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身体:中国礼文化的具身认知观及其启示

2016-09-08 06:45叶浩生黎晓丹
关键词:隐喻身体理论

叶浩生 黎晓丹

(1.广州大学 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礼与身体:中国礼文化的具身认知观及其启示

叶浩生1黎晓丹2

(1.广州大学 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身体不仅是文化的符号或载体,也是文化实践的实施者。中国礼文化,在历史上其影响的力度深远、范围广泛。礼不止旨在使君子的德心良知扎根于身体本身,更是在建构社会伦理制度的过程中使礼本身蕴涵的人文精神产生对全社会人类心智与行为的教化作用。本文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礼文化进行心理学的科学剖析,揭示礼的具身含义,为中国本土具身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研究取向提供启示。

具身认知; 礼文化; 概念隐喻; 身体空间; 社会建构

在认知科学领域,具身认知研究处于从理论到实证、实证回到理论的螺旋式成长阶段。①在宏观层面上,具身认知的分支研究在扩展中逐渐细化,如具身记忆、具身情绪、具身语义、具身消费心理等。同时,具身认知研究也不缺乏深入到加工机制以及理清概念层次的研究。当具身认知的理论辨析、范式探索和应用研究均有一定程度的进展时,文化视角便被纳入并逐渐得到重视。国外结合文化视角的具身认知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宗教与道德领域。Barsalou等人提出,宗教知识通过宗教仪式的具身效应内化到记忆中。②Ijzerman与Cohen通过跨文化研究发现,在推崇女性贞洁、忠诚于家庭、男性自尊的拉丁文化价值体系中抬头等扩张性身体动作与荣誉感之间存在双向隐喻的关系。③Cohen和Leung提出具身认知的落地文化视角(grounded culture perspective)框架,重点探讨了身体动作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双向联结。他们认为在礼仪、文化实践等的长期文化浸润之下,某些身体与文化之间的隐喻联结是预设性的(pre-wired)。④

中国哲学与文化从两千多年前便开始在对前人思想和著作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学说,这种注重传承的学者思路形成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鲜明个性。本土学者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进行具身认知研究时,则需先使用具身的视角剖析中国哲学与文化对人的影响。《易传》中有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来自于其中,而“人文化成”也就是“文化”的原意。使用人文的成果来教化人,这是从中国古代便开始的文化思想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起到教化意义的莫过于礼文化。礼文化不仅对中国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更是塑造了中国人的特质。礼将人的身体感知运动系统、人与社会情境的互动结合,并形成一套系统的为人处世之道。西方礼仪文化对人的文明教化也是明显的,然而,中国礼文化是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对人的身心内外产生双向动态平衡的道德教化作用。

出于本文的心理学立场,礼的文化线索更有助于理清礼对社会情境中身心的指引和作用。在古代中国的学术界,文、哲、史三个学科之间不分领域。古人言及的礼包含了礼文化,本文的礼也包含了礼文化,事实上本文中的礼大部分指代的是礼文化。接下来,本文先对礼的发展历程与内涵以现象学诠释的方法进行描述与分析,再结合具身认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分析礼的身体隐喻、空间隐喻,并围绕礼的社会建构和时间性论述礼的现代转换。最后,在整合目前认知科学对文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适当借鉴西方具身认知理论,为中国具身认知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研究取向提供一些启示。

一、礼的具身含义

礼起源于古人的神圣化仪式。《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中国古人很早便有着人与宇宙相通的观念。古人根据对自然的观察,认识到日月交替、四时代序、万物兴衰均按照天地秩序来进行。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人的身体与天地存在着一种本源上的同一。 “人助宣气、人助天时、宣养六气”就是中国古人通过礼乐祭奠的仪式与天地相通而促进自然丰沃、农作丰收。⑤当古人出于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之心与有所祈求时,古人便效自然规律来制礼,通过仪式得以与天地鬼神沟通。《礼记·礼运》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古礼是由音乐、舞蹈、诗歌、行礼的仪式有机组成的体系,有着动态的知觉表意功能。义是礼的本质。《左传》说:“义以出礼。”《说文解字》中对“义”的解释为“己之威仪”,即是人与他人相同的本质。人与他人相同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人之为人,乃是因为“仁”。《礼记·礼运》中有“十义”:“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舍礼何以治之?”因此,礼从义出,义从仁出,仁字从人,仁为二人以上互相对待之道。⑥礼义有着仁爱的含义,既是为己之道,亦是爱人待人之道。能充分地体现“仁、义、礼”三者的内在关系与抽象逻辑,并将三者融合与提升到日常生活上身心实践的系统学说就是儒家的礼义观。

礼在儒家的身心实践中有着关键地位。孔子重仁且践仁,是一个道德上的践行者。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论语·颜渊》)礼是践仁的主要方法之一。道德意识与身体实践的互相转化在孟子的“践形观”中得到明确而丰富的诠释。《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也。”“践形”是指“充分实现学者的身体”⑦。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这句话中的“仁、义、礼、智”属道德意识范畴,这些德性可“生色”而在君子的躯体得到展现。对于礼有更系统化诠释的是荀子。荀子并不主张人性本善,他在《性恶篇》中说:“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夫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客观地肯定人的感官经验,但成为真正的人则需要经过礼义的改造。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超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篇》)可见,荀子同时也将礼义视为国家社会安稳有序的保证。礼义规范着人的身体行为与感官经验,这种规范并不只是外显的行为塑造,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意识转换成道德身体的过程。这就是荀子的“美身说”,《劝学篇》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儒家的礼义观重新建构了中国礼文化,其核心在于:儒家使用身体来传承文化,这一身体不仅是动作符号,而是身体主体。身体的主体性在于中国古人用身体感知世界的体知方式,人是“身-心-世界”三个层次互为交涉的统一体。⑧儒家礼义观中礼的道德精神与身体之间不仅是内涵与载体的表里关系,而是互相嵌入的主体间性关系。

使用现象学诠释的方法梳理出礼的具身含义,乃是某种程度上传承中国学术发展的特色:对前人经典的诠释中得出新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旨在得出礼塑造身心的本质。西方具身认知理论的思想渊源是复杂而多面的。在心理学历史上,可追溯有多位心理学家的具身思想,如布伦塔诺、詹姆斯、皮亚杰等。在哲学上则有被称为具身认知理论最主要的哲学基础: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国古代具身认知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理论预设,这种认知观与文化的关系是内在而深层的。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学者需要区分从文本注释出发的客观性导向和结合现实的自我表达的主观性导向的两种定向研究。⑨那么对于中国具身认知观的研究,也同样需要有效区分与结合多种定向。下文将继续扩展礼文化的框架,并使用西方现代具身认知研究中概念隐喻范式来剖析礼的概念隐喻,作为一种中国古代具身认知观向现代具身认知研究转向的桥梁与基础。

二、礼的身体隐喻与空间隐喻

礼不仅可被视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也是认知上内化的行为图式。荀子在《修身》说:“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礼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礼规定了身体,而是身体嵌入了礼中,礼亦嵌入了身体中。在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礼记·曲礼》中,关于身体动作表征的礼节十分多。如对待社会地位比自身高的人时或者正式场合时该做的跪、俯身、拜、拱手等动作,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礼记·曲礼》说:“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屦是鞋的意思;“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正立拱手”。除了肢体动作,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着不同社交场合的设定,例如视角。《礼记·曲礼》说:“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面对有地位的人要有相应的视线。

三、礼的社会建构与时间性

具身认知效应的机制是隐喻的、潜在的。礼同时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既有着客观可见的身体和行为维度,也有不可见的内在的心理维度。礼对古人的身心塑造,已无法得到明确的结果。在当代中国,礼依然存在着。

夏商两代重祭鬼神之礼,周礼与夏商两代的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周礼明确地将人文精神融入礼中。中国礼文化从祭天地鬼神的宗教性之礼向人文性的多元化系统之礼转变,被视为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礼在儒家看来是传统文化的实践性传承。在儒家身体力行的提倡之下,礼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礼最早只盛行于贵族中,也就是“礼不下大夫”。然而,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经儒家改造后的礼文化深入人心。在教育上,礼是古代教科书四书《诗》、《书》、《礼》、《乐》之一。在法律上,先秦之后礼的法制效应不断加强。儒家以孝为先,因此对居丧十分重视。先秦时期便有居丧法制,居丧的饮食细节在《仪礼·丧服》记载:“居倚庐,寝苫枕块,哭昼夜无时。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寝不说祬带。旣盧,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两汉时期,大统一的等级社会制度建立,居丧制度也开始成为强制性的规范,礼开始了法律性质的过渡。在唐代,居丧不满三年、居丧期间违反居丧制度的,例如丧内嫁娶、生子、作乐等均要受到处罚。《唐律疏议·名例律》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四、小结

中国古代具身认知观和西方具身认知观的现象学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是值得注意的,两者均是处于思想层面的理论框架,其中所蕴含的理论思维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会为初期的中国具身认知研究带来有效的指引。西方具身认知理论可为中国具身认知理论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同时中国具身认知理论可融合、吸收一些无文化差异性质的普世适用的西方具身认知研究结果。西方具身认知研究中关于身体运动知觉系统下的某个动作或某种身体状态对认知的影响已得到较为充足的研究证据,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具身认知实验研究是建立中国具身认知理论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礼文化为例子,除了从文化与思想蕴义层面梳理出其具身认知思想的理论研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的实证研究来一步一步验证礼文化的具身认知效应及其机制。例如可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礼的现代转换后再选取礼最有影响力的身体动作隐喻,以行为实验验证其效应的存在,再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索其大脑机制。

注释

①Wilson, A. D., and S. Golonka. “Embodied cognition Is Not What You Think It Is.”FrontiersinPsychology, 4(2013): 1-13.

②Barsalou, L. W., K. A. Barbey, K. W. Simmons, and A. Santos. “Religious Embodiment.”JournalofCognitionandCulture5, no. 1-2 (2005): 14-58.

③Ijzerman, H., and D. Cohen. “Grounding Cultural Syndromes: Body Comportment and Values in Honor and Dignity Cultures.”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 41(2011): 456-467.

④Cohen, D., and A.-Y. Leung. “The Hard Embodiment of Culture.”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 39(2009): 1278-1289.

⑤杨儒宾:《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第3页。

⑥邱衍文:《中国上古礼制考辩》,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⑦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第133页。

⑧黎晓丹,叶浩生:《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具身认知观》,《心理学报》2015年第5期。

⑨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8页。

⑩Landau, M., B. Meier, and L. Keefer. “A Metaphor-Enriched Social Cognition.”PsychologicalBulletin, 136(2010):1045-1067.

责任编辑曾新

Embodied Ritual:The Revelat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Approach of Chinese Embodied Cognition

Ye Haosheng1Li Xiaodan2

(1.Research Center for Psychology and Brain Scienc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2.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Ritu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no matter in the ancient China or modern China society. The role of body in Chinese ritual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r culture carrier, but also the manipulator.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reflect the ontology idea of body and has a construction of mixer of the “body-mind-world” system. The self-cultivation of practice of kernel which was constituted of ritual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dy and mind. Ritual is a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odel that make the conscience rooted in the body. At the same time, ritual constructed social ethics to civilize the body and mind of people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ritual of Confucianism was a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d body metaphors and spatial metaphors. It is a rule to tell people how to communicate and express with person of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Body metaphor of ritual contained particular action such as kneel, kowtow and bend to show respect to person of higher social status. Spatial metaphors of ritual included the position of every person of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in social setting. The embodied thought of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was a complexity theory which suffused strong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scholars need to study the ritual transi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o know the modern features of ritual. At the same time, real evidence of experiment combine western embodied cognitive studies would be necessary fo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approach of Chinese embodied cognition.

embodied cognition; ritual; conceptual metaphor; body space; society construction

2015-07-27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2013 年度重大资助项目(LLYJ1323)

猜你喜欢
隐喻身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