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渡法

2016-10-20 16:28王雅菊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王雅菊

【摘 要】 教学过渡法是指在讲不同板块或同一板块的不同部分时,教师所采用的过渡语句或者过渡教学方式。良好的教学过渡法既可以起到有效的衔接作用,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进行下一部分的讲解,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法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过渡句,如“这是课文第一段所体现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课文的第二段”、“在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等等。这些虽然也是过渡性语句,但是整堂课下来会让人觉得课堂内容断断续续、生硬发涩,缺乏教学过渡的艺术性。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过渡法既可使教学过程体现的清晰明了,又可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环环相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巧妙地运用教学过渡法既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些实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法。

一、悬念式过渡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悬念式过渡法就是指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发展及开拓学生的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行主动思考学习,并与教师的教学思维达到同步,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

例如,在讲《五彩池》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全文,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说“想必大家通过阅读本文都已经初步了解到了四川省藏龙山上五彩池的奇异之处,可你们是否也感觉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样很有很多奇异之处呢?”这一问,为学生设置了悬念,将会使学生具有一种疑惑感,从而回想、查看刚才阅读的内容,并进一步深度研究文章。

再如,教师将《小猫钓鱼》一课前可这样样悬念:同学们,大家钓过鱼吗?这时学生会如实回答。教师再问:你们钓鱼的时候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吗?这时学生开始纷纷议论,并对钓鱼这件事情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大家兴致勃勃之时,教师可说:下面,我们来共同看一看小猫是如何钓鱼的,它钓鱼时候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吧!这样,学生便会认真地阅读《小猫钓鱼》这一课。

二、串联式过渡法

串联式过渡法是指通过多种具有艺术情趣的问题创设,把教学内容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而实现完美的课堂教学内容转换和无缝的课题整体结构安排的综合性过渡教学法。这些串联式的语言可以将学生由一个兴趣峰值点安然地带到另一个兴趣峰值点,使学生整堂课都兴致勃勃地度过,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的3至5自然段,并思考如下问题:

1.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每一次的结果如何?

2.为什么那些小动物不能借给小壁虎自己的尾巴?

3.小壁虎向别人借尾巴的时候态度怎么样,有没有礼貌?

4.小组内自己分工,有感情的朗读小壁虎与其他小动物们的对话,比赛那组读得好。

5.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中,除去有礼貌还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6.小壁虎向老牛伯伯、小鱼姐姐、燕子阿姨等借尾巴都没有借到,你们能替它想想办法吗?如果它继续去借尾巴,你们认为他会去向谁借呢?能借到么?

(二)阅读文章第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壁虎在回到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它特别的高兴呢?

2.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第7自然段,谁认为自己读得好,想试一试?

3.如果小壁虎高兴地回去将好消息告诉老牛伯伯、小鱼姐姐和燕子阿姨,他们会怎么说?

三、迁移性过渡法

迁移性过渡法是指运用语言材料间的内部和外部联系,通过对比、联想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起到不同知识点或内容间紧密衔接作用的教学过渡法。

如《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如下的这一段过渡语“同学们,这是一份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回的情意啊!如果你是那名被大娘救出的伤员,或是那位被金花妈妈以生命换回的老王,或者是吃过大嫂亲自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那么,在这里别的时刻,你又会对这些朝鲜的乡亲们说些什么呢?”由此运用迁移性情感体验法深化题意,引出后面的文章内容。

四、提示性过渡法

提示性过渡法就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提示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揭示文章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得教学的不同环节自然相连、上下贯通的教学过渡法。

例如,教师在讲《田忌赛马》时,可以做出如下的问题设置:如果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进行了赛马顺序的调整,但是第二、三局的比赛之后,田忌依然失败了,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思路,并变更自己的思路,通过结果反推原因。经过学生的努力思考,他们会总结出这样几点可能的原因:(1)田忌的上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中等马跑得快;(2)在齐威王赢了第一局比赛之后,他发现了端倪,临时改变了自己的比赛方案,用自己的下等马与田忌的上等马进行比赛,之后用自己的中等马对抗田忌的中等马,这样齐威王又赢了一局,取得最终的胜利。

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难道孙膑就没有想到第2种可能么?孙膑的胜利是偶然的么?”这时,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就会想到:孙膑已经确定齐威王不会采取第2种方式进行比赛,因为齐威王太过于自信,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可以十分简单地赢得这场比赛。这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你们从哪里能看出齐威王骄傲自大?”这样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走进文章中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教学过渡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熟练并巧妙的掌握有效的教学过渡法,既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苏殿荣.教学过度方法之浅见[J].吉林教育.2012(7):12-15

[2]付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2(3):45-4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