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双轨”整合方略

2016-10-08 03:44江西泰和万合中心小学袁国斌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乌鸡方略要素

江西泰和万合中心小学 袁国斌

江西泰和县苑前中学 袁国晖

试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双轨”整合方略

江西泰和万合中心小学袁国斌

江西泰和县苑前中学袁国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生,是我国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从宏观上分,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独立形态和渗透形态的“双轨”类型,作为独立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而作为渗透状态的综合实践课程,则要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才更能彰显综合实践课程在促进其他学科质量提高的特殊功能。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双轨”整合方略。

A轨:要素整合的方略

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立状态的整体性,包括研究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要素的整合。其实施的整合方略主要有;

1.核心拖入式。综合实践活动指定内容的整合,可以以其中任意一要素为核心,拖带其他三个要素达到融合。例如我校某班在开展“泰和白凤乌鸡酒有限公司”的考察活动时,从同学们感兴趣的“白凤乌鸡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白凤乌鸡酒的销量如何?”“白凤乌鸡酒的品种有哪些?”“白凤乌鸡酒有限公司对我县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入手,先以研究性学习拖入思考,再带上学生去现场考察、实地调查,亲自体验,并通过信息了解,通过四要素的有机整合,圆满实现这一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整合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线索引入式。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为此,师生开发设计的活动就应涉及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我问题三个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线索引入式正是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自我)切入,充分挖掘活动中所蕴含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

当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的同时,他们也能认识自我,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极大的震撼。如我们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观察周围的环境,能发现身边有许多人,包括自己,都存在不知不觉破坏环境的现象;走上街头调查,则发现原认为人们不相信广告,可事实却是另一回事,还是有80%的人相信广告的;融入家乡万合,发现家乡有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母亲河印霞江、千年梅冈王氏古村庄、文天祥命名的华盖山、抗金名岭挂榜山,校内清代古址文昌宫等,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3.活动融入式。活动融入式的整合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多样的活动理念去设计活动方式,尽可能多地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模拟体验、实验活动等,正如卢梭所说:“我们应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去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才能达到要素之间的优化整合。例如当学生提出“虾是否有血”问题时要解剖虾,没虾怎么办?学生都各尽所能。一大早,学生们有的让家长买,有的亲自跑菜场购买几只,有的学生向养虾的专业户讨要,然后来到实验室进行解剖实验,最后得知虾的血是红的。

4.信息切入式。《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这样,以计算机及远程教育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B轨:学科整合的方略

新课程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空范围,另一方面更可以促进各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方略主要有:

1.重组提升式。是指各学科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综合、重组提升。如我校开展“献给未来家乡的雏鹰特别行动”综合实践活动时,既结合了社会学科来了解家乡的发展,又依靠了信息技术来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还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小记者采访活动调查,让学生用数学学科的数据进行统计,用艺术学科的眼光来对未来万合的新貌进行创新设计。总之,综合实践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能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并将各学科知识技能进行重组提升。

2.拓展加深式。是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综合实践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后,学生的兴趣更浓厚;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也更加深入。如在“奇思妙想”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中,学生根据地理、自然知识想象设计一套全球气候调节系统,使地球绿意盎然;学生根据自然中的光学知识制造一种教室视力保健调节器,使教室的亮度自动保持平衡;学生们根据无线电知识制作一种汽车“无声喇叭”,使喧嚣的城市变得安静多了。这样,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解除了机械记忆的桎梏,在科学理想境界中放飞思维,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到各学科领域。

3.打通进行式。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与学科打通进行。如数学课上,学了测量脉搏、身高、体重后,让学生邀请自然老师、校医共同研究它们与人生长的关系。学生们学习了课文《恐龙》后,“恐龙到底是怎样消失的?”“人类又是怎样知道各种恐龙的?”则又成了学生们自然课相通的“话题”。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有着新的教育理念及新的课程实施要求。笔者认为,只有实施上述要素整合及学科整合双轨运行,才能促进学生们自主创生、开拓潜能、发展个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限的天空中翱翔。

猜你喜欢
乌鸡方略要素
乌鸡的保健价值
乌鸡的养殖技巧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论用“势”的方略
也谈做人的要素
饮水添加硼不影响乌鸡骨骼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