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的作用

2016-10-21 00:39马利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整合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马利红

摘 要:小学生具有好奇、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在其旺盛好奇心的作用下,会主动探索其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学工作者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同时,还应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美术课堂活动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整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够促使其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进而在美的意境中陶冶情操。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多数美术教学工作者都开始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艺术创作积极性,使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整合的作用

1.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扩展学生的视野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整合使得教学工作者能够借助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绘画视频和影像等为学生演示绘画技巧,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观察技巧,使其不再拘泥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让他们能够领悟到更多美术技能。同时,教学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查找一些美术课程的相关资料,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

2.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播放绘画相关视频和影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绘画理论课程教学中。与此同时,绘画教学工作者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明确绘画艺术的内涵,进而强化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可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为其学好绘画理论相关知识提供重要前提。

3.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轻松、活泼、富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让其对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美术作品形成更加充分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绘画文化内涵研究探索的能力,还在提升其学习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艺术思维得到充分培养。

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措施

1.教学工作者在绘画理论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主导优势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教学工作者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绘画文化背景等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绘画相关的民俗文化、作品以及技巧等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这种绘画的艺术风格和蕴含的人文内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具体来说,在《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教学中,教学工作者首先让学生欣赏关于野生动物的影像和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对所看的视频和影像说说自己的看法,接着引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制作野生动物小画册、宣传报或剪贴报。在学生完成作品制作后,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培养其创造力。

2.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工作者还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将教学重心偏移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美术艺术鉴赏能力。另外,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美术教学为学生普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使其能够继承并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可以事先让学生借助网络技术查找兵马俑的地理位置、发现时间、规模等资料,使其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军阵、人物特征、战马和兵器所体现的艺术风格等。

3.准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地位

在现代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利用较为经典的绘画视频提高学生的绘画艺术鉴赏能力,在绘画视频鉴赏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绘画技巧,在分析过程中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脑美术》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促使学生掌握画图程序的基本功能,使其会使用画图工具。首先,为学生展示带有花边的电子美术作品,引导其欣赏思考图案的特点以及制作方法;然后,教学工作者借助电脑演示花边的做法使学生掌握选取、复制、粘贴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独立制作各类花边图案。同时,由于学生的绘画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些微视频,使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学工作者还应该避免情景教学变成观摩教学,注意视频课件的比重。

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促使其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创作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独立的认识美,进而对身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促使其能够通过艺术的慧眼透過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生命和自然。

参考文献

[1] 曹艳.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91-92.

[2] 李浩.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整合[J].卷宗,2015(6):190-190,191.

[3] 王鑫.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128-128.

[4] 贾佩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4):175-175.

猜你喜欢
整合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