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性思维的临界性

2016-08-12 03:07蔡曙山
关键词:三段论逻辑学批判性

蔡曙山,殷  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

论批判性思维的临界性

蔡曙山,殷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个英文外来词,在这个词中,critical除了具有“批判性的”的意义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临界性的”,但却被中文作者和中文文献所忽略。批判性思维的临界性首先表现为思维过程自身的临界性:一方面,人类思维具有自指性,即后起的思维可以对前行的思维进行再思维(反思),因此,人类思维可能产生自相缠绕,这是悖论产生的根源,也是思维临界性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人的思维过程是多维度、多通道的,演绎与非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心理,语言与修辞,语言与逻辑,语言与心理,这些都是思维过程的不同侧面,是不可分割的,批判性思维也是这种临界性的反映。除此之外,批判性思维还具有元思维或高阶思维的特征、具有多学科和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批判性思维的这些特征可在语言学(语用学)、逻辑学(假言推理、三段论、溯因推理)、决策理论(博弈论、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双系统加工理论)中获得证明。

批判性思维;临界性;逻辑学;心理逻辑;认知科学

批判性思维在当前的逻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教学与科研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领域,但不同学科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点和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笔者根据多年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和心理学系的逻辑教学实践,特别是根据在心理学系从事逻辑学教学的实践,谈谈逻辑学和心理学所理解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两者的异同,并探究两者差异的脑与认知科学根源。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第10版)一书中,摩尔(B.N.Moore)和帕克(R.Parker)这样定义批判性思维:“存在一种思维,它让我们形成意见、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形成结论。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让前述思考过程接受理性评估。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1]2本书还引用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工程(CLA)所罗列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技能,这些技能为,学生是否能够:

·判断信息是否恰当

·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情感的断言证据的漏洞

·区别事实和观点

·识别证据的不足

·洞察他人认证的陷阱和漏洞

·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

·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

·发现数据和信息与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

·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

·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

·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

·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

·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

·提出替代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精准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

·符合逻辑且言辞一致地组织论证

·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1]4

从以上定义和列举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不是一般的对对象的思维,而是对自己的或他人的思维而进行的思维;批判性思维除了要考虑推理和论证等逻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证据、信念、信度、效度、修辞、谬误等因素。例如,该书所讨论的谬误有十多种,如诉诸情感、人身攻击、心理因素(转移注意、诉诸公众、诉诸理性)、以错制错、生成谬误、虚假对象(稻草人谬误)、二难选择、滑坡论证、错置举证责任、剥夺论题等等。

由此看出,批判性思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元思维或高阶思维的特征;二是临界思维或跨界思维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英文外来词,它的英文表达是: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在华语世界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未能完全表达出英文的原意。

Critical Thinking确实含有“批判性思维”之意,由于它是对已有的思维进行批判,所以它是一种元思维(meta-thinking),或称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此其一。其二,Critical这个英文词还有“临界”之意,这层意思在“批判性思维”这个中译名称中则完全没有表达出来。

Critical这个词,最初是由物理学家使用,表示一种物理状态或物理量。1934年,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基于中微子假说和实验事实建立了β衰变理论。在此基础上,费米发现超临界组合(Supercritical combination)。据此能够计算出发生核裂变的临界质量,即在一定的材料成分和几何布置下,系统达到临界所需的易裂变物质的最小质量。后来发展的核反应堆及核能都是出于这一发现。所谓临界状态,就是核裂变产生出的新中子数量刚好满足反应堆继续裂变需要的状态。如果中子数过多,反应堆运行就会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反之,如果中子数过少,裂变反应则会停下来。

后来发现,任何纯物质都有其唯一确定的临界状态,也称为临界条件(critical state/critical condition)。如物质具有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极限热力状态,即物质的气态和液态平衡共存时的一个边缘状态。

临界、临界质量、临界状态、临界点这些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科学研究领域,因为许多物质都有临界点。

在语言学领域,也有Critical表示“临界性”的用法。例如,阿萨·卡谢在其六大卷的《语用学》(Pragmatics)一书中,就使用了“Critical Concepts”这样一个副标题。

很显然,这里用来提示Pragmatics的Critical Concepts是绝对不能译为“批判概念”的。它是说明语用学的性质的。什么性质呢?显然是语用学的主要特征如它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关键概念以及它的学科交叉性。例如,在学科交叉方面,语用学与语义学、句法学相关,语用学与心理学相关,语用学与社会学相关,等等。因此,Pragmatics:Critical Concepts这个书名,正确的理解和翻译应该是:《语用学:临界概念》或《语用学:关键概念》。

现在回到我们的主题。思维是否也具有临界性呢?如果Critical Thinking理解和翻译为“临界性思维”的话,思维的临界性又是什么呢?

首先,如前所述,批判性思维是元思维或高阶思维;其次,批判性思维具有临界思维或跨界思维的特征,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从逻辑学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或别人的思维,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语言学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或别人的思维。

下面我们以日常思维中常用的一些思维形式来分析和理解批判性思维。

二、思维临界性的一些例证

本人在清华大学多年的逻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教学中,对每一种思维形式都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加以分析。下面是一些例子。

1.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日常思维中使用最多、最为普遍的推理形式。

逻辑学家告诉我们,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四种可能的形式(模型)。四种形式中,只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是有效的推理形式,其他两种形式——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是无效的,示意如下:

(表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4种模型及其有效性

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分别被称为演绎规则(Modus Ponens,MP)和逆否规则(Modus Tollens,MT)。在经典逻辑中,可以证明两者是等价的。

心理学家并不认可逻辑学家的这种理论和规定。由于心理学是一种实验科学,心理学家们要用具体的实验来验证被试到底认可哪一种推理形式,如果实验结果与逻辑学家的理论和原则发生偏差,那么,发生偏差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个著名的实验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沃森(P.C.Wason)在1966年完成的,称为沃森选择任务实验(Wason selection task)。实验使用四张纸牌作实验材料,每张纸牌的一面是大写英文字母,另一面是阿拉伯数字。实验的提示语是:

如图,有如下规则R:如果一张牌的正面是A,那么它的背面是4。

请翻开上面的纸牌,以验证或推翻规则R。

这叫简单的沃森选择任务。为便于大样本实验和统计,将规则R改为如下规则R’:规则R’:如果一张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它的另一面是偶数。

试验材料为如下的多组纸牌:

大样本统计结果如图1。

(图1)  沃森选择任务实验大样本统计结果

注意沃森实验的被试都是没有学习过逻辑学的人,因此,它测验的是被试的逻辑能力,而非逻辑知识。实验结果与经典逻辑希望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对这个结果我们有如下解释:

实验结果表明:几乎100%的人懂得使用MP,尽管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逻辑学。这表明MP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东西,我将它称为“先天逻辑能力”(Innate Logic Faculty,ILF)[2]427~442。但只有50%的人懂得使用MT,尽管它在逻辑上是与MP等价的,却只有一半的人支持它。这又表明MT是需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东西,它是后天获得的逻辑能力(Acquired Logic Faculty,ALF)。心理学家解释说,由于MT与MP相比要多做两次否定,需要使用更多的工作记忆,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它有更大的认知难度,也更容易出错。另外,人们容易接受肯定式的推理,不易接受否定式的推理。凡此种种,使得MT与MP相比有更少的支持率。值得注意的是肯定后件式假言推理AC,尽管它在逻辑上是不能接受的,但却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使用它。一种在逻辑上不可接受的模型,为什么还有约33%的支持率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第一,对肯定的论证方式和否定的论证方式,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肯定的论证方式,AC正是肯定的论证方式。第二,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用“如果,则”的语句来表达充要条件的命题,像“如果你给我干活,我就给你钱”,它表达的是这样一个充要条件:你给我干活,我就给你钱;我给你钱,你就给我干活。虽然沃森实验中使用的是充分条件,但人们的推理还是受到了日常经验的影响。第三,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湿了,我们能够断定是下雨了吗?当然不能,但下雨却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它是地湿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最后这种情况就是溯因推理(Abduction)[3]。

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为被试重做了这个实验。我们对两个班级50名本科生做了学习逻辑学之前和之后的选择任务实验。结果发现,在学习充分条件假言规则之前的选择任务测试,4种任务的成绩符合图1所示沃森选择任务实验大样本统计结果。而在学习并掌握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之后进行的选择任务测试,肯定前件式MP的支持率仍然保持为100%,否定后件式MT的支持率也上升到100%,而肯定后件式AC和否定前件式DA的支持率都降到0,这正是逻辑学的理想结果。这一结果提示:学习和掌握演绎逻辑的规律会使人们正确地进行逻辑思维,但同时也会抑制人们运用溯因推理的能力,即抑制人们的非经典逻辑的思维能力,从而抑制人们的科学发现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4]。

2.三段论

三段论是另外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演绎推理,它是关于三个类S、M和P的关系的推理,用日常语言表达则是包含指称这三个类的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作主项和谓项形成的三个判断构成的推理。在人类进化的早期,对类的识别关系到个体和物种的生死存亡,故三段论是人类最早形成的推理形式之一。

三段论一共有256个可能的式,但并非所有的式都是有效的。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证明三段论的有效式,一种是公理化的方法,它由三段论的创建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他主张用第一格的AAA和EAE两个式作为公理,推出所有正确的式,同时还可以排除所有错误的式。可惜的是,亚里士多德最终并未建立起这个理想的三段论公理系统。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未能完成这项工作,但他们发展出判定三段论是否有效的若干条规则[5]152~161。

20世纪50年代,波兰数学家、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兹首次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对亚氏三段论进行形式化的研究,并建立了亚氏三段论的形式系统(以下简称LS)。LS使用4条公理和14个断定命题(即命题逻辑的定理)。但他的这项工作备受指责,首先,他所使用的4条公理,除Barbara之外,其余的都未见亚里士多德作为公理使用过。14个断定命题,也只有少数两条是亚里士多德使用过的。难怪英国逻辑学家威廉·涅尔教授和他的夫人玛莎·涅尔评论说:“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他(指亚里士多德——引者),他的理论预先假定了卢卡西维兹的第二同一律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大吃一惊而感到迷惑不解的。”[6]195

1987年,笔者的硕士论文重做了这项工作。本人严格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使用Barbara、Celarent 和E命题换位律三条公理和四个断定命题,建立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形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形式地证明了三段论的所有24个有效式,凡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都用等值换位律从前提中直接得出结论;凡结论是特称的,则需使用反证法才能证明。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化归理论完全吻合。我们的工作说明,亚氏三段论是建立在命题逻辑基础上,而又不同于命题逻辑的一种逻辑理论,即词项逻辑[7]。稍后,我们还证明三段论是形式可判定的,并给出了它的判定模型[8]。

以上是逻辑学和逻辑学家的三段论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又是如何看待三段论推理的呢?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并不承认先天的或者唯理的知识前提,所以,心理学家们要用实验来证明三段论的所有可能的推理形式中,哪些是能够为被试所接受的,哪些是不能为被试所接受的。如果实验结果与逻辑学的结论相悖或相左,那我们就必须对这种偏差提供合理的解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里普斯(L.J.Rips)对所有256个式逐一进行“Yes/No”的反应测试,并与使用逻辑模型计算的有效性百分比相对比,结果发现,三段论推理时发生的心理偏差与格、式和难度相关;观察反应的正确率与逻辑预测的正确率相当吻合[9]。以下是里普斯的实验结果,表中黑体数字为实测数,白体数字为模型预测数。

(表2)  里普斯的三段论心理学实验的统计结果(部分)

从实验结果我们看出:

(1)逻辑学家从公理证明或者从规则认定的有效的三段论,也是被试普遍认同的正确推理,反之亦然。

(2)逻辑学家认为有效的三段论,并未得到被试的完全一致的认同,它们的支持率有很大的不同;逻辑学家认为无效的三段论,也并未得到被试的一致否定,它们也有一定的支持率,而且支持率也有很大的不同。发生以上偏差的原因,包括三段论前提的质和量,三段论的格和式的影响(心理效应)。

1978年约翰逊·莱尔德(P.N.Johnson-Laird)和斯蒂德曼(M.Steedman)通过研究发现,被试在进行三段论推理时,其反应状态说明三段论的格对其操作的准确性及其所得出的结论的性质有强烈的影响。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向被试呈现以自然语言表述的三段论前提,然后让被试自己推导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结论。例如,向被试呈现“有的双亲是科学家”和“所有科学家都是驾驶员”,希望被试得出“有的双亲是驾驶员”的结论,而不是得出“有的驾驶员是双亲”的结论,尽管这两个结论是彼此等效的。这样就可以说三段论的前提会造成得出结论A—C的心理偏好。类似地,前提会造成得出结论C—A的心理偏好。

由于三段论结论的主谓项需要换位,他们不规定大项、小项和中项,而用大写英文字母A、B和C来分别代表三个词项,这样就可以穷尽自然语言表述三段论的各种情况。当然,三段论的可能的式也就从256个扩大一倍,成为512个。下面是他们研究两个前提所构成的格可能得出结论的心理偏好。结果如表3[10]。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

第I象限:AB-BC格

71%有效结论形如A—C,即14+13+15+10/73=71%。

存在明显的心理偏好。

第II象限:BA-CB格

70%有效结论形如C—A,即12+16+10+12/71=70%。

存在明显的心理偏好。

第III象限:AB-CB格

53%有效结论形如C—A,即11+12+6+12/77=53%。

存在微小的心理偏好。

第IV象限:BA-BC格

50%有效结论形如A—C。

50%有效结论形如C—A。

没有心理偏好。

(表3)THEFREQUENCIESOFTHE MAINSORTSOFDEDUCTIONIN EXPERIMENTIa

一些心理学家还研究了三段论推理的气氛效应(Atmosphere Effect,Woodworth&Sells,1935;Chapman,L.J.&Chapman,J.P.,1959;Begg&Denny,1969)。这些研究表明,前提的质和量会影响人们对结论的预测。例如,在伍德沃斯和塞尔斯的研究中,他们发现:(1)两前提皆为肯定,被试倾向于接受肯定结论;(2)两前提皆为否定,被试倾向于接受否定结论;(3)前提—肯定—否定,被试倾向于接受否定结论;(4)两前提皆为全称,被试倾向于接受全称结论;(5)两前提皆为特称,被试倾向于接受特称结论;(6)前提—全称—特称,被试倾向于接受特称结论。这个研究结果大部分与逻辑学的规则是一致的,如(1)、(3)、(4)和(6),它们都是正确的三段论推理;也有一部分是不符合逻辑学的规则的,如(2)和(5),它们不是正确的三段论推理,推理的错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在实际的三段论推理中,不论是正确的推理还是错误的推理,人们的逻辑思维确实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逻辑学的三段论研究是从顶到底的(Top down),表现为先给出三段论的形式和规则,而把日常语言表述的三段论看作是形式和规则的图解或说明。心理学的三段论研究却是从底到顶的(Bottom up),表现为将日常语言表述的三段论看作思维和推理的根本,而三段论的形式和规则是从具体的三段论中抽象和总结出来的。心理学的三段论研究重视思维和推理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

(2)三段论的逻辑模型是纯逻辑的或纯形式的,是与内容无关的,也是排除心理因素的。三段论的心理模型却要考虑这些因素,包括格所造成的心理偏好以及前提的质和量造成的气氛效应等等。

(3)没有掌握逻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如何进行推理和学习?我们认为,他的先天逻辑能力和心理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在人的推理和认知活动中,逻辑能力和心理因素是同时起作用的。如果掌握逻辑学知识和技能,则学习和认知活动的效果都会得到提高和加强。

3.溯因推理

溯因推理也许是考验批判性思维最有力的利器,一是由于溯因推理涉及人类最根本的因果性思维,二是因为溯因推理对经典逻辑构成最大的挑战。

因果性是事件或对象的恒常关系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科学发现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的人类认知活动。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从脑与神经科学的层面认识了脑与因果性和因果推理的关系。可以认为,因果性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时脑和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联结方式。

大脑的因果关系信息加工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从因及果和由果溯因。从因及果的推理方式被逻辑学家建立为演绎推理的有效模型,即皮尔士(C.S.Peirce)称之为“解释前提”的推理。皮尔士的另一类“扩展前提”的推理包括由果溯因的溯因推理和从有限样本的属性推出整体属性的归纳推理,以及皮尔士未纳入其推理体系而在当今认知科学中受到青睐的类比推理。

溯因方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他记述苏格拉底思想的著名篇章《美诺篇》中,详细讲述了苏格拉底如何用启发式教育法诱导柏拉图的一名没有哲学和数学知识的童奴一步一步地推导出“什么是德行(virtue)”以及“如何将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2倍”这样的学习过程[11]。在这些教学和学习中,苏格拉底都使用了溯因推理。

但与演绎推理一样古老的溯因推理却遭遇完全不同的命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后,两千多年之间,无人将《美诺篇》中记述的溯因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加以系统地阐释和提倡,直到一位卓越思想家的出现,他就是美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逻辑学家、数学家、科学哲学家以及方法论、知识论和形而上学领域的改革者皮尔士(C.S.Peirce)。皮尔士对溯因推理的经典定义是:“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C,并且如果A是真的,则A可能引起C,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溯因推理,猜测A可能是真的。”[12]皮尔士对推理的分类如下:

在皮尔士看来,作为人类思维最高形式的推理,首先应该分为解释前提的推理和扩展前提的推理。所谓解释前提的推理,系指结论并未超出前提断定范围的推理。例如:所有人都是有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有死的。演绎推理的结论包含于前提之中,所以它是解释前提的推理。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但却不包含新的知识。在科学发现中,演绎推理并不能用于假说的提出,但可用于假说的验证[4]。例如,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就是使用溯因推理提出假说,再经过科学验证之后成立的科学理论。其思维过程如下:如果各大洲来源于古原生大陆同一板块,则各大洲相邻部分就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并且具有相同的地质构造、气候遗迹及动植物化石;现已证实各大洲相邻部分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地质构造、气候遗迹及动植物化石;因此,可以假设各大洲来源于同一古大陆。

(图2)  溯因推理与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溯因推理也有重要的用途。例如:

地面湿了,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因此,下雨可能是地湿的原因。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湿了,我们能够断定是下雨了吗?当然不能,但下雨却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它是地湿的一个可能的原因。这就是溯因推理。

溯因推理在一些特殊的人群中有非常强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侦探在侦破案子时,从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来推测作案人的信息,最后破案,使用的就是溯因推理。公司的主管从员工最近的一些异常表现来推测员工的心理行为和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最后解决这些问题,用的也是溯因推理。甚至学生在做数学证明题时,从论题寻找能够推导出它的公理或定理,即定理的求证,也是一个溯因过程,而定理的证明却是演绎[4]。

如此强大的溯因推理,经典逻辑却不能接受它。事实上,迄今为止,任何一本逻辑学教科书中都没有溯因推理的地位。这是为什么?非常简单,因为在二值和演绎的经典逻辑框架下,是不可能接受溯因推理的,否则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那么,我们是要尊重现有的逻辑学理论而限制思维,将溯因推理继续斥为“不合逻辑”呢,还是应该尊重我们的思维,对逻辑学稍作一点改变呢?

笔者曾经提出,应该建立认知逻辑的学科框架,就是将认知科学的学科结构映射到现代逻辑的背景之中而得到的认知逻辑(cognitive logic),如图3。

认知逻辑包括6个主要学科: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logic)、心理逻辑(mental logic/psychological logic)、语言逻辑(logic of/and language)、人工智能的逻辑(logics in AI)、文化与进化的逻辑(logics in culture and evolution)、神经系统的逻辑(logic in neuro-system)。关于认知逻辑,本人相继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论文予以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蔡曙山2004-2014的有关工作[2]427~442。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将溯因推理安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这个合理的位置,或者说它隶属的领域,就是心理逻辑。有关心理逻辑的更多的介绍,可参阅蔡曙山2009、2014等。

从以上假言推理、三段论和溯因推理的例证可以看出,思维具有临界性,即思维不仅与逻辑相关,还与心理相关。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进行思维的认知加工时,不仅要使用左脑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也要使用右脑进行空间想象、艺术创造、经验类比、归纳和溯因,甚至还有灵光一闪和直觉顿悟。思维的这种临界性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对象和依据。

三、决策

除了以上例证,批判性思维的临界性还可以用一个典型的例证来说明,这就是当前思维与认知研究的一个最热门的领域——决策。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做决定,是行为者在一定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全过程。

1.经典的决策理论和理性人假设

在经典的决策理论中,长期以来奉行的是理性人假设,即认为人们做决策是按照理性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的。

博弈论(Game Theory)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博弈的三要素是:局中人(player);策略(stratege);支付(pay-off)。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并以此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个假设包含以下前提条件:(1)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是固定的;(2)各种选择的结果的概率是已知的(对主观概率而言);(3)目标是使一个给定的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最大化。

理性人假设的条件非常严格,与实际生活不符,在运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人们对决策理论进行了种种修正。

2.决策的满意原则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H.Simon)认为,完全理性是不存在的。他以“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取代“完全理性”和“最优化原则”,进而解释人类的行为。

修正的博弈论体现了思维的临界性,任何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le)或自选择(self-selection)条件。因此,决策者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实施激励和约束时,必须考虑被管理者的需求及可能采用的反应对策,必须在充分满足被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去实现组织效用的最大化。

博弈双方为考核的主管和被考核的员工,博弈对象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博弈收益为考核结果。

双方博弈的结果如表4。

(表4)

3.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也称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的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后来,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

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i时的效用为u(x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

4.前景理论: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心智探秘的起航和认知科学的兴起,心理学从思维的隐身人的地位逐渐走向前台,并最终站在舞台的中央和认知科学的强烈的聚光灯下。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D.Kahneman)和特沃斯基(A.Tversky)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的策略。他们精心设计了无数的实验,以验证人们在做风险决策时,是以理性的方式做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呢,还是以心理直觉的方式做启发式判断?结果发现,人们在做经济决策时,思维也具有临界性!决策思维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受到心理直觉的影响,会产生启发性偏差[13]。他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决策理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论是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

(1)大多数人在面临盈利时是风险规避的;

(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3)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推翻了经济学领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人假设,因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5.双系统理论:左右脑的不同加工模型

特沃斯基英年早逝,而卡尼曼并没有停止他的工作。2011年,卡尼曼出版了他的新著《思维:快与慢》,他用两个代理人的隐喻即系统1和系统2,来描述人的思维活动。系统1是心理的、直觉的、自动的和无意识的,它是快的思维系统;系统2是逻辑的、分析的、受控的和意识的,它是慢的思维系统。卡尼曼认为,系统1在判断和决策中的作用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它是判断和决策的幕后主使(secret author)[14]。

本书对这两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和相互影响做了细致入微、有理有据、引人入胜的分析。在人类思维中,存在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协调一致工作,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却完全不同。两个系统的工作方式简单总结如下:

系统1:直觉的、心理的、快、易错;

系统2:分析的、逻辑的、慢、精确。

卡尼曼认为在决策中,系统1起主导作用。直觉在认知中的强大的主导作用,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明: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和b,然后在线段a和b的两端分别加上向内的和向外的三角形箭头(如图5)。现在,你还能把a和b看成是等长的线段吗?你的理智告诉你它们是等长的,而你的直觉却告诉你它们不等长,加了开放性箭头的线段b看起来比加了收缩性箭头的线段a要长。卡尼曼说:“即使你知道这两条线长度相同,但是仍然无法把它们视为等长的线。想要消除这种错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再看到两条平等线,并且线的两端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时,必须学会怀疑自己的感觉。”[14]11

(图5)  塞缪-莱尔错觉图

卡尼曼的双系统加工理论已经成为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众多学科以及认知科学研究的典范理论。

以上这些工作对于我们理解左右脑的分工和合作,对于理解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对于理解逻辑和心理,对于理解逻辑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对于理解思维的临界性和批判性思维,意义都非常重大。

四、一些结论和讨论

总结本文,我们有如下一些结论,同时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

1.批判性思维具有元思维或高阶思维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具有元思维或高阶思维的特征,它不仅仅是以事物为思维的对象,而更多的是以先行的思维为对象,这种先行的思维可以是自身的或者他人的思维。这样,批判性思维就具有了它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批判性。我们从假言推理、三段论、溯因推理的研究中看到了这种批判性。

2.批判性思维具有临界性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临界性首先表现为思维过程自身的临界性。一方面,人类思维具有自指性,即后起的思维可以对前行的思维进行再思维(反思),因此,人类思维可能产生自相缠绕,这是悖论产生的根源,也是思维临界性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人的思维过程是多维度、多通道的,演绎与非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心理,语言与修辞,语言与逻辑,语言与心理,这些都是思维过程的不同侧面,是不可分割的,批判性思维也是这种临界性的反映。

3.批判性思维具有多学科和多领域交叉的特征

作为思维过程临界性的反映,批判性思维还具有多学科交叉和多领域交叉的特征。逻辑学是对思维中的逻辑过程的模拟,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已有的逻辑学理论进行反思,需要从这个理论或系统外面对它进行观察,这样就产生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产生了此一逻辑理论与彼一逻辑理论之间的交叉。在认知科学发展的今天,学科交叉不仅可能,而且必要。我们提倡逻辑学和心理学、逻辑学和语言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等的交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

[1]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M].朱素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Cai S.Logics in a New Frame of Cognitive Science:On Cognitive Logic,its Objects,Methods and Systems[M]//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Proceeding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Vol.1.London:King’s College Publications,2009.

[3]蔡曙山.认知科学框架下心理学、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4]蔡曙山.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J].科学通报,2013,58(34).

[5]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M].张家龙,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蔡曙山.一个与卢卡西维兹不同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形式系统[J].哲学研究,1988,(4).

[8]蔡曙山.词项逻辑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J].哲学研究,1989,(10).

[9]Rips L J.The Psychology of Proof,Deductive Reasoning in Human Thinking[M].Cambrige:MIT Press,1994.

[10]Philip N Johnson-Laird,Mark Steedman.The Psychology of Syllogism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8,10(1).

[11]Plato.Laches,Protagora,Meno,Euthydemuswith:Plato VolumeⅡ[M].translation by W.R.M.Lamb.Cambri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2]Peirce C 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p[M].volumes one through six edited by Charles Hartshorne and Paul Wei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31-1935;volumes seven and eight edited by Arthur Burk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58.

[13]丹尼尔·卡尼曼,保罗·斯洛维奇,阿莫斯·特沃斯基.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M].方文,吴新利,张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4]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熊显长]

B81

A

1001-4799(2016)04-0033-11

2016-03-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ZDB017

蔡曙山(1950-),男,贵州贵阳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研究;殷岳(1975-),女,北京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三段论逻辑学批判性
如何根据AAA-1三段论推导出其余23个有效三段论
浅析《逻辑学》的教学方法
杰文斯逻辑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浅谈亚氏三段论与传统三段论的区别
《简单的逻辑学》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智慧社区三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