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安化县生态文明建设

2016-10-14 10:07李佳临
城市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安化县生态建设

肖 雁,李佳临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安化县生态文明建设

肖雁1,李佳临2

(1.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2. 长沙雅礼中学,长沙 410000)

安化县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化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保护缺乏统一协调、生态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生态保护区内村民生活质量低等困境。安化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大力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扶贫、积极引导生态移民、加快推进县城“创森”“创卫”、严格保护城乡水环境以及大力整治城乡工业污染等七大措施。

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化县;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

安化县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我国已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本阶段主要呈现三大特征:降速、转型、多元,[1]对安化县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县域各乡镇村庄布局规划,对安化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究,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中,这也契合了新时期、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一、安化县概况

(一)地理区位

安化县位于资水中游,益阳西部,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县域总人口108万,总面积4 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第三大县、中国“黑茶之都”,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扶贫片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然生态

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华东过渡地带。境内森林广袤,水域广阔,植被丰茂,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是湖南省乃至华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和物种基因保存库,生态区位非常突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13年经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定位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

现主要包括4大生态功能区,分别为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水库水源涵养林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土保持林区、资水两岸水源涵养林区,总面积约为4 940平方公里,几乎涵盖全境。

图1 GDP历年变化情况

图2 人均GDP历年变化情况

(三)社会经济

安化县2009年以来,GDP持续稳步增长,2013年GDP达到147亿元,为2009年的1.95倍。人均GDP与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但较国家、湖南人均GDP差距较大。

图3 人均GDP对比图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

(一)生态保护缺乏统一协调

安化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丰富,拥有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各国家公园、保护区相对独立,生态保护情况各不相同,缺乏对各国家公园、保护区统筹协调保护。

(二)生态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安化县境内拥有多个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矿产、森林、水资源丰富,但缺乏对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未能对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生态种植产业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利用,形成高效生态产业链。

(三)生态保护区内村民生活水平低

各级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区,都为禁止开发建设区域,且大多为山地,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基础实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居住在该区域的村民,往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基础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导致村民生活水平较其他地区偏低。

三、生态文明建设七大举措

(一)大力加强生态保护

1. 建设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建设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与生态安全保护重点示范区,加快建设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保护性开发,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雪峰湖地质公园、九龙池、中国梅山文化园、蚩尤故里、茶马古道景区、辰山等自然和人文景区的保护,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防止各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表1)。

表1 重要生态功能区

2. 林地保护

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按照《森林法》严格履行使用林地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核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林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认真做好退耕还林与植树造林工作,凡25°C以上陡坡的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坚持林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最佳综合效益,实行林地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结合,加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红岩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公益林建设,严禁乱伐公益林,以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相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3. 水资源保护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以资江流域为重点,加强柳溪、湘溪、沂溪、麻溪、洋溪等支流的治理,开展生态清洁资江流域综合治理,消除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加强资江流域水产养殖的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养殖、改变养鱼观念,大力发展“保水渔业”,做到“以鱼治水”或“以鱼养水”。加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保护湿地资源,充分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净化与调蓄水资源。

4. 耕地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坚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5. 矿产资源保护

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有偿、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制定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规章制度,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矿山“三废”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实现尾矿、矸石及矿坑排水资源化;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确保工矿企业周围居民生活安定,促进工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严格保护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环境中具有生存能力的种群,保护与建设风景名胜资源、森林公园、湿地、基本农田和生态园区,构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安化县内外生态系统,保护乡土生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对三尖杉、檀梨、金钱松、银杉、红豆杉、珙桐、云山白兰、银杏树、竹柏、楠木、香果树、厚朴、鹅掌楸、大鲵、云豹、金钱豹、穿山甲、果子狸、黄腹角推、虎纹蛙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就地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图4 国家公园构建

(二)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1.“国家公园”建设

以保护自然生态本底为基础,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重点,以构建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巩固已有生态公益林成果,大力推进“国家公园”、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廊道等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将安化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对安化县内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雪峰湖国家级地质公园、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茶马古道风景区等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的原生态地段,进行整合,统一保护与建设,整体宣传,建设安化“雪峰湖国家公园”。

2. 退耕还林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行以地养林。改变原有林业生产模式,合理利用林地,实施林下种植和养殖,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将林业生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灵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带动退耕还林工程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生态与民生的最佳结合和最大效益。在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到2020年新增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将重点布局在环柘溪水库周边、资江两岸、重点公路沿线以及生态脆弱区,促进生态改善,重点发展茶叶、油茶和珍稀树种,形成具有安化特色的林业产业,妥善解决退耕还林补助到期后生态与生存之间的矛盾。

3. 公益林建设

安化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湖南省林业十强县、湖南省公益林面积最大的县。规划实施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助占到总面积的50%以上,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管护,主要分布在资水两岸、国家级六步溪自然保护区、柘溪水库、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二广高速公路及国省干道两旁、旅游风景区、城乡周围的林地。同时加大对公益林建设的投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确保补偿资金100%发放到位。

4. 生态廊道建设

(1)河流滨水生态带

规划沿柘溪水库、资水控制防洪堤外各50米或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林地,作为河流缓冲区。规划对沿资江“百里画廊”的定期管护与整治,维护“百里画廊”的自然生态环境。

(2)溪流生态廊道

规划湘水、沂溪河、涛溪、麻溪、壤溪河、泥溪河6条溪流生态廊道。沿溪流控制防洪堤外各10-30米或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林地与草地,作为溪流缓冲区,充分发挥湿地功能。

(3)交通干道生态廊道

规划沿高速公路、铁路建设防护林带,每侧控制50米以上;一、二级公路每侧控制范围30-50米建设防护林带。采用隧洞、涵洞等多种生态廊道方式,保障生物自由迁徙。

5. 石漠化治理

继续实施岩溶镇(乡)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大清塘镇、仙溪镇、大福镇、马路镇、乐安镇、梅城镇、奎溪镇、南金乡、东坪镇等重点镇(乡)4万公顷岩溶区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逐步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功能。

(三)扎实推进生态扶贫

生态移民坚持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相互协调的原则。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结合武陵山区扶贫攻坚工程以及生态综合治理和保育项目,挖掘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性就业岗位,为当地贫困劳动力提供生态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对于位于农林业生产条件较好或区位条件较好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地区因文化、教育等差异难以移出的贫困人口实施原地生态扶贫开发,为生态保护区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 整村推进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分期分批实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针对安化县130个行政村,开展三年下基层的建设扶贫,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工作。

2. 以工代赈

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有效改善贫困地区耕地质量,稳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乡村(组)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3. 产业扶贫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四)积极引导生态移民

以水源涵养林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沙及荒漠化威胁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重要生态功能地域等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范围和补助力度。积极发挥安化县自身优势,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移民搬迁相结合,对生态移民进行集中安置。

协调各部门统筹管理生态移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保证移民安置地基本住房用地和农耕用地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生态移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凡是人均收入低于本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生态移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针对不同年龄生态移民,提供相应社会福利服务。

坚持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

(五)加快推进县城“创森”、“创卫”

加快推进安化县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着力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城镇的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扩能改造升级。建设县城(二期)、梅城等污水处理厂和梅城镇、长塘镇、烟溪镇、羊角镇等镇(乡)垃圾处理场。强化县级医院集中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镇(乡)卫生院配置医疗垃圾储存运输装置。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六)严格保护城乡水环境

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东坪镇、江南镇、大福镇、梅城镇、马路镇、烟溪镇等自来水厂14处生活用水取水口保护,实施红岩水库、廖家坪水库、大丰山水库等9处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做好潺溪、麻溪、探溪、烟溪、唐溪等5处小流域生态修复,加强资江流域支流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大型湖泊柘溪库区流域水环境治理。

(七)大力整治城乡工业污染

加大重点污染行业治理整顿力度,关闭限期排污不达标企业。强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工矿企业“三废”和重金属治理,实施工业园区、青山硫铁矿、渣滓溪锑矿、湘安钨业、奎溪锑业、鑫丰矿业、符竹溪金矿、同心锑业以及湘江流域涟水上游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区域的废水、废气、废渣综合治理。

安化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强化“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发展战略,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后发制人、弯道超车,始终遵循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生态扶贫与生态移民并行、城乡环境整治与提升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有效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 陈鹏.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 城市规划, 2015(11): 9-15.

[2] 沈清基.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1): 29-36.

[3] 白杨, 黄宇驰, 王敏.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20): 6295-6304.

[4] 黄亚平, 林小如. 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 城市规划, 2013(7): 17-22.

[5] 于力.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和理论探索[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1): 19-26.

[6] 李迅.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 城市规划, 2014(增刊2): 77-83.

(责任编校:彭 萍)

Ecologic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nhua County Under New-type Urbanization

XAO Yan1, LI Jialin2

(1.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2. Changsha Yali Middle School,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nhua County belongs to the key ecologic function area. The authors made deep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ecologic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istence. They pointed out that the weak points of ecology protection which lacks of unification co-ordination; the ecologic resources lack of unified and effective use, the low living standard of villagers in the ecologic protection area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way of ecologic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protect the ecology, to help the poverty people in the ecologic area, to lead the ecologic transferring the poor farmers from the poverty area. It is to strengthen the county town with the forest construction and sanitation. It is to prevent th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y.

key ecologic function area; Anhua County; ecologic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

Q 988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1.004

2096-059X(2016)01–0019–05

20150-11-28

肖雁(1987-),男,湖南湘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李佳临(1998-),女,湖南长沙人,长沙雅礼中学学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安化县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露珠计划”专栏
荷塘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唐宋时期安化峡、安化县及安化镇位置考辨——兼谈秦汉时期的鸡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