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教育的作用

2016-10-21 06:08谭欣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舞蹈教育幼儿教育

谭欣宜

摘 要:近年来幼儿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与认可,各种幼儿舞蹈培训机构涌现在当今社会中,舞蹈比赛、舞蹈考级、舞蹈演出等活动已成为了幼儿们必不可少的舞台实践享受。与此同时,家长们也津津乐道地感受孩子们在舞蹈海洋中的乐趣。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家长的“督促”过程、幼儿的“学习”过程、舞蹈的“实践”过程四方面出发来谈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226-02

舞蹈教育以特有的组织形式和规范的方法训练舞蹈人才,传授舞蹈技艺,促进舞蹈普及与流传于繁荣发展的活动。根据不同方向和不同目的,一般可分专业舞蹈教育和非专业舞蹈教育两种类型。专业舞蹈教育以培养少数学生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所需的高精尖的人才,非专业舞蹈教育以广大舞蹈爱好者为对象,以普及舞蹈文化、开展自娱性舞蹈活动为目的。内容包括舞蹈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舞蹈即被作为从幼儿到青少年及成年人的普通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对心理的影响更不可忽视,集体舞蹈是振奋精神,陶冶性情,进行感情交流,增强团结友爱和社会凝聚力的有益活动……。①

一、教师“教学”过程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引导作用

舞蹈教师在孩子们学习舞蹈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能给予孩子美的教育,对其身心和精神文明有益,并被人们称为“美的天使”。②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舞蹈的幼儿(3—5岁),大多数是以“好玩”为前提,觉得跳舞是个很有趣的活动。家长们认为舞蹈能够使孩子们身姿挺拔、开发自身的能动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让她们从舞蹈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快乐,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于起跑线上。初次进入舞蹈课堂的幼儿们,大多属于随意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思维记忆能力较弱、自主性、能动性不强、动作不协调等。

在幼儿学舞蹈初级阶段,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她们不仅要充分地把握好幼儿舞蹈教育目的,即让孩子们能够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提升孩子们对舞蹈音乐和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孩子们身体的协调性;增进孩子们的自信心。而且舞蹈教师自身也需拥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在舞蹈的学习中不受误导。很多业余培训学校的舞蹈教师偏重于对孩子们基本功的训练,她们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制定合理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跟随自己性子走,想教什么动作就示范什么动作;有的教师则对幼儿孩子们进行成人化基本功、技术技巧训练;然而,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舞蹈教育不仅增强不了她们对舞蹈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大孩子们对舞蹈的畏惧、随意性心理,并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因此,舞蹈教师要制定一套适合初级幼儿学习舞蹈教学计划与方案,如:一个半小时的课时如何分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分析(每个舞蹈动作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益处);自己所选用的什么教材等等,都应详细、具体。并且,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都需要配有音乐来引导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并且还能够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在第一节课教学过程中(前45分钟),以热身运动为主,教师们可以通过游戏式的授课方法来带动幼儿们的快乐点,这样能使得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参与的游戏情境中来。一方面提升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感,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们对舞蹈的初级认识,并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在第二节课教学过程中(后45分钟),以小舞蹈为主,教师们可以通过比赛式的授课方法来带动幼儿们的学习意识,在每个小舞蹈学习完毕时,通过两个人或多人一组的形式来进行互相比赛,其余的小朋友坐在前面观看并指出哪一位小朋友跳得比较好,这种方式能够推动孩子们对学习舞蹈的能动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她们胆小、腼腆的心理。孩子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在大课堂学习中,人多热闹、相互竞争、比赛,更容易激发兴趣。

二、家长“督促”过程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辅助作用

家长对孩子学习舞蹈的督促作用也很关键,学习舞蹈并不是件容易事情,它既要培养孩子们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又要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把握能力,舞蹈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若要让孩子们协调好这几方面,实属不易。因此,家长们要多多鼓励和表扬自己的孩子,不要因其他孩子学舞蹈的进度和程度来强求自己孩子与其一致,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心理上有一定的负担感,而且也会使得她们丢失对舞蹈学习的自信心及快乐感。家长们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一时跟不上步伐而产生放弃学习舞蹈的想法,认为自己孩子不适合学舞蹈等等,学习舞蹈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不要过于关注孩子们学舞的结果和程度,应多注重幼儿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即愉悦身心的过程。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活泼的舞蹈中,加速了体内器官的活动力,加大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吸收,幼儿们性格也会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作为幼儿舞蹈教育,不仅关系到师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关系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督促力度。例如:在曾有一名已有两年舞蹈学习经历的学生,身体姿态僵硬刻板、动作不协调,看起来像是从来没有进行过舞蹈教育的孩子,其家长很不解:“为什么都是学习了两年舞蹈的孩子所产生的差距那么大”;“是不是我孩子不适合学习舞蹈,是不是她根本就没有舞蹈的天赋呢?”;“是不是孩子学习舞蹈的程度与授课老师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呢?”;“我孩子要有多久才能跟上班里的进度呢?”等。而幼儿舞蹈教育并没有规定孩子要学到什么程度,也没有规定哪个孩子适合学习舞蹈、哪些孩子不適合,更没有指出幼儿们对舞蹈感知的天赋有多强。做任何一件事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贵在坚持,重在参与,不要去强求一个特定的结果。并且,家长们要注意到,学习舞蹈的责任不完全是在于教师的把握、孩子的吸收,而有一大部分责任还在于家长的辅助。一般社会型业余舞蹈培训学校一周只开课1-2次课程,每次课程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家长的辅助练习,家长每天需抽出5—15分钟来进行练习,有利于孩子们身体的发育。

三、孩子“学习”过程对幼儿舞蹈教育的主动作用

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③学舞中级阶段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对舞蹈有兴趣的基础上,才学舞蹈。但每个孩子都不同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智力机制等因素的不同,因而会产生,学习进度的差距性。由于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遇到新的舞蹈知识,又加上一些其他的外在因素,使得她们产生了一定偏离,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式。笔者其分为两种方式进行阐述:

第一种属具有较强主动性: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新舞蹈时,受到过老师表扬的孩子,她们在学舞蹈的需求意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并会希望老师能够将全部的目光聚焦在她们身上,因此她们会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老师的身上。为了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家长的赞扬,从而形成了目标指向意念,即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激励一个人去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孩子们在课后时间,会主动地向父母提出练习舞蹈的要求或自主地进行舞蹈练习。这种心理状态是由它的生理需求或社会需求引起的。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期,老师与家长的评价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人们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期望的影响,教师的这种期望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④

第二种属焦虑型压力型:处在同龄阶段的孩子们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氛围、父母教育等等因素的不同,从而显示出孩子们之间所产生出很大的个性差异。但当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很多教师、家长会对自己还有的学习状况产生焦虑性心理,缺乏耐心、不时训斥,并且强制地让孩子们练习舞蹈。在这种压抑、紧绷的环境氛围下,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心中会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害怕学舞蹈,有的甚至是一听要去上舞蹈课就哭闹,迟迟不肯进入舞蹈课堂。并且,害怕在课外时间父母对她们的监督,更害怕看到舞蹈教师。从而形成了一种被动状态,不再主动去学习舞蹈,缺乏自信心,厌恶家长、老师。

四、舞蹈“实践”过程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表现作用

舞蹈实践是由舞蹈考级与舞蹈比赛或舞台表演活动所组成。在现代社会中幼儿舞蹈考级已逐渐成为社会所认同的舞蹈成绩单,它代表了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几年里所学到舞蹈知识的证明,也代表了孩子们在课堂中所收获的舞蹈成果单。事实上,舞蹈考级的确是能够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知识,因为幼儿们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族舞,每一个小舞蹈组合都有规范化的动作姿态、身体韵律,使幼儿们身体上的每块肌肉、每一关节、每条韧带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达到强健的体格、灵活的肢体、优美的姿态。孩子们参加每一次考级后,既是一次进步,也是一次跨越。面对陌生的考官,展现出自己可爱灵动的姿态,不仅能够一步步地去克服她们羞怯的心理,而且还能通过考级来增强孩子们身体的耐力。

舞蹈比赛或舞台表演也是幼儿们必不可缺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它能提升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同时,也能通过舞蹈比赛或表演来达到孩子们在台上舞动时收放自如,提高幼儿们的表演情绪,增强孩子们的舞台表演欲望。通过集体性的舞蹈表演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舞蹈、热爱舞蹈。在舞蹈的海洋中收获童年里无限地快乐。同时,每一次舞蹈考级或舞蹈表演都能够拉近孩子、家长、教师心与心地距离。家长们在台下看到自己孩子们在舞台上舞蹈着,会感受到一种自豪感。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给台下的父母观赏,会感受到一种快乐感。教师在台旁指导,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因此,舞蹈实践是十分有必要开展并且还需要经常开展的一种艺术形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教育作为一种幼儿成长期学前辅助性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幼儿们能够通过舞蹈感受集体的快乐、发现美的事物、提升音乐修养、增强身心健康、开启丰富地想象力、优化个性品质、形成坚强毅力等。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及孩子们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知识互动。

注释:

①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冯双白.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555.

②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58.

③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5.

④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0.

参考文献:

[1]呂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舞蹈教育幼儿教育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