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模式研究

2016-10-21 05:39孙艳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

摘 要:力求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学习以及认知能力还有待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困难,这也是很难提高小学数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教学方式有直接联系。同时,数学学困生也成为阻碍数学课堂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困生转化模式的足够重视,本文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模式

引言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不断深化,学生个体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学困生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学生抗拒学习数学。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引导,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厌学情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数学教师要承担起教育学困生的重要职责,寻求符合教育学困生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增加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一、数学学困生成因

1.学生个体差异

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抽象性是数学的重要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观察、总结等,均需要经过头脑的思维活动。但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较差,不能很快的掌握数学知识,喜欢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只能靠背公式记忆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弱。因此对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抗拒心理,学习数学主动性差。再加上部分学生较为懒惰,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波动,不愿主动学习数学,只能被动接受。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对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非常不利。

2.学习数学兴趣不足

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并不感兴趣,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让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很难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成就感,在课堂上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导致恶性循环。尤其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课堂上无法将注意力集中。

3.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在乎“教”,而不重视“质”,过于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学困生缺少耐心,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让他们面对数学学习时更加自卑,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慢慢地放弃数学学习。小学生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线,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教师未能根据学生个性指导学习,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数学对他们而言就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培養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师要精心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个性差异,为学生设计合理的、丰富的教学方案。可通过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小组学习,增加操作环节或者是自学指导等教学模式。比如,有关圆的认识的学习,为将数学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看到的圆都有哪些,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让他们通过谈论从而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清楚圆的概念,然后接下来有一个操作课程“欣赏与设计”,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圆”的图片,或者是以小组合作形式,手动操作制作有关的“圆”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接下来对“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学习,有前面的认识作为铺垫,学生对圆不会再感到陌生,能快速的接受新知识,增加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历史小故事,调节课堂气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学习,对于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以及肯定,增加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好的学习习惯要多培养和鼓励,而对于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要给予否定,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在小组内形成相互评价,并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弱势部分在教师以及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不断完善,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有关“圆”知识后,小组开展复习,总结什么是圆的半径、直径,并完成一个“圆”作品,标明半径、直径以及圆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方行的可以吗?圆形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完善激励评价系统

教师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激励评价系统,加强师生交流,可以找学生谈心,对于犯错学生第一时间不是指责他们,而是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纠正错误,这样既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而对学生的激励制度要合理,针对进步或者是进步明显者要给予表扬,但表扬尺度教师要把控好,不能过分表扬,导致学生出现自负的心理;针对做错事情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而评价是双向的,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两种方式,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全面,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可将学习过程细化,比如,课堂表现、课后体验等方面均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体验,帮助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或者是教学步伐,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师要坚持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困难的境况,以发展眼光看待学困生的闪光点,提升他们数学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学困生转变成有信心、主动、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优质生。

参考文献

[1]罗兰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12(02):112+137.

[2]刘洪.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5,10(07):258.

[3]张树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3):43.

[4]李长霞.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措施[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6(03):67.

作者简介

孙艳杰(1986.5—)女,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吉林省长春市13050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小学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