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操课如何做好保护与帮助

2016-09-13 06:30李奇挺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操策略

李奇挺

(浙江省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浙江 余姚 315400)



小学体操课如何做好保护与帮助

李奇挺

(浙江省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浙江 余姚 315400)

摘 要:保护与帮助是小学阶段体操课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不能随意安排,否则容易产生技术的负迁移或安全事故。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教学难点、环节侧重点等选择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且注重保护与帮助运用的策略,使其发挥最佳效果,同时应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将安全意识、友好品质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关键词:保护与帮助;体操;策略

投稿日期:2015-11-29

保护与帮助是体育课常用的教学手段,其目的是避免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帮助练习者获得正确的身体感知,消除心理压力,最终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保护与帮助可以在很多不同类型教材的教学中使用,本文从小学阶段体操课的角度思考,每项体操教材,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是不是都适合采用保护与帮助,采用了保护与帮助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保护与帮助的价值是不是只限于课堂技术教学。本文根据以上疑问探讨小学体操课如何更好地运用保护与帮助。

1 把握保护与帮助的方向,提高练习效果

保护与帮助虽是一个名称,其实可以细分为保护动作和帮助动作,教学中有时只要保护,有时候只要帮助,但也有的时候同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既需要保护也需要帮助,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保护与帮助,如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受伤,那么教师应明确什么练习可能会有危险,再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保护的方法,如肩肘倒立练习时,学生容易受伤的环节在举腿展髋时身体保持不稳,造成直体后滚翻或侧向倒体,使背部肌肉拉伤或腿部受伤,教师应教给学生帮助练习者维持身体平稳的方法,防止学生受伤。当学生形成肩肘倒立姿势时,主动或被动下来时方法错误,如身体笔直往下摔,造成脚部受伤,此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灵巧地放下身体的方法,如屈腿团身,使躯干、髋、腿滚动下落,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所以,既要教学生他人保护的方法也要教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样,帮助亦是如此,哪些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动作难点安排帮助,使帮助更具针对性,如在分解学习某个技术动作时,有些环节比较简单,学生能独立完成,而有些比较难,需要外力帮助其体会动作,则有必要安排帮助。

2 根据学生能力和教材特点,合理选择保护与帮助

教学中是否要安排保护与帮助,如果安排了能否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做出选择,如水平二的“跪跳起”,该技术由蹬腿、挺髋、展体、摆臂、收腿等一系列动作协调完成,如果安排同伴帮助,能否收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尝试在练习者起跳时,让帮助者轻提练习者的双手,试图给练习者一个向上的助力,这个方法在教师帮助时,学生可以成功跳起,但在同学帮助时却跳不起来,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帮助时所用的力度和用力的时机把握不准,如提双臂和起跳不一致。同时练习学生握着帮助者的双手,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手臂上,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减少了,造成腿部发力和动作协调性变得更差;后滚翻学习时,帮助者蹲在练习者侧面,一手托练习者后脑,一手推练习者臀部,同样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原因同样是帮助者把握不好帮助的时机,因为滚动的速度较快,而学生帮助的动作跟不上。如果练习的动作相对较慢或有一定的静止时间,帮助的难度则大大降低,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效果也就很能体现,如仰卧推起成桥、肩肘倒立等。

3 以技术学习的侧重点为方向,注意保护与帮助的针对性

各项教材在单元中各课时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每课时重点解决的技术环节也不尽相同,所以安排帮助的方向应根据课时教学中的重、难点展开,如肩肘倒立第1课时的重、难点在翻臀举腿和手叉腰的时机,所以该课保护与帮助可以放在保护学生平稳倒立,帮助学生成倒立姿势,两手撑腰等。而第2课时,帮助可以从提高倒立的质量上设计,如展髋是否充分,脚尖是否绷直等。另外,每个课时的技术教学一般都采用先学什么在学什么的过程,特别是第1课时新授,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技术侧重点,因此保护与帮助也应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做相应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如山羊分腿腾跃,学习“踏跳后两臂支撑提臀”动作,学生容易因手臂力量不足或肩关节超过支撑点造成支撑不稳,使身体向前冲出造成危险情况,保护者可站在山羊正面,在练习者跳起后支撑时用双手顶住其肩部,防止其身体前冲。当练习的重点放在越过山羊时,因初学者心理恐惧造成的手臂支撑无力,推手不及时等问题,帮助者可站在山羊侧面,练习者跳起后支撑的同时一手扶练习者的上臂,一手提练习者腰部,帮助练习者成功越过山羊。根据教学侧重点采取相应的帮助方法,使帮助更有层次性,最终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4 讲究运用的方法和策略,发挥保护与帮助实效

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要注意方法,不能为了保护与帮助而保护与帮助,并非做了保护与帮助,就能避免危险或提高质量了,如果方法不正确,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起副作用,更甚者造成练习者受伤。例如,仰卧推起成桥练习时,帮助者用力提拉练习者的腰部,练习者虽然在外力作用下做出了桥的形状,但全靠外力作用,练习者无法获得正确的挺髋感受,当助力撤掉时,练习者又打回了原形。帮助者正确的方法是轻提练习者的腰部,给他一点助力,让他找准用力的部位,最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动作;肩肘倒立时练习者做不出举腿动作,帮助者用力提拉踝关节,由于用力过大,练习者的肩颈都离开了垫子,当帮助者撤去助力时,练习者全身的重量都落在了颈部,容易造成颈部受伤。帮助者的站位和时机也是决定保护与帮助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帮助者的站位错误,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帮助动作,帮助的部位和用力方向会偏失。假如时机不当,也无法实现到应有的作用,如单挂膝摆动时,帮助练习者下压摆动腿,用力过早或过迟都不能使练习者连贯摆动。

5 培养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内心品质

各种保护与帮助动作的学习,不应单单从服务于本次课的目的出发,应注意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即使在课外学习时也能自我保护与帮助或保护与帮助他人,特别是在课外进行其他类似的练习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受伤,如山羊跳上成蹲撑接挺身跳下练习,有一个从高处往低处跳下时的屈膝缓冲动作,在学习这个动作时,教师应说明屈膝缓冲的方法、原因和目的,便于学生在懂得原理的情况下更加牢固的掌握技术,从而使学生建立从高处跳下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帮助主要是针对他人,通过帮助手段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体育技术,还能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提升他们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意识和品质。学生间的帮助,大部分情况是友好且努力想使同伴做好练习,但也不乏捣乱、恶作剧的学生,怀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帮助时,练习者不但不能很好地学习,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是否善意且正确地帮助,是教师需要潜移默化进行引导的重点,最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他们内心的优良品质。在教学生保护与帮助时,不但要教方法使他们学会,而且要讲原理让他们懂原因,还要将学生朝着向善、正能量的方向引导。

6 结 语

小学阶段体操课不能盲目地使用保护与帮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性,合理地选择保护与帮助;根据教材难点和教学侧重点,使保护与帮助更具针对性和层次性;讲究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使保护与帮助更具实效性;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提高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友善的良好品质,真正发挥保护与帮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朱淇,刘书奇.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保护与帮助[J].中国学校体育,2015 (8).

作者简介:李奇挺(1981~),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60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120-02

猜你喜欢
体操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