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法浅析

2016-10-21 05:39王景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原则

王景军

摘 要: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己成为当前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教学导入式教学法一般只是用于在课前的几分钟,虽然只有仅仅几分钟,但是对于整节课来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好的导入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積极配合数学老师的上课方式。教师能根据上课内容进行有趣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课前导人,则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教学的主要领导者。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引入都是利于教学的,便于学生们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二、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教师引导为基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根本,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1.情境导入

(1)情境创设法导入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手段,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导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氛围和生活场景。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喜欢数学,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针对小学生的情境创设法导入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运用图画展现情境、运用表演体会情境、运用实物对情境进行展示、运用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等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导入有多种方法,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状况等进行情景创设,情境导入是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一般以1?3分钟为宜,不宜超过5分钟。

(2)故事法导入教学

上课前教师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用以引入当节授课内容的方法。数学老师在上课之前,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讲述故事,能快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内容和体裁,并加以修改,使之能与教学内容得以巧妙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改变数学老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故事讲述使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拉近。

(3)悬念法导入教学

在上课前,小学数学老师针对之前没有教授过的内容提出相关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由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探索热情,并且促使他们积极解决问题并寻求答案。

(4)多媒体引入法导入教学

① 利用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我国的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多数学校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使多媒体教学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动态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优势大大超过了传统的黑板教学。而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体验到新鲜感,迅速抓住学生眼球。

② 利用小学生具有求知欲的特点

小学数学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能动静结合激发学生潜能,能够使课堂内容得以用多样化的方式提前展示出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

2.引学新知

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元素,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式探究新知,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形成的过程,也使数学的工具价值、过程价值、得以体现和弘扬的过程。

教师要处理好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学生认知准备及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教学节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学习活动的展开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1)应用实践

引导学生对己经理解、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应用实践,使其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小学数学应用实践一般分为:基本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发展性实践等。

(2)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时,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从而巩固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

小结的功能包括:系统整理,形成结构;突出重点,强化注意;深化知识,提高素养;启发思考,引到探究。小结的方式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因素适当进行选择。

结语

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是基于新课改提出的一个教学方法的探索,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提髙教学效率。在进行导入式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切记在此过程中花费太多的时间,避免影响课程进度。

参考文献

[1]李树清.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教学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林咏.谈“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

[3]杜芳.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4]李秀英,徐玉粉,张竹伟.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5]单洁,杨戈生活中的推理”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9):23_24.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原则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