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6-10-21 00:39李丹孙洪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李丹 孙洪日

摘 要: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最好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合理强化,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之所以无法实现理想目标,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学相对枯燥,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所以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就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以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兴趣,才能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身份,进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进而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摆脱课本的束缚,对自身思维潜力进行充分挖掘。

例如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比较长短”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要求学生随便拿出自己的一只铅笔与同桌的或者身边其他同学的铅笔进行比较,看哪一个更短。也可以要求学生对比手掌、胳膊等长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一般具有复杂、抽象的特征,逻辑性相对较强,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却尚未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不足,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对数学知识点形成系统形象的认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所学内容选取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在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亲近感,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精神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对“线段”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尝试挖掘学生生活中涉及到的相关教学素材,并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数学教学提供相应的辅助。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较为常见的牙膏盒、药盒或者吸管、铅笔、铁丝等物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中哪些物品可以称之为直的物品,然后结合具体的事物,引入线段的概念。这样,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能够得到充分激发,并且在生活中相关实物演示活动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形象的认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三、开展课堂教学小游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摆脱爱玩的天性,因此在对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借助游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游戏教学法也是较为重要的手段,教师结合教学需求合理设置教学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內容设置游戏活动,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以培养。

如在对“认识物体和图形”知识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瞎子猜物”游戏活动,即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学道具放置到一个标准的储物箱子中,然后让学生伸手摸各种图形和物体,并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在游戏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可见,数学教学游戏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数学教学现状,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形成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内化处理,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我国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以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有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兴趣激发为教学改革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建.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2):72.

[2] 杨菊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0):210-210.

[3] 黄浩.浅谈如何利用课外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速读(下旬),2015(10):162-163.

[4] 杨桂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东方文化周刊,2014(10):246-246.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