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黏附分子5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2016-08-15 02:29冯世兵宋素贞王洪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癌胚抗原分化腺癌细胞质

冯世兵 王 宇 宋素贞 王洪波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13)



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黏附分子5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冯世兵王宇宋素贞1王洪波2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013)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黏附分子(CEACAM)5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方式。方法应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EACAM5在各种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上皮中没有CEACAM5表达;增生性息肉中,其主要在细胞膜部表达;肠上皮化生中,主要在细胞膜表达,个别病变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均有表达。上皮内瘤变主要在细胞膜表达CEACAM5,但细胞膜与细胞质混合表达增加,尤其在高级别瘤变中。高级别瘤变及肠上皮化生中CEACAM5表达差异显著(P=0.027),高、低级别瘤变中CEACAM5表达差异显著(P=0.002)。组织学分级中,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分化好的腺癌主要在细胞膜表达CEACAM5,而中、低分化腺癌主要在细胞质表达。肠型胃癌主要在细胞质表达CEACAM5,而弥漫型腺癌主要在细胞质表达;而且,肿瘤浸润深度、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不同,CEACAM5表达差异显著(P=0.012、0.002、0.015)。结论CEACAM5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部位不同。细胞膜表达是癌前病变的标志,而细胞质表达提示肿瘤侵袭和转移。

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黏附分子5;胃肿瘤

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黏附分子(CEACAMs)属于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相关性糖蛋白,在细胞间识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EACAMs常通过同源性(CEACAM1,CEACAM5 和CEACAM6)和(或)异源性蛋白(CEACAM1-CEACAM5,CEACAM5-CEACAM6 和 CEACAM6-CEACAM8)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间黏附〔1,2〕。CEA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作为CEACAM5的结合伴侣,已被证实参与调节接触依赖性肿瘤免疫反应〔3〕。 研究提示 CEACAM1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参与维持上皮细胞正常基因型〔4〕。 既往研究证实,CEACAM1 在胃癌及口腔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5〕。然而,其在胃癌及相关病变中表达模式明显不同。

1 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本研究病人均来自山东大学第二院,包括152例2004~2009年普外科手术切除胃腺癌病人;94 例胃上皮内瘤变(GIN)病人(56例低级别和 38例高级别),均经胃镜检查并活检病理证实,部分属2005~2008年胃镜下黏膜下切除病例(EMR);肠上皮化生(IM)48例。30例增生性息肉病例以及20例胃黏膜正常者来自2005-2009年内镜检查活检正常病例。 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深度 extension、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均来自临床记录。所有病理诊断均由3名合格病理医师根据WHO规定的消化系统病理和遗传肿瘤学标准确立。本项研究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和道德委员会审批通过。

1.2免疫组化(IHC)染色采用4 mm厚常规石蜡连续切片。 CEACAM5检测应用抗-CEACAM5抗体(PTG;10421-1-AP,稀释1∶500)。切片脱蜡,将切片浸入3%过氧化氢甲醇溶液中10 min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而后行抗原恢复步骤。切片浸入0.01 mol/L柠檬酸盐缓冲溶液(pH6.0),微波加热 25 min。 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脱(PBS,pH7.4),切片常温下血清覆盖,放入潮湿容器30 min。多余血清采用0.01 mol/L PBS漂洗,常温下切片密闭潮湿容器一抗培育45 min。然后切片PBS漂洗,37℃密闭潮湿容器酰化二抗培育40 min。PBS漂洗,加入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反应物(StrepABComplex/HRP Duet,DAKO)。 切片室温下培育 45 min,0.01 mol/L PBS冲洗,显微镜下3,3-二氨基联苯胺溶液及四盐酸精胺溶液覆盖15 min。 然后浸入流水冲洗,苏木紫复染1 min,水浴,浸入一系列浓度逐步提高的酒精及二甲苯溶液中脱色,然后盖上玻片。设不加一抗的阴性对照,3名专业病理医师独立观察CEACAM5染色情况。每一例争议切片重新评估,达成共识。每一例免疫组化染色至少评估3 000个癌细胞。200倍放大镜头下观察玻片,测定癌细胞胞质及胞膜染色情况。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包,集中及离散趋势测量方法,Mann-Whitney 实验材料分析。

2 结 果

20例正常胃黏膜上皮没有 CEACAM5表达。30例增生性息肉,CEACAM5在增生延长的胃小凹临近表面的膜顶部染色。 48例肠上皮化生(IM)中,有37例细胞膜部染色表达 CEACAM5,11 例细胞质及膜部混合染色。GIN 主要在细胞膜部表达 CEACAM5,但混合染色开始增加。 56例低级别 GIN,有51例膜部表达 CEACAM5,5例混合染色表达。 38例高级别 GIN,13例膜部表达,19例膜部及胞质混合表达,6例胞质表达。CEACAM5表达模式在增生性息肉、IM和GIN中差异显著(P=0.000)。 IM与低级别GIN表达模式无显著差别(P=0.355),但是IM与高级别GIN有统计学意义(P=0.027)。 高、低级别GIN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分化腺癌与GIN相比,CEACAM5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 0.070),然而与低级别GIN相比却差异显著(P=0.006)。 胃癌 CEACAM5表达模式与肿瘤分期有关(P=0.010),与 Laurén分型有关(P=0.001)。组织学分级中,高分化腺癌比中、低分化腺癌膜部表达更明显,而胞质中表达恰恰相反。与此类似,Laurén分型中,肠型胃癌膜部染色明显,而弥漫型胃癌胞质染色明显。此外,CEACAM5表达模式与肿瘤进展(P=0.012)、淋巴结转移(P=0.015)及分期(P=0.002)有关。T2和T3~4期,更多的胞质染色以及胞质与膜染色提示CEACAM5是评估扩散转移的良好指标。此外,淋巴结转移者比无转移者胞质CEACAM5染色更显著,转移淋巴结中癌细胞可见胞质染色。而且,Ⅲb~Ⅳ期和Ⅱ~Ⅲa期 比Ⅰa~Ⅰb期胞质染色显著。CEACAM5 表达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075),提示其与肿瘤进展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见表1。

表1 CEACAM5表达与腺癌临床、病理关系(n)

M:细胞膜;C:细胞质

3 讨 论

1965年,CEACAM5作为胃肠道癌胚抗原首次报道〔6〕,现在发现其在大量癌症中表达,包括胃肠道、呼吸道、妇科、泌尿系以及乳腺肿瘤等〔7,8〕。

本研究发现 CEACAM5在胃肿瘤及非肿瘤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正常胃上皮细胞不表达 CEACAM5。CEACAM5在增生性息肉中表达模式不同于IM和GIN,提示其是良性增生性病变。IM 和低级别 GIN有相同表达模式,提示二者有相似某些癌前病变的性质。中国人更应警惕,因为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IM,而且高级别 GIN 有更常见的细胞膜及细胞质染色。另外,应当重视高级别 GIN 启动了细胞质表达CEACAM5,这一点类似高分化腺癌。据此推断 GIN,尤其是高级别 GIN,获得了更多的癌的特点。胃癌CEACAM5表达模式与组织学分类有关。进展期胃癌细胞质染色更多,而与组织学分类无关,T2和 T3期胃癌也显示胞质染色。此外,CEACAM5 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淋巴结转移与分期结果提示其是评估恶性进展的良好指标,胞质染色提示预后不良。CEACAM5在胃肿瘤及非肿瘤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膜染色是胃癌前病变的标志物,这有助于鉴别良恶性。 GIN 表达CEACAM5主要表现为膜染色,但胞质与胞膜混合染色增加,尤其是高级别GIN,胞质染色开始发生。因此,病理上鉴别不典型严重IM与低级别GIN困难时,CEACAM5染色有助于正确诊断。这一点也有助于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 GIN。

1Gray-Owen SD,Blumberg RS.CEACAM1:contact-dependent control of immunity〔J〕.Immunology,2006;6:433-46.

2Stern N,Markel G,Arnon TI,etal.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nhibits NK killing via interaction with CEA-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J〕.J Immunol,2005;174(11):6692-701.

3Fournes B,Sadekova S,Turbide C,etal.Beauchemin,the CEACAM1-L Ser503 residue is crucial for inhibition of colon cancer cell tumori-genicity〔J〕.Oncogene,2001;20:219-30.

4Wagener C,Ergun S.Angiogenic properties of 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J〕.Exp Cell Res,2000;261:19-24.

5Zhou CJ,Liu B,Zhu KX,etal.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and possible roles in gastric carcinomas〔J〕.Pathol Res Pract,2009;205(7):483-9.

6Hamilton SR,Aaltonen LA,Ed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M〕.IARC Press:Lyon,2000:30-7.

7Gold P,Goldenberg NA.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ast,present,and future〔J〕.Mc Gill J Med,1997;3:46-66.

8Hammarström S.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family:structures,suggested functions and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tissues〔J〕.Cancer Biol,1999;9:67-81.

〔2015-12-26修回〕

(编辑滕欣航)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48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182)

王洪波(1974-),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癌血管生成分子学机制研究。

冯世兵(197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

R573.9

A

1005-9202(2016)14-3456-03;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职业病科

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癌胚抗原分化腺癌细胞质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动物细胞里的成员
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及癌胚抗原预测术后复发与转移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血清癌胚抗原轻度升高对老年患者肿瘤发生的预测价值
薛定谔的 猫与肿瘤标志物
游戏教学法在《细胞质》一轮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4—2018年铁路辖区职工癌胚抗原检测结果与分析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