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促联合发展
——记四川西昌阳光农信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2016-08-02 09:41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3期
关键词:西昌市联合社成员

■ 文/本刊记者 晨 茜



以服务促联合发展
——记四川西昌阳光农信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文/本刊记者 晨 茜

西昌阳光农信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位于“卫星发射中心”的西昌市,于2014年由西昌市安宁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牵头发起成立,目前有安宁农村经济互助专业合作社、西乡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礼州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佑君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巴汝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樟木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聚粟水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八家成员社。

联合社成立后,坚持自愿平等、民主管理、规模适度、风险可控等原则,利用成员社资源优势,借助西昌市“小春城”的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积极发展果蔬种植、花卉种植、制种玉米及水稻种植、生猪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重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文化教育培训、农业保险、信用合作等“四位一体”综合性农业服务,带动成员社及农户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发展。截至2015年底,联合社9个成员社共有成员1606户,带动农户6012户,入社面积4500多亩,已初步形成和平村、古城村1000亩玉米种植基地;顺河村、太平村600亩的水稻种植基地;民运村、群乐村12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联合社综合性服务覆盖西昌市20个重点乡镇,面积11.67万亩。

成员在蔬菜育苗基地学习茄子的嫁接技术、养护,辣椒的育苗等

文化生活服务便利成员

“走,到综合文化站去。”这是一群70岁左右的老年人之间的对话。原来,这群老年人组建了一支文艺队,他们拥有自己的乐器,苦于没有固定的场地排练演奏,为了丰富老年人的业务生活,为农村社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联合社特地建立了康宁阳光家园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300平方米,设立了“五室两中心”,即图书阅览室(含才艺书画室)、休闲娱乐室、卫生保健室、日间休息室、配餐室、绿色上网中心和老年大学中心(含文体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多样化的日间服务。

为提高农户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种植技术,联合社建立农民合作社文化站,购买农村实用书籍,随时对农户开放,成员如有生产方面的问题,可以前来查询,解决了成员生产中的问题。

另外,联合社在节假日期间,为生活困难的成员发放生活用品2.57万元;积极协助成员申请种粮大户补贴,服务成员800余次。

联合社的56名共产党员筹建了联合社党总支部,在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下,设立社会化服务站点15个,其中农产品直销店2家、农资直销店8家、生活便利店5家,主要为成员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品的统购统销服务。截至2015年底,联合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统购统销肥料428吨,为成员节约成本4.8万元。

教育培训提升成员素质

2014年11月5日,联合社三楼培训中心,一堂农机培训课正在进行。与以往培训不同,这是由联合社和凉山州志同职业培训学校共同承办的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联合社也成为西昌市首个承接国家农民培训项目的合作社。未来,联合社将争取以独立主体参与到国家农民培训项目中。

联合社还注重加强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农民成员的合作社文化知识培训。普及合作知识,宣传合作思想,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观念。二是开展季节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成员的生产需求和生产中面临的问题,联合社量身打造专门的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农村能人现场授课,让成员在培训中学知识、学技术、解疑惑。截至2015年底,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1期、培训3000多人次。三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2015年9月,西昌市委组织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委托联合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联合社专门邀请了州市农业部门、西昌学院、工商税务部门、农业专家等为学员授课。在内容上,既有农村惠农政策的最新情况,又有基层农村实用技术的具体讲解,既安排了集中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又安排了实践教学、交流研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安宁合作社承担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班项目、农村移民培训项目、家政服务培训,开办种养殖、服务型人才培训班共计6期19次,培训1200人次。

农业保险保障成员利益

2007年到2012年,西昌市农业保险投保率不足15%,联合社所在地安宁镇农业保险投保率基本为零,农户没有享受到国家农业保险政策,没有体会到农业保险救灾救贫的好处。2012年开始,联合社拓展合作社农业保险互助互保机制,20个重点乡镇农业保险投保率从15%提高100%,首次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其中2014年联合社统保面积11.67万亩,占总面积的46.69%,为20个重点乡镇农民提供了近1亿元的风险保障。

2012年到2015年三年时间内,因气候自然灾害造成20个重点乡镇的玉米、水稻减产减收,联合社积极与村组干部联系,让其所辖的村民上报受灾面积、计算受灾比例,同时积极与保险公司协调,调派工作人员到保险公司,协同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事宜,为受灾的成员及农户争取到受灾补助,获得受灾补助款300余万元,受益农户达5000余户,减少了成员农户的损失,增强了抗御灾害能力,保障了农业再生产。

信用合作解决资金难题

自2011年8月起,联合社成员社就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资金互助试点工作。2014年,联合社成为四川省农村改革首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单位,按照“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对内不对外”的原则,选择联合社成员社中的安宁合作社、西乡合作社、樟木合作社等三家开展农民资金互助、信用合作试点。针对农民拥有的可抵押物少、单笔贷款数额小、经办成本高、还款期限短、银行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季节资金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联合社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和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成员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试点开展农(副)产品订单、农用生产设备、机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农房等成员抵(质)押业务,解决了部分农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抵押物造成的贷款难问题。同时,鼓励成员为需要互助的亲朋好友担保,依靠农民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利用成员群众的地缘人缘关系,有效解决了需要互助双方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借款风险和监管成本,促进了资金互助业务的发展。

截至2015年底,开展资金互助的农户579户, 占农户总数的36%,成员个人股金最低100元、最高10万元,成员互助股金1009.6万元,累计为合作社成员发放互助金3021.18万元,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农民创业、生活周转、助学借款等。同时,提取各项准备金41万元,股金分红18.3万元,还款率100%,无不良资产。合作社资金互助服务中,带动了成员资金投入8400万元,增加产值4200万元,增加利润420万元;合作社成员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0%,达到1.4万元。另外,凡成员家庭中有学生持有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可获得半年期无息贷款5000元,目前,已有10个成员家庭中的大学生享受到无息贷款。

通过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成员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成员的诚信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既解决了成员发展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又增强了农户的诚信意识;既发展了当地的产业,促进成员增收致富,又密切了成员的利益联结,增强了成员的凝聚力。

未来,联合社将继续依托当地独特气候条件和特色产业,发挥联合社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的优势,全面提升综合性服务,联起手来共谋发展、共赴小康。

栏目编辑:孙超超

猜你喜欢
西昌市联合社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血吸虫病消除达标验收档案资料整理要点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