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构建的内容配布及整体思考

2016-10-11 07:22孙喜和陈昌福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00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中学353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划教学内容动作

孙喜和陈昌福(.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00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中学,353)

单元构建的内容配布及整体思考

孙喜和1陈昌福2
(1.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21004;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中学,315113)

案例研析编者按:在日常进行教学计划设计时,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单元计划必不可少。它不仅是对学期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还为进一步的教材选择和教材加工提供了基础保证。为了更好地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落地生根,本期话题围绕“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合理性”展开讨论,广大体育教师以单元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为突破口,就如何依据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切实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个性、特点和技能基础,以及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运动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所选取的文章分别从制订单元计划的依据、构建要素、设计步骤、活动单元例举以及“差异性”单元构建的实施路径探寻等方面,针对如何制订更为合理的单元计划进行了剖析。希望以此为起点,展开体育教学单元构建的系列讨论,真正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帮助,欢迎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单元构建的系列研讨。

体育教学中的单元构建,属于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做法中最常见的是技术单元,即以一个项目为4~8课时来构建单元计划的,也有采用大单元计划的,即一个学期为单元来构建单元计划。尽管这种单元的构建非常简单易行,遵循了由简至繁、由易到难这样的原则,但从教学效果来看,结果却大不如人意。由此看来,值得怀疑的一点是,这种单元计划的构建,真的做到了由简至繁、由易到难了吗?回答是从教材排列的顺序来看,这种单元构建确实体现了教材的递进式排列方式,但是,单元计划制订时的“教材观”也恰恰制约和限制了单元计划制订的可能性。因为教材并不是单元构建的唯一要素,单元构建时要考虑的要素较多,如,学生的情况、教师的情况、教学资源情况、内容配置情况、学习的内在关联性等,都会影响到单元计划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此视点,按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基本分类方式,本文以George Graham等的观点为基准,对他们在小学1~4年级的单元构建及内容配布方面进行单元合理构建的探讨,以期提出单元计划的合理构建方法。也期望一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的能力情况、教学资源情况、内容配置情况、学习的内在关联性等方面制订出合理的单元计划。

一、运动要素的思考

单元计划是一个小的知识点的集合,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是有关动作、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体能、战术等相关内容的某个知识点的集合。那么,有关这样的集合需要怎样理解呢?美国的George Graham等的研究为我们把握这种运动属性提供了依据,他提出的运动要素构成圆盘图(见图1),也就是从运动者与人和物的关系、运动的影响(身体如何运动)和空间意识(身体运动到哪儿)来总体上把握运动是运动本身的关键点。这样的运动技术整体观,对我们重新审视和进行单元计划的内容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以箭头为基准,可以分为箭头内的动作名称和动作部分及箭头外的变化和概念部分。不管是按照箭头的哪个方向转动,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和认识。如果从静态状态对此图进行解读的话,认为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整体构思可具有如下的内容含义:“其一是最内层的分类,也就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其二是各种动作技能的内容性规定。如,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投掷、持球等。其三是动作技能的可能性变化,如果圆盘按照箭头的方向向左或者向右转动,运动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性的变化,如,位移性动作的跑步是单纯的位移动作,但是加上运球的话,这种位移性动作便转化为操作性动作技能。其四则是各种运动本身的内在关联性,表现为综合性,如,空间意识中的路径、方向等要素。最后是运动本身宏观要素的描述,如,身体、意识、关系等。”

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的这些特征反映了由动作的名称、构成开始,到这种动作的可能的各种变化和组合,再到运动的意识、行为变化的运动整体观,也就是从微观的动作到运动思维的整体显性化,避免了只见动作不见运动的狭隘动作观(或者说是避免了狭隘的运动技术动作教学观)的短见,为重新认识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教学提供了新的视点和开拓的可能性。

但是,当旋转这个运动构图,也就是从动态状态下对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进行解读时,又对运动形式这种无限变化的状态,又该如何应对呢?这恰恰是运动构图对于单元构建的魅力所在,我们如何选择一个出发点,又如何设立一个归结点,不仅仅是理解运动的本源所在,更是如何利用好它,形成运动技能的最佳思考点所在。这个点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发育水平和教师的个人知识水平(此点不具体展开)。

二、与发育水平相适应的内容选择

体育教学内容的决定有很多制约因素,如,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学生实际情况(如,发育情况;农村、城市等)、地域特征的差异性(南方、北方)及教师个人能力等都对内容选择有一定的制约。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到底该如何选择这些教学内容,打开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仔细分析一下,便可以得到启发。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运动概念的规定性来选择单元构成的内容的话,关于空间意识、运动、关系和身体这样的概念规定就是必须安排的内容。而与这些概念相关的内容变化,则在图1中的最外第二层次上(见表1)。

图1 运动要素构成图(George Graham等)

表1 1~4年级内容选择的概念规定

这样的内容规定,为进一步探讨具体的动作教学、技术教学、技能教学等提供了可能性。如,对“路径”概念进行教学时,一个4~5年级的学生在各类追逐游戏中,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路线(折线、曲线)和动作,来达到摆脱(逃)或追赶(追)对手的目的。这是因为他们在低年级已经学会了路径的概念,因此,在高年级时,他们就没有必要再学习这样的内容。相反,如,时间/速度、力量、流畅性这样的概念要在1~4年级中反复强调和加强,甚至在更高年级内,也要对其加强教学。如,快速跑、田径中的快速跑与足球、篮球学习中的快速跑有什么不同等,就需要反复强调,不断强化,才会使得教学内容具有连续性和体系性。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教学内容会在不同年级的单元计划中反复出现,但却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是变化性所致,也将呈现出难度增加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理解他对1~4年级的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的归纳了(见表2)。

表2 1~4年级动作、技术的选择

三、全年的计划落实及单元形成

单元计划应基于全年计划来制订。从学生们的身体发育水平和运动本身的规律选定在该年龄段所学内容后,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就应遵循这种规定性,进行具体的落实。但是,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一个内容到底需要安排在什么时间?应安排多少课时合适?都需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缜密思考来决定的。因此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在构建单元计划时,应该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来决定如何将一年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配布到各个单元,并决定单元的大小和课时。表3是George Graham等根据学年计划所做的单元课时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做了这样的单元课时规定,但是如何安排每个内容却没有定式,需要教师反复尝试和不断总结经验,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才可能对单元进行合理预测,提高精准度。并且,这样的经验更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单元的顺序,解释各类运动之间的联系。

表3 2年级、4年级一周2次课的单元课时数

健身/养生理念 7 10体育比赛或其它活动 5 5一年总课时 72 72

如果已经完成了这样的单元序列构建的话,根据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单元计划进行重新排列和调整,如何有效地进行单元调整就是单元计划制订时的一种更高要求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投掷与接球单元为6课时)不要集中安排在连续的六次课上完成,而是要分为2个阶段甚至3个阶段来完成这样的单元计划比较好,也就是说这样的6次课可以分别安排在十月、次年三月和次年六月,每个月中的其中一个星期安排此内容。这样不但符合心理学的记忆规律,形成身体记忆,同时,从体育的特征上来说,也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全面提高。

最后,还是要提示一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课程的设计指南,而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一个单元计划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由此,要对学生的运动学习进行很好地预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相对合理地完成这样的单元计划。如果对某项运动技能教学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不要轻易变动,只做微调是推荐的做法。如果连续几节课的教学证明单元设定没有效果时,则必须改变单元计划,调整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计划教学内容动作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下一个动作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