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6-08-15 02:28占晓兰冯若凡吴力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量表

占晓兰 冯若凡 吴力飞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占晓兰冯若凡吴力飞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11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围绝经期妇女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0例,实施常规指导和观察组110例,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前后进行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PSQI评分(睡眠质量、时间、潜伏期、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药物使用、日间功能、总分)、SCL-90评分(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恐惧、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SAS、SDS、PSQI评分、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疗效显著。

心理干预;围绝经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围绝经期妇女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改变、泌尿生殖道改变、神经精神症状等,会明显影响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同时,还会大幅降低其生活质量〔1,2〕。研究显示〔3,4〕,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但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也有差别。本研究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20例,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者,激素替代疗法、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年龄46~62〔平均(52.7±3.1)〕岁,小学37例、中学42例、大专及以上31例。职业:企事业工作人员72例、退休人员28例、无业及其他10例。观察组110例,年龄45~61〔平均(52.5±2.9)〕岁,小学39例、中学41例、大专及以上30例。职业:企事业工作人员70例、退休人员29例、无业及其他11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内容如下:组织围绝经期妇女定期到院进行健康学习,2次/w,向其讲解围绝经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病症,睡眠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注意纠正其错误认知,告知在家庭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在睡觉前用热水足浴,也可开展足底按摩,以促进睡眠。指导其制定正确的作息时间表,要规范作息时间。同时给予其饮食指导,多鼓励其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少食用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增强体质,可开展适度运动,在讲座结束后,要鼓励围绝经期妇女相互交流、倾诉,以缓解不良情绪,鼓励其多排解心理压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内容如下:①认知疗法。在常规指导下,协助围绝经期妇女开展健康宣教,可采用发放图书资料、播放视频和影音资料的方法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②心理支持。在护理人员的正确引导下,给予围绝经期妇女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努力帮助其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其采取积极行为应对。③音乐疗法。利用音乐原理,注意分散围绝经期妇女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其心理舒适度,在轻缓音乐的播放下,可以更快进入舒适状态,从而唤起其思想联系和情感思维,在正性情感的影响下,使其远离心理焦虑,进入自身熟悉且舒适的心境。④睡眠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开展科普知识教育的同时,积极采用语言暗示,注意保持环境安静,为其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⑤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指导家属多与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多给予其安慰、鼓励、支持,消除其孤独感,能够增强其信心,采取积极态度等。

1.3评定标准焦虑量表(SAS)评分标准〔5〕: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明显。抑郁量表(SDS)评分标准〔6〕: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明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标准〔7〕: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组合成7个成分,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采用0~3评分法进行评定,然后合计总分,满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标准〔8〕:包括躯体化、人际敏感、强迫、焦虑、抑郁、偏执、恐怖、敌对、精神,分别计分,分数越高,病症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见表1。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降低(P<0.001)。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睡眠质量、时间、潜伏期、障碍、睡眠效率、药物使用、日间功能、总分)降低(P<0.001)。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恐惧、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SCL-90评分(躯体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40%~50%围绝经期妇女存在睡眠障碍〔9,10〕,而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占20%~30%〔11,12〕。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13,14〕。心理干预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显著,可大大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风险。分析如下:认知疗法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认知水平,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采取积极行为应对。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舒适度,更易于促进其睡眠。睡眠教育是为了创造更加良好的睡眠条件,提高其睡眠质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能够让围绝经期妇女提高信心。

SAS与SDS是比较相似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或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且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SAS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而SDS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该评定量表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焦虑或抑郁症状,还可以判定焦虑或抑郁程度的轻重〔15,16〕。PSQI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准度。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协助患者从多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综上,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疗效显著,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观察。

1Bruyneel M.Sleep disturbances in menopausal women:a etiology and practical aspects〔J〕.Maturitas,2015;81(3):406-9.

2Xu M,Bélanger L,Ivers H,etal.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leep quality in menopausal and non-menopausal women with insomnia 〔J〕.Sleep Med,2011;12(1):65-9.

3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1.

4张利漫,罗丽蓉.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5):556-7.

5张敏,邬慧明,雍永权,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临床SAS评分及VAS评分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2):170-2.

6王凤兰,姜菏艳,刘海萍,等.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SDS、SAS评分及CRP、Hcy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89-90.

7肖展翅,高聚,陈洪汉,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丙戊酸镁对广泛性焦虑障碍HAMA、PSQI评分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4(9):81-3.

8张宇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SCL-90评分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9):705-9.

9徐昕红,霍晓姣,黄志力,等.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10):1277-9.

10罗姣,李思,周女樱,等.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42-4.

11项洪艳,金亚蓓,孙占玲,等.背俞穴埋线对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Kupperman评分和HAMA评分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5):347-8.

12张巧利,李芬,于英,等.围绝经期潮热妇女焦虑与抑郁状况的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2;32(3):205-9.

13李立平,段红艳,刘卫静,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20):2876-7.

14梅久红,瞿正万.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干预的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368-70.

15蔡碧珊,孙希凤,薛汝增,等.性病门诊女性性病患者焦虑程度状况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4):302-4.

16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9.

〔2014-11-27修回〕

(编辑苑云杰)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104

占晓兰(1972-),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研究。

R711.75

A

1005-9202(2016)14-3574-03;

猜你喜欢
绝经期妇女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