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8-04 09:03赵爱娟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

赵爱娟

【摘要】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以致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枯燥,难学,产生厌“数”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呢?笔者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在数学课上,经常利用模型、学具、挂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操作,通过亲手拼摆,观察变化,动脑思考,情感投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直观演示,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动手演示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上学期我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我觉得分数的意义概念较难理解,上新课前,我让学生先准备一些图形纸片,一些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再准备一条小绳子,运用这些学具,我指导学生动手把图形纸片对折,观察纸片上留下的折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例如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先通过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将圆16或32等分,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拼摆过程中,使学生发现规律,找到各部分与原来各部分的关系。由此推导出公式,轻松完成本节学习任务。还有,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圆柱,然后削切加工而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从中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里的沙子全部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实验,发现规律。这样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兴趣,很容易从中发现体积公式。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对这——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二、巧设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从“疑”入手,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增强,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教育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传统的“重教轻学”教学理念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已经不能实现现代化课堂教学所要求的素质化与全面化。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小学教学应突出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多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应重点突出其教學设计与讲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训练,做到“少教”,旨在引导学生在“少教多学”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笔者实践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存在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等现象,因此促进“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少教、精教,鼓励学生多学、乐学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学生各自准备任意一个三角形,并量出每个角的度数。课上,当学生说出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后,老师就立即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就会感到很惊奇,以为老师有什么高招。这样巧设质疑,激起了学生兴趣,急切地想知道“谜底”。

三、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要激发学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会产生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以争取新的成功,从而开发创新潜能。如果没有成功的体验,很难形成对待数学的积极态度,就不容易导致原有的数学态度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老师提出问题、设计练习时,要符合因材施教原则,适合全班学生。练习题要有梯度,先易后难,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不要一做就被难题卡住,这样会失去练习的信心;也不要太易,这样做起来就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认为不值得一做,浪费时间。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教师的责任在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相机鼓励、诱导点拨、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废除条条框框,努力营造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只为幕后的导演。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具有合理调节教与学的协调力;具有处理不同个性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矛盾的能力。要能针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及其学习与生活情感的反映,设计对策;具有果断处理偶发事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心悦诚服。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正确选用音、像、文字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思维辩析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它需要综合培养。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兴趣中得到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成梁. 《精彩课堂实施对话——小学数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

[2] 吕世虎, 萧鸿民. 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马英辉. 唤醒课堂生命力——浅谈“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 2012(27).

[4] 李 丽. 小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