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腺癌组织蛋白酶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2016-08-15 02:29王晓龙才保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脉管蛋白酶腺癌

王晓龙 才保加 刘 宁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1)



结肠腺癌组织蛋白酶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王晓龙才保加刘宁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青海西宁810001)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B、D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3例结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存留的组织作为观察组,距肿物边缘大于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中Cath-B、-D和E-cadherin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两组中Cath-B、-D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Cath-B、-D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Cath-B、-D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进展及播散可能有一定作用。

结肠腺癌;组织蛋白酶(Cath)-B;Cath-D;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免疫组化

结肠腺癌发生及发展与肿瘤的侵袭和播散有重要关系。目前关于肿瘤播散和转移相关的蛋白研究较多〔1〕。组织蛋白酶(Cath)是一类在酸性pH值环境中被活化的溶酶体蛋白酶,在蛋白降解中起一定作用。Cath-B和-D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以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形成有效的降解〔2,3〕。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是上皮细胞连接的重要蛋白,在正常情况下高表达,对细胞间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有一定作用。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E-cadherin的表达下降,使肿瘤细胞间的黏附能力下降,细胞迁移能力增加,转移潜能升高〔4,5〕。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腺癌中Cath-B、-D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行结肠腺癌根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留取术后标本,共63例,年龄38~79岁,平均61.9岁,其中男32例,女31例。纳入均符合WHO中关于结肠腺癌的诊断标准。术前均未行放、化疗。距肿物边缘大于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9~76岁,平均58.6岁,其中男13例,女12例。两组常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Cath-B、-D和E-cadherin表达的检测两组术后留取组织均行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ath-B、-D和E-cadherin蛋白检测,操作完全由主管技师进行,做好质量控制。

1.3Cath-B、-D和E-cadherin结果的判定Cath-B和Cath-D以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E-cadherin以细胞膜中呈现棕黄色为阳性,观察组选择上皮细胞巢集中且染色较为明显的区域计数,对照组选择上皮细胞分布区且染色较为明显的区域计数,选择5个400倍视野进行观察,计算阳性率,取平均值,以<10%为阴性,以≥10%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AS6.12软件进行χ2检验或线性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Cath-B、-D和E-cadherin阳性率比较两组Cath-B、-D和E-cadherin阳性率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Cath-B、-D和E-cadherin阳性率比较〔n(%)〕

2.2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Cath-B、-D和E-cadherin的比较观察组中Cath-B、-D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见表2。

2.3观察组中Cath-B、-D和E-cadherin的相关性观察组中Cath-B和E-cadherin(r=-0.48,P<0.05)、Cath-D和E-cadherin(r=-0.45,P<0.05)具有负相关性。

表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Cath-B、-D和E-cadherin的比较〔n(%)〕

3 讨 论

结肠腺癌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当肿瘤穿透黏膜肌层到黏膜下层时,会发生转移,才命名为癌,90%以上的结直肠癌为腺癌。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发达国家,除存在遗传易感性或易感状态的患者,40岁以前极少发病,因此中老年人群是发病的高发年龄。全球范围内的结肠腺癌死亡率约为发病率的1/2。

转移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伴有转移相关蛋白表达失调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Cath-B的cNDA是1986年在肝细胞肿瘤和胚胎肝中获得的,位于染色体8p22,Cath-B的表达存在着基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及翻译、翻译后修饰等多水平的调节〔6,7〕。

Cath-D最初在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上发现,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糖蛋白,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8,9〕。生理条件下,不同水平的调控使Cath-B和-D维持着动态平衡,但在肿瘤性因素作用下,Cath-B和-D表达常升高,其作用有促进肿瘤的增殖和增生、促进肿瘤分离脱落并侵入基质和脉管系统〔10,11〕、增加肿瘤的运动性和趋化作用、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侵袭〔12,13〕。

E-cadherin作为细胞间重要黏附分子,其表达降低或缺失时使肿瘤细胞黏附性下降,易于脱离和迁移,从而导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4,15〕。本文结果提示Cath-B、-D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对肿瘤的形成有一定作用。Cath-B、-D和E-cadherin参与肿瘤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累犯,Cath-B和-D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认为Cath-B和-D是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降解酶,在癌巢的边缘表达较为明显,此时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蛋白酶占优势,对降解细胞外基质、基底膜的作用明显,高表达的Cath-B和-D也能促使肿瘤细胞穿过破损的基底膜和基质蛋白分界带,从而发生侵袭转移〔16,17〕。Cath-B、-D对E-cadherin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Cath-B、-D高表达不仅对降解细胞外基质有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下调E-cadherin的活性,使上皮细胞间的黏附力下降,细胞间的连接松动,细胞易于播散和迁移〔18,19〕;但是其具体机制有待更多实验证实。

1谢宗佑,孙保存,郝希山.大肠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1):50-1.

2Zhang YG,DU J,Tian XX,etal.Expression of E-cadherin,beta-catenin,cathepsin D,gelatinase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rcinomas〔J〕.Chin Med J(Engl),2007;120(18):1597-605.

3吴凤云,刘运江.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作用的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2):730-2.

4Jeschke U,Mylonas I,Shabani N,etal.Expression of sialyl lewis X,sialyl Lewis A,E-cadherin and cathepsin-D in human breast cancer: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in mammary carcinoma in situ,invasive carcinomas and their lymph node metastasis〔J〕.Anticancer Res,2005;25(3A):1615-22.

5Charpin C,Garcia S,Bouvier C,etal.E-cadherin quantitative immunocytochemical assays in breast carcinomas〔J〕.J Pathol,1997;181(3):294-300.

6石涛,高艳,郭永连.组织蛋白酶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华西医学,2012;27(6):892-4.

7李祥春,张开光.组织蛋白酶B与胃癌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9):996-8.

8刘贵秋,王玉学.组织蛋白酶D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6):555-7.

9徐晓艳,范鹏程,马秀梅.E-钙黏素、组织蛋白酶D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3):237-9.

10李美宁,程牛亮.组织蛋白酶B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6):429-31.

11闵绍宇.组织蛋白酶B、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四川医学,2014;4(10):1298-300.

12薛兴阳,孟江,周明,等.组织蛋白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964-5.

13Jacobson-Raber G,Lazarev I,Novack V,etal.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cathepsin D and E-cadherin in early breast cancer:a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J〕.Oncol Lett,2011;2(6):1183-90.

14杨剑锋,廖奥军,徐增绶.E-cadherin/catenins与肿瘤发生、侵袭及转移〔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0(4):391-3.

15伍洲颂,张树友.E-cadherin的表达与癌症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9B):170-1.

16戴宇,王永来,焦伊胜.CB和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536-8.

17吴丹,李柱南,许颖,等.组织蛋白酶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6):1330-2.

18Janda E,Nevolo M,Lehmann K,etal.Raf plus TGFbeta-dependent EMT is initiated by endocytosis and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E-cadherin〔J〕.Oncogene,2006;25(54):7117-9.

19Girotti MR,Fernandez M,Lopez JA,etal.SPARC promotes cathepsin B-mediated melanoma invasiveness through a collagen I/α2β1 integrin axis〔J〕.J Invest Dermatol,2011;131(12):2438-47.

〔2015-01-23修回〕

(编辑苑云杰)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60

王晓龙(1978-),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肿瘤治疗与预防研究。

R735

A

1005-9202(2016)14-3479-03;

猜你喜欢
脉管蛋白酶腺癌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几何因素对微通道脉管制冷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思乡与蛋白酶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