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6-10-21 10:48李方菊杨天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李方菊 杨天旺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的提出也指明了,教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能力、动手能力以外,还要把学生的表达能力当成基本功来训练。

关键词:语文 重视 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的提出也指明了,教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能力、动手能力以外,还要把学生的表达能力当成基本功来训练。在一线工作的过的教师,往往会发现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候他们哑口无言,如若要他们在作业本上完成某个练习,却能页面整洁、字迹工整的完成。同样的一道题,为什么学生写的出来却说不出来,其中不乏有胆怯、羞于开口的因素。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沉默,并不是学生虚心的表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授课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结果。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的表达也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当我们走进大商场,可能并没有购物的欲望,却因为一名推销者天花乱坠的言辞,而买回一堆被夸大了功效的产品。这里,我想凸显的便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一看见那些口才特别好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推销者,其实有活泛的思维能力,能够流利的与人交谈一个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才对,不是有人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吗?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当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古朗说:“胆小内向的人被要求在公共场合说话,不仅仅是心理上受威胁,精神与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时候,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特提出以下思考,与重视课堂表达能力的教师一起研讨。

一、学生回答问题时候条理不清、颠三倒四是有原因的

我们经常会听见有老师抱怨,自己班上的孩子不肯举手发言,被点了名的学生站起来后要么声音细小的几乎听不见,要么说话条理不清颠三倒四,要么是干脆把嘴巴闭的紧紧的不说话吧。这时候,我们可能都忽略了学生的心里特点,老师的问题一出来,就希望学生能够准确而流利的回答,那学生都是神童了,还要学什么。就算是教师自己,如果没有提前备课,乍然遇见问题也会措手不及的吧。学习没有急功近利,作为教师就该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而不是粗暴的制止。下面我说两个案例:

其一,要求学生用“虽然……可是……”说句子,学生A被点名后,一声不吭,学生B站起来后说“虽然我长的矮,可是我跑步很快。”,这一下,班上就炸开了锅,下面的同学都开始议论,你哪里跑的快了,还没我快。学生B说出这样的句子本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就在于他夸大了事实,引发了学生的不满。老师没有做过多解释,只粗暴的制止了起哄的学生,接着开始讲授新课。

其二,要求学生用“不仅……而且……”说句子,学生C说出来的句子是“我们班的刘云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很懒。”这一来,全班同学都把脸朝向刘云,露出了鄙夷的神态。而刘云同学只好把脸埋在了桌位上。教师注意到这个情况后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站在讲台前说,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能够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就是好孩子。并要求学生一起用刘云的优点来写个句子,最后这个叫刘云的学生也自己用自己的优点写了个句子出来。“放学回家,我不仅要帮爸爸做饭,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你看,多好的孩子呀,差点就因为学习上的差和懒而抬不起头来,以后的课堂他还敢发言吗?

同样是在说句子,两个教师的处理方法却不一样,熟好熟劣,明眼人自然明白。

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并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无论做任何事,急于求成都不会有好结果,培养学生更是亦然。俗话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意思,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将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也应该制定出严格的计划,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1.因势利导,严格要求

虽然说严师出高徒,但一味的严格也会令学生感到畏惧。因此,教师有点要在课堂上把握好一个度,再学生认可的条件下再做要求。比如,叫A学生回答问题时,她的生意细如蚊吟,只有同桌B能听见的时候,我就叫B重复一次刚才的答案,然后大力表扬B。再在全班说明,本来答案是A想出来的,可是因为她害怕,不敢说,结果才把这个接受表扬的机会让给了同桌。使得A心生遗憾,再对学生提出说话的要求,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用词恰当、句子完整等,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方結合,重视结果

要令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进步,但考鼓励还不够,也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比如,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尽量大声,只有打开嗓门说出来,学生的胆量才会变大;还有就是安排学生在学生面前背课文,学生对教师有种天生的畏惧感,有些不敢在教师面前做的事,在学生面前却能做的很好,让学生之间相互背书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可以养成敢在人前大声说话的习惯;还有就是经常用口头复述、口头造句、口头连词成段、口头作文等方式,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考核,鼓励胆子大的学生帮助胆子小的学生练习说话能力。最后,老师再通过检查,发小红旗的方式,引导学生敢说、想说、爱说、会说,形成正确的表达习惯。

3.增长见识,亲自示范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多看书,多实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或有趣的事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自己也要注重内外兼修,用丰富、动听、优美的语言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总之,语文教师只要做个工作中的有心人,多启发、多引导学生,一定能培养好学生的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