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相关性

2016-08-15 02:28罗汝珍卢捷湘杨胜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分值慢性病

罗汝珍 卢捷湘 杨胜华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8)



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相关性

罗汝珍卢捷湘杨胜华1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目的分析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长沙市雨花区仁和医院内科明确诊断患有慢性病的451名老年患者及448名非慢性病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相比,获得社会支持少(P<0.05),其中病程≥5年患者的社会支持各项分值均高于病程<5年患者(P<0.05);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分值均低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P<0.05),其中病程<5年的患者心理健康各项分值均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P<0.05);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城市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偏差,其受到社会支持某些方面的影响。应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慢性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其及早了解相关疾病知识,以缓解慢性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慢性病;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将极大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1〕。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从长沙市雨花区仁和医院内科随机抽取500例年龄≥65周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患有慢性病(根据《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将慢性病界定为: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疾病);②在长沙市居住3年及以上;③愿意接受调查者。回收有效问卷451份(90.2%)。其中男271例,女180例;65~70岁282例,>70 岁169例。另抽选非慢性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腹症、外伤、骨折)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48份。其中男237例,女211例;65~70岁273例,>70 岁175例。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监控下,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不能填写者统一由调查员代填。

1.3测量工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症状自评量表(SCL-90)〔3〕(任何一项因子得分≥2分的为阳性,即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任何一项因子得分≥3分的,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 软件进行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城市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分值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P<0.05,P<0.01)(表1)。病程<5年的患者心理健康各项分值均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P<0.05,P<0.01);其忧郁、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均>2分,即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见表2。

2.2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而慢性病老年患者中,病程≥5年患者的社会支持各项分值均高于病程<5年(P<0.05),见表4。

表1 城市慢性病与非慢性病老年患者的SCL-90比较结果

表2 不同病程的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SCL-90比较结果±s)

表3 城市慢性病老年患者与非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s)

表4 城市慢性病老年患者病程年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s)

2.3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性除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性病3项因子与客观支持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存在正相关(P<0.05),见表5。

表5 城市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 讨 论

本结果表明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总体偏差,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慢性病成为老年人既定接受的事实后,他们对疾病的认知随之增多,会主动调整并适应具有慢性病的身体和生活。即老年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强弱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4〕。本文表明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获得社会支持水平偏低与既往研究一致〔5〕。本文表明全社会已开始重视这部分病患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将其纳入重点防范人群;而对于病程短(<5年)的患者,社会对其关注度尚存在不足,应逐步予以加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问题越多〔6〕;遇到困难时能否得到社会的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7〕。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慢性病知识的了解更有利于其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全社会都应重视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疾病预防和控制部门应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他们尽早掌握一定的预防知识和基本的自我护理方法。特别对于病程较短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使其及早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1纪艳,张冬梅,汪长如,等.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3(19):2147-9.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adults-Missouri 2000〔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5;54(17):433-7.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1-4,127-30.

4刘静林.湖南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5):80-2.

5胡宏伟,串红丽,杨帆,等.我国老年人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145-52.

6孙莹莹.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4):74-6.

7谢朝晖,郭惠平,李硕,等.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人社会支持随访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4):255.

〔2015-04-13修回〕

(编辑杜娟)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101

罗汝珍(1975-),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R159.4

A

1005-9202(2016)14-3569-02;

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分值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模糊学方法在观赏石鉴评权重评估法中的应用》一文的补充说明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