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研究

2016-09-20 04:06何维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技术北京市指标

何维达,付 瑶

(北京科技大学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研究

何维达,付瑶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可持续发展关系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通过熵值法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和2010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处于安全状态。另外,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产业安全度。因此,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础融资平台对于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高技术产业;产业安全度;熵值法;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提出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既迎合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需要,也是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抓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转化逐渐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比较重视。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召集科学家进行电子信息、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航天和激光七个领域的研究。1988年国务院实施了“火炬计划”,旨在鼓励和引导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2000—2012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年平均就业人数从390万人提高到1 269万人,主营业务收入从10 034亿元增加到102 284亿元[2]。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大量企业对外依存度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研究成果商品化的程度较低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产业安全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代表,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高技术产业的安全问题不仅事关自身,还关系到相关产业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3]。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世界少有的科技资源密集区域,凭借着特有的区域资源优势,北京高技术产业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市传统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节能环保和效率提升的需要。中国从规模上来看已经是高技术产业的大国,但是在研发效率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增加创新投入的同时并没有带来产出、效率的同比增加。目前北京市产业体系中有些关键领域、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还严重依赖国外,影响了北京市产业安全,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研究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发展现状,提升产业安全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的未来》,并且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有待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重点,并且成为了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之间矛盾的指导思想[5]。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15届理事会接受了WCED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对它们进行了补充与扩展[6]。此后的研究又陆续得出一些引申的观点,主要有: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的长久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7]。

苏睿先(2012)认为,存在社会、经济和环境这三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会影响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环境子系统中获取资源并排放污染物,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实际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经济子系统中的产业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国外较早进行了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研究。重商主义提出了贸易保护理论,提倡以关税等手段保护并发展国家制造业。古典经济学家斯密(Smith)认为,如果一国制造业在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贸然开放,势必受到外国产品的冲击,进而导致某些产业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后来李斯特(List)和汉密尔顿(Hamilton)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李斯特(1981)通过总结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认为,保护扶持本国的幼稚产业直至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下开放,才能真正地保护国家经济安全[8]。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等一系列政策,普雷维什(Prebish)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巴兰(Baran)提出经济剩余转移理论等。近代国外学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是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学派,于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的“钻石模型”成为后人研究的基础。另一条是围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展开的。哈威兰德(Haviland,1986)认为发达国家试图将落后的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附庸的同时,跨国公司也正忙于将这些国家的经济或者产业变成自己的产业附庸[9]。查奥(Chyau,2009)通过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对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全要素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引进FDI能够促进两地区经济的发展[10]。

中国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较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姜彦福等(2000)对产业安全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11]。李孟刚(2013)从产业组织安全、结构安全、布局安全和政策安全等方面进行产业经济学分析,阐述了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安全的评价方法[12]。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的来说,中国的产业安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经济安全论坛”提出的制造业安全评价模型体系,对制造业安全的基本状况以及制造业之外的诱发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另一种是由何维达(2003)提出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国内环境评价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何维达等(2013)从产业安全的含义、特征、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及产业安全评价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13]。

许多学者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了研究。刘强(2011)从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以及产业成长潜力等视角研究了跨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针对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的对策[14]。陈洪涛和潘素昆(2012)从溢出效应的角度出发分析了FDI对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DI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不大,对第二产业具有正向作用,对第三产业具有负向影响[15]。马述忠和吕淼(2012)选取了1997—2009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研究了农业引入FDI对国内就业以及国内投资造成的挤出效应[16]。姚战琪(2014)研究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排斥效应后,指出不容忽视服务业外商投资带来的安全风险[17]。

针对高技术产业安全的研究,岳良云(2007)通过借鉴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环境,构建了一套高新技术产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障产业安全的措施[18]。胡国强(2013)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阐述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安全现状,并提出了高技术产业的安全维护对策[19]。马有才和赵映超(2009)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特点,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要建立在技术预见的基础上;二是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三是要具备创新能力,保证高新技术产业不受国际因素控制。但是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几乎没有。关于北京市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北京交通大学成立了“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对北京市产业安全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大多数还是针对国家产业安全进行研究,从中观层面进行区域产业安全研究的文献鲜有涉猎[20-21]。

三、高技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指的是纳入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构成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完整性。

2.相关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与产业安全之间应该具有相关性,能够真实灵敏地反映产业安全现状。

3.可测性原则

首先,各个指标能够通过对经济现象的统计准确地计算出来;其次,选取的指标应该尽可能地与借鉴的统计资料在统计口径上保持一致;最后,指标还应保证在整体上是可测的,通过各项指标的计算能够获得产业安全度现状。

4.可控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还应该是能控制的。当产业安全度较低时,要保证能够通过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改变指标的数值,从而达到维护产业安全的目的。

(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了综合分析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度,根据系统性、数据可得性以及代表性等原则,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将高技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分为四类:产业国内环境评价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高技术产业安全度估算

根据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熵权法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利用数量分析更加客观地评价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安全现状。

(一)评价方法比较及熵权法理论基础

各个评价指标对于评价对象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许多,大体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客观赋权法包括变异系数法、熵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需要通过专家学者的打分进行综合计算,主观因素较强。而DEA方法虽然能够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但要求比较严苛,决策单元的数量需多于投入产出指标的3~5倍,而产业安全涉及面比较广,评价结果难免存在偏差。本文选取熵值法的主要原因在于权重的选择不依赖于专家的评定,减少了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能够全面考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作用。

熵权法是一种通过全面考虑各个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对指标进行赋权的方法。具体来说,熵权法是依据各个指标包含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权重的,如果评价指标包含的信息量大,则该指标的熵值就越小,权重越大;反之亦然。如果某评价指标的各个取值相等,说明该指标并不能向系统提供有用的信息,则该指标的权重为零。通过各个指标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确定熵值,从而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从而可以较为客观地得出评价结果。

(二)评价矩阵

假设共有m个评价指标,每一个指标有n种取值。n可以是来自n个专家对评价指标的打分,也可以是n个不同时期的指标观测值,亦可以是对n个不同对象的评价。则评价指标矩阵R可以表示为:

(1)

R即为产业安全评价综合矩阵,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R′:

(2)

归一化处理的标准为,对于正向指标,方法为:

(3)

如果是负向指标,方法为:

(4)

式中,maxrj和minrj分别为第j个指标取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基于熵理论的权重计算方法

在有m个评价指标,n种取值的评价矩阵中,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为:

(5)

根据李孟刚(2012)安全度划分,本文将产业安全度的划分区间为[0.85,1],[0.65,0.85],[0.45,0.65],[0.25,0.45],[0,0.25],分别对应的安全度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和很不安全。

(四)熵权法实证分析过程

根据原始数据,本文的正向指标包括:市场需求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劳动力素质、产值利润率、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集中度、劳动生产率、产业研发投入比和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

负向指标包括:资本成本、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外资市场控制率和外资技术控制率。各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二级指标原始数据

表2(续)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

按照正负向指标的处理原则,首先对二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见表3。

表3 二级指标归一化处理结果

表3 二级指标归一化处理结果

根据熵权法原理,首先得出信息熵,根据信息熵进一步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加权之后的指标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指标权重及各年度计算结果

据上述表格所示,能够计算得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2005—2013年安全度数值,结合李孟刚(2012)的安全度划分标准,进一步给出了各年份的安全度,如表5所示。

表5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度

从表5可以看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除了2008年及2010年,其余年份处在基本安全的状态,2013年达到了安全的状态。同时可以看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安全程度是不断提高的。2008年产业不安全的原因可能是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外资技术控制率指标能够看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很多核心领域受外资控制着,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了外资企业,同时也影响到北京高技术企业的效率,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从而导致了产业安全度的降低。同时,产业研发投入以及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值利润率为0.01,低于其他年份,说明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还有待提高,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通过历年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产业研发投入比、产业发展速度和产值利润率等指标的变化,是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安全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劳动力素质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说明近几年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科研人员比重也逐渐增加,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安全的提升。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外资控制强度仍然很高,并处在不断加强的状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熵值法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对外依存度四个方面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安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在2008年和2010年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安全;第二,作为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产业安全度。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外资控制强度仍然很高,并处在不断加强的状态。

为了使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安全存在的隐患,使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进而保证产业安全的根本动力,要将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努力解决高技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通过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着力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水平,促进产业安全度的提升。

第二,发挥政府作用,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政府要逐步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制度,促进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拓展投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投入来源。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资金是促进产业发展,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技术引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北京市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因此,构建基础融资平台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保证产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郑忠.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6(5):42-44.

[2]周悦.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计量模型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4.

[3]ZHANG R,SUN K,DELGADO M S,KUMBHAKAR S C.Productivity in China’s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regional heterogeneity and R& D[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2,79(1):127-141.

[4]方慧姝.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8.

[5]苏睿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产业安全评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10):89-94.

[6]高晓英.论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49-50.

[7]胡欣悦,刘金兰,王海林.价值学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Optimization of Capital Construction,2001,22(4):51-54..

[8]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HAVIVAND J W.Economic nationalism in the third worlcl[J].wheatsheal Books,1986,210(10):1902-1905.

[10]TUAN C,NG L F Y,ZHAO B.China’s post-economic reform growth:the role of FDI and productivity progres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20(3):280-293.

[11]姜彦福,雷家骕,曹宁.关于基于经济安全的信息安全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6-42.

[12]李孟刚.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何维达,梁智昊,张川.入世十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5):73-76.

[14]刘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86-93.

[15]陈洪涛,潘素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溢出效应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12(S1):300-303.

[16]马述忠,吕淼.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产业安全——基于国内投资与就业挤出效应视角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125-136.

[17]姚战琪.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排斥效应研究[J].全球化,2014(2):89-102.

[18]岳良运.高新技术产业安全评价及其维护对策[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7.

[19]胡国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3(1):40-42.

[20]马有才,赵映超.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特点[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301-303.

[21]徐长生,周志鹏.城市首位度对不同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的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4):70-74.

(责任编辑:宛恬伊)

Evaluation on Industry Safety of Beijing Hi-Tech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 Weida,FU Y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nature,environment,society,economy,technologiy.This paper construc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dustrial safety by entropy method,giving Beijing high-tech industry safet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in 2008 and 2010,Beijing high-tech industry is in an unsafe condition,but in other years is safe.Besides,higher investment in R&D invest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thus increasing industrial safety.Therefore,to establish a goo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enhanc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build the financing platform is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high-tech industry.

Beijing hi-tech industry;industry safety degree;entropy metho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5.011

2016-02-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疆周边国家经济安全机制比较和整合研究”(14ZDA088);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产业升级与产业安全研究”(14JGA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京津冀地区冶金工业实现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政策研究”(15YJA790020)

何维达(1960—),男,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瑶(1993—),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F062.9

A

1008-2700(2016)05-0098-09

猜你喜欢
高技术北京市指标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