:28例轻度哮喘,23例中度,15例重度;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予以止咳、平喘、化痰与抗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选择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403B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0.80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H20100608,2.50 mL/瓶)+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1 mL NaCl注射液+0.50 mg布地奈德气雾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H20030987,0.10 mg×200揿),将药液置于雾化器中,和空气压缩泵连接,开启开关。观察组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W15型氧驱动雾化吸入器,和对照组患儿吸入同样药物,将氧气流量控制为5~8 L/min,并确保患儿呼吸通畅。两组均为15 min/次,2次/d,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最大呼气流量(PEF)、肺功能[FVC(用力肺活量)、VC(肺活量)与FEV1(用力1 s呼出量)]及临床症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反复喘息)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与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aO2与PEF对比治疗后,两组SaO2与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FVC、VC与FEV1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表2)。

2.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O2与PEF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O2与PEF对比(±s)

注:组内比较,aP<0.01;组间比较,bP<0.01

组别n时间SaO2(%)PEF(L/s)对照组54治疗前80.23±5.2511.96±8.78治疗后90.60±6.22a25.80±10.14aaP(t)<0.01(9.362 2)<0.01(7.582 4)观察组66治疗前80.25±5.2411.94±8.76治疗后98.75±7.14ab45.62±14.69abaP(t)<0.01(16.970 0)<0.01(15.997 6)bP(t)<0.01(6.587 6)<0.01(8.407 6)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注:组内比较,aP<0.01;组间比较,bP<0.01

组别时间FVC(L)VC(L/s)FEV1(L)对照组(n=54)治疗前1.29±0.541.84±0.250.76±0.44治疗后1.62±0.50a2.53±0.40a1.16±0.35aaP(t)<0.01(6.869 8)<0.01(10.749 3)<0.01(5.228 1)观察组(n=66)治疗前1.28±0.561.83±0.260.75±0.46治疗后2.08±0.65ab2.98±0.52ab1.46±0.59abaP(t)<0.01(3.679 3)<0.01(16.069 8)<0.01(7.710 0)bP(t)<0.01(4.380 7)<0.01(5.218 9)<0.01(3.291 2)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组别n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对照组548.60±1.803.68±1.265.80±1.50观察组664.32±1.40a1.75±0.50a2.20±1.05aaP(t)<0.01(14.650 1)<0.01(11.403 2)<0.01(15.424 3)

3 讨论

哮喘为儿童时期常见的肺科疾病,1~6岁儿童为其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率较高,且具发病突然、病情迁延与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病情加重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6]。伴随医疗技术发展,雾化给药方式普遍应用于临床哮喘治疗中,为寻求小儿哮喘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与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SaO2、最大呼气流量、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SaO2、PEF和FVC、VC、FEV1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优,具体表现:观察组治疗后SaO2(98.75±7.14)%比对照组(90.60±6.22)%优,且FEV1水平(1.46±0.59)L比对照组(1.16±0.35)L优,表明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SaO2、PEF和肺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氧驱动雾化吸入对患儿支气管起到有效且迅速扩张作用,能够缓解患儿支气管的痉挛现象,实现解痉平喘目的,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缺氧状况,促进SaO2提高,改善肺功能[7-8]。此外,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可提高患儿病变部位的药物溶度,并对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湿化性作用,利于痰液咳出[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与反复喘息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此结果和冯叶维临床文献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验证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有利于缩短患儿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康复[10]。分析原因可能为:氧驱动雾化吸入为一次性使用装置,能够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且此类雾化吸入方式是喷射式吸入法,其以氧气作为给药动力,通过患儿的自主呼吸将药物吸入呼吸道,能够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气雾量,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予验证补充并做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小儿哮喘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较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SaO2、PEF和肺功能,并缩短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与反复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1]康馨匀,杨婧,张继伟,等.普米克令舒对小儿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9):90-92.

[2]李增清,邹有群,陈永新,等.甲基强的松龙和布地奈德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30-1031.

[3]燕民.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儿急性发作疗效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4):8-11.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5]袁姝华,王薇,殷勇,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标准控制分级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5,44(18):2543-2545.

[6]朱伟雄,肖勇.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22):3511-3513.

[7]林春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6):26-27.

[8]陈本辉.氧驱动雾化吸入控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170-171.

[9]杨钒,郑毅文,周有祥,等.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75-76.

[10]冯叶维.超声与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56-57.

2016-02-08)

1005-619X(2016)06-0605-03

10.13517/j.cnki.ccm.2016.06.017

123000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雾化消失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