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社团为推手的校园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案例分析

2016-09-01 01:23阮海红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节社团校园文化

阮海红(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8)

以学生社团为推手的校园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案例分析

阮海红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

文章基于文化视角,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学生社团创建与阅读文化创新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图书馆创建学生社团来推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行为模式。并以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所举办的读书文化节为案例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同学生社团通力合作下,在引领大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运用这种个案研究范例,丰富阅读研究领域的主题与方法,为理论拓展研究提供客观的案例支撑,并提供管理借鉴以期推动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实践创新。

阅读;校园文化;学生社团;读书活动

大学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存在。作为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基于办学实践而一脉传承的理念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校园文化对内起到引导、凝聚和激励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对外则能够代表学校,并展示学校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品味。基于此,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以及其他精神文化行为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现状关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其一,只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化环境,忽视其中的隐性文化建设,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分析提炼与总结引导。由此,校园主流文化的作用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在克服校园文化的通俗化上没法施之影响,从而造成庸俗文化对主流校园文化存在空间的挤压;如果发挥得当,主流校园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和抵抗糟粕文化的免疫力,更能使其理性地对待外来文化。因此,如果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浅层次上,且不流于形式,那么校园文化层次的提高和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都将更上一个台阶。其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重活动、轻教育的弊病。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其控制、导向、凝聚与激励功能,以及其在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等中的物质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补充和辅助手段。尤其在过程引导上,校园文化于引导、熏陶、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的使用上还很不健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待加强,尤其在大学生的阅读自育上亟待加强。在当下缺乏统筹规划与统一协调、对活动的总结和创新不够的前提下,亟需形成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大格局,树立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提升校园文化于育人功能上的成效。

1 学生社团建设与阅读文化创新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是学生锻炼自我、展现特长的重要阵地。其中的读者协会,有助于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加强图书馆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帮助读者增加对图书馆的认同与理解。

表1 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概览

表1所示,便是极具代表性的5个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的活动案例,从中可窥现今我国高校图书馆同学生社团合作的大略概貌。

凭借积极的摸索与实践,图书馆学生社团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积极的肯定。比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读者协会于2007年12月获得了学院社团月活动最佳组织奖;2008年12月,其又被学院授予学院优秀社团和先进社团两项称号,并且在兴趣爱好类社团中排名第一[9]。

高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自有其使命与优势。创建学生社团开展读书活动,不但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在引导学生完善其个体的阅读体系、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文化素养上起到重要作用。从上述意义考量,创建学生社团开展读书活动不啻为一条阅读文化的创新之路。

2 浙江传媒学院“读书文化节”回顾(2006—2015年)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高等院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建校以来为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影视制作等传媒行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学院专业特色鲜明,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等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从2006年开始,浙江传媒学院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江南回暖的4、5月份,学校图书馆通过围绕一个主题,策划一系列活动,包括书画名家笔会活动、推荐一本好书、电影周、系列讲座等;同时,还精心组织各项赛事,如“读书文化节标志”征集大赛、摄影作品大赛、网页制作大赛、室内装饰大赛、学生DV作品大赛等。

读书文化节从开幕式到闭幕式按预设程序推进,历届读书文化节活动从内容到形式既有传承的共性又不失独特个性,几经积淀已成为了浙江传媒学院校园文化的品牌项目。因此,本文致力于透过其繁枝茂蔓理清其发展脉络,从阅读文化层面对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展开分析、总结,着力提炼读书活动经验的精华与普适意义,同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不断改进。

2.1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各项阅读活动

与共享营销技术相类似的是直销,直销就是直接销售,是一种单向市场营销方式;指制造商在向公众进行一定诉求的基础上,直接与目标客户沟通,以达到实践消费的营销技术方法。直销是单向市场营销行为,一方是买方,一方是卖方,一方针对另一方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直销就是产品不通过各种商场、超市等传统的公众的销售渠道进行分销,而是直接由生产商或者经销商组织产品销售的一种营销方式。

2.1.1创建“书影协会”

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浙江传媒学院努力营造学术自由、治理民主、信息公开、求真务实、激励创新、大气和谐的传媒特色校园文化,尤其关注建设自强不息、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教学、研究、学习、生活及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和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因此,行为文化建设应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随着学生社团建设力度的加大,浙江传媒学院开展了诸多社团文化活动。截至2015年底,学校学生社团已发展至106个。其中的“书影协会”便是同图书馆进行紧密合作的学生社团。

早在2006年,在笔者提议下,图书馆成立了“书影协会”,其初衷在于响应学生的毕业感言与阅读诉求,为传媒艺术院校填补缺乏以阅读为内容的学生社团的空白。经历了十载春秋,书影协会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并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十大优秀社团”之一。

2.1.2创新“读书文化节”活动

以“书影协会”为校园阵地,以“读书文化节”活动为平台,拓展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已成为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图书馆提供的人员、资金、设备、文献等人力、智力支持,直接促成了“书影协会”的成立,并积极推动了“书影协会”的发展。其次,二者共同合力策划“读书文化节”活动,不断增加“书影协会”的凝聚力、生命力,同时扩大了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在切实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基础之上,还带来了图书馆在业界的美誉与品牌效应,开创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2.1.3推广校园阅读关怀

组织文化是一个机构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9]。传播阅读理念,推荐阅读书目,推广阅读关怀,是永恒的图书馆精神。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所举办的历届“读书文化节”活动,皆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比如,第二届读书文化节的主题是“品茗书香,畅游影海,感悟人生”;第三届为“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第四届为“书梦·影想”;第五届的主题是“快乐读书,低碳生活”;第七届为“看书·听书·读书”等。

除每年于特定时间举办的“读书文化节”之外,图书馆还开展了一系列常规化的阅读活动。比如,在基于提高校园学术文化品味的基础上,图书馆依托活动平台借力打造并建设了讲坛论坛文化——包括图书馆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如“博士讲坛”“阳光讲坛”“传媒大讲坛”等。2009年,在“博士讲坛”开坛20期之际,为鼓励引导传媒学院的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该讲坛组委会发起的由校人事处、教务处、校团委、图书馆共同举办,“博士讲坛”工作室、“书影协会”共同承办的“博士带你看好书”读书及征文主题活动,博士书单营养丰富,师生共同参与,传递读书观,互动热烈,影响深远,带来一份文化盛宴;图书馆也适时推出校园宣传橱窗《读书》栏目,由图书馆员与“书影协会”的学生负责书目导读以及图书评论,让读书成为整个校园的文化。

2.1.4在学科与专业之上消弭阅读缺失

从科学的阅读理念出发,应该广义来理解文献的概念,全面把握其丰富并日益发展的外延。所谓文献,并非单纯指传统的印刷型出版物,更包括缩微型、视听型、计算机阅读型与实物型等各种记录有知识的载体[10]。因此,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充分兼容了学校的专业优势,在张扬影视文化的传媒特色校园文化氛围中,关注到了隐性文化。基于此,图书馆倡议多元阅读,以更好消弭阅读缺失。而重构阅读体系,则已成为浙江传媒学院读书文化节活动的核心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更关注数字阅读、媒体阅读,通过倡导多元阅读来唤醒阅读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此来营造阅读文化氛围,使阅读群体与阅读个体、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阅读缺失与阅读体系得以和谐发展。正如浙江传媒学院“书影协会”的宗旨所倡导的: “书文溢香,影音逸情,协你共享,会悟德馨”,打造一个文化精品社团——是“书影协会”成立以来不变的初衷与追求。比如,在第七届“读书文化节活动”方案中,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便策划了“丰子恺艺术进大学”活动,并倡议江浙沪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以“让世界充满朗朗读书声”为主题的“江浙沪经典诵读表演大赛”活动,这也是长三角图书馆跨域联动开展读书活动的一次尝试。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支持下,图书馆还组织了学校选手参赛,部分学生还现场参与,并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研究,发挥专业特长为推广普通话工作出力。

几经努力协同创新,浙江传媒学院“读书文化节”已成为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共青团浙江传媒学院委员会主办,党委宣传部、桐乡管委会、实验电视台、各院团总支联办,图书馆教育培训部、校书影协会、书影志愿者协会等多方承办的大型读书主题活动。

2.2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各项阅读竞赛例举

图书馆和学生社团作为校园的“开放课堂”,是在校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孵化创新精神的理想场所。在图书馆内组织和实施大学延伸课堂教学,并且鼓励学生走向独立的、原创的科学探索之路[11],则是高校图书馆始终不变的理想。以图书馆为依托举办的各项赛事,无疑是大学课堂延伸的绝佳范例。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读书文化节”活动中安排的各项赛事,如《传媒动态》封面设计大赛、学生DV作品大赛、师生书画作品大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作的热情。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大学生“读书文化节”活动,尤其是于阅读节中举办各相关赛事,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

图1~图10为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10年来根据历届“读书文化节”的主题而设计的活动标志。

图1 主题:读书与人生

图2 主题:品茗书香,畅游影海,感悟人生

图3 主题: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图4 主题:书影·梦想

图5 主题:快乐读书,低碳生活

图6 主题:和谐阅读,美丽人生

图7 主题:看书·听书·读书

图8 主题:越读·悦读

图9 主题:美在字里行间

图10 主题:开启你的轻阅读时代

3 阅读文化传承与书香校园共建

3.1“读书文化节”引领读书风尚

创建书香社会,关注阅读业已成为全球共识,组织群体性的读书活动也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阅读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现象和意义,倡导阅读是图书馆的文化使命[12]。网络阅读代替传统阅读、图像阅读代替文字阅读、快餐式浏览代替品尝精读、功利式阅读代替经典阅读,图书馆在应对全球“阅读危机”挑战、促进全民阅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成为大众阅读的领导者和推行者[13],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倡导阅读最为热情的阵地[14]。读书活动作为阅读的一种实现形式和阅读研究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探讨中外读书活动,寻求更多更好的活动形式,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15]。有学者指出,文化视角下的图书馆学研究尚未构成业界的学术自觉,“文化中的图书馆”强调对图书馆“特例”的研究,需要直面图书馆现象和行为的诸多不确定性,研究基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各种“特例”,应该将图书馆学的专业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普遍理念和基本方法结合起来[16]。

3.2读书历程承载社团文化

图书馆的物理属性,使其成为支撑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则要求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成为先进校园文化的积极创建者,尤其应该成为校园阅读文化的引领者和推行者。图书馆创建学生社团,来推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行为模式,举办“读书文化节”,帮助并引领大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运用个案研究以丰富阅读研究领域的主题与方法,为理论拓展研究提供客观的案例支撑,并提供管理借鉴以推动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实践创新。

虽然我国业界目前还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趋势,但近年来关于阅读、阅读与读者、阅读与社会的认识在不断深入,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的使命,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越来越强。图书馆既要拓展馆内的学习空间、传统的纸本学习空间、充满书香的学习空间,也要拓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学习空间[17]。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读书活动的意识、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注重活动策划,加强组织实施,开展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读书活动。

通过以上经验的描述和总结,我们从中可窥,图书馆于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书香建设的活动中的确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还相去甚远。诚如业界学者所言,身处“渐行渐远渐无书的时代”,应有一份“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情怀[18]!由此更要继续积极深入推进社会阅读,进行阅读推广,倡导阅读,营造校园内外的书香氛围。而微阅读时代阅读文化的价值取向、读书种子孕育与全员阅读自育、阅读理论的学科思考、读书活动内容、图书馆学习空间再造以及组织创新的研究,则应成为图书馆阅读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

[1]童建国,杨晓红.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2):57-61.

[2]许竹萍,姜海.高校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4):41-42.

[3]陈善礼.读书活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J].图书馆论坛,2009(3):5-6.

[4]张亚军.贵大图书馆读书会举办15周年庆祝活动[J].贵图学刊,2009(2):59.

[5]唐洁.浅谈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4-96.

[6]殷新叶.浅谈读者协会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7-59.

[7]曹杰.读者协会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宣传尝试[J].时代教育,2009(3):39-40.

[8]段梅,赵晖.发挥大学生社团作用,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杂志,2010(6):41-43.

[9]陈善礼.读书活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J].图书馆论坛,2009(3):5-6.

[10]黄葵,俞君立.阅读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2.

[11]Poole W 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M].Chicago:Fleming H. Revell Company,1894.

[12]新华书目报.图书馆阅读学有必要吗?[EB/OL].[2015-12-13]. http://www.chinalibs.net/ArtInfo.aspx?titleid=205354.

[13]史娟.图书馆应对“阅读危机”挑战的责任与对策:湖北大学图书馆读书活动创新实践与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4):116-119.

[14]王艳.图书馆与大众阅读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4(5):10-13.

[15]王艳.中外读书活动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94-95.

[16]傅荣贤.文化视角的图书馆学研究:层次及内容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24-30.

[17]程焕文.论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EB/OL].[2012-12-21]. http://librarian.notefirst.com/booklife/15542/default.aspx.

[18]徐雁.“在馆书评人”与“阅读推广导航员”[J].公共图书馆,2015(3):2.

Research on Campus Reading Promo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udent Association
——Taking the Librar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culture perpective,analysis from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the form of students′reading habits,the creation of student associations,the innovation of reading culture,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bout the campus culture of reading behavior,reading and cultural festival are held to help and lead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use of case study to enrich the field of reading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s of the theory to expand research and provide objective support,in order to provide management reference library read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reading;campus culture;student association;reading activity

G258.6

A

*本文系国家语委科研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项目编号:ZC125-46)的成果之一。

阮海红,女,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2016-04-09

猜你喜欢
文化节社团校园文化
缤纷社团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