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6-08-15 02:28孙玉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缺血性入院脑梗死

吴 媚 孙玉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辽宁 大连 116013)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吴媚孙玉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辽宁大连116013)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第7天检测患者血清TSH浓度,根据血清TSH浓度分为观察组(40例,血清TSH水平升高)和对照组(40例,血清TSH水平正常)。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3、4 w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4 w,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TSH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监测TSH水平对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促甲状腺激素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存在内分泌和代谢异常,但有关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其结论也不尽相同〔1,2〕。本研究拟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SH水平变化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并在发病24 h内入院,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入院第7天检测患者血清TSH浓度,将血清TSH浓度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正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6±4.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6.8±1.2)h,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4例;血清TSH浓度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6.4±5.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7.1±1.4)h,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5例、冠心病5例、高脂血症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发病到就诊时间、合并疾病及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疾病,排除T3或T4水平异常患者,且2 w内未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在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基础上,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改善循环、应用脑保护剂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3、4 w,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病情越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其分值越高预示患者预后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TSH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不同程度的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后1、2、3、4 w,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1 TSH水平与NIHSS 评分的关系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分,n=40)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arthel指数比较,分,n=40)

3 讨 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是一种轻度的甲状腺功能减低,实验室检查仅有TSH水平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有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脑血液循环障碍、能量供应不足、炎性反应、颅内压增高、脑结构组织破坏等病理生理因素,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以抑制甲状腺功能,使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利于降低机体代谢率及耗氧量,起到一种代偿性保护作用,有助于损伤部位的恢复〔6~8〕。动态监测血清TSH水平对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卢海龙等〔8〕研究显示,血清TSH水平升高可以导致患者血脂水平升高,不利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TS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用于TSH受体,调节甲状腺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现TSH受体亦存在于许多甲状腺外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肾脏、肝脏等,TSH的甲状腺外作用是近年来基础研究热点和重点〔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中TSH浓度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正常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血清中TSH浓度正常的患者。这一结论为临床诊治和判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马洪颖,赵丽丽,李瑜霞,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15):2340-2.

2李洁茹,白斌,曹娟,等.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14):1611-4.

3李沛,董万利.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3-5.

4王玉江,韩海峰,于江华,等.血清 hs-CRP、FT3、FT4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4):138-8,140.

5Wu GH,Kong FZ,Cheng QZ,etal.Low t3 syndrome predicts severe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patients with large artery artherosclerosis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ystem 〔J〕.Neurol Endocrinol Lett,2014;35(2):149-53.

6肖乐,王爱民,彭旭,等.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T3、FT4、TSH的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25):67-8.

7Massart C.TSH-receptor antibodies:immunoanalytical characteristics 〔J〕.Ann Biol Clin(Paris),2015;73(2):221-4.

8卢海龙,郝敬波,时宏娟,等.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甲状腺激素、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42):40-2.

9徐珊瑚,蔡苗,李雅国,等.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9):993-6.

10胡永军,李兰红,张学梅,等.脑梗死后抑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63-5,366.

〔2015-11-15修回〕

(编辑徐杰)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43

孙玉波(1975-),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诊治研究。

吴媚(1978-),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诊治研究。

R743

A

1005-9202(2016)14-3447-02;

猜你喜欢
缺血性入院脑梗死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