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6-10-21 05:39赵培源曲秀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赵培源 曲秀霞

摘 要:小学时期朗读教学是很重要的,能够培养小学生具有语言表达方面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对小学生朗读教学的重视,教师还应主动对朗朗读教学法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因此,本文将对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探究

朗读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有效提高语文朗读教学效率,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时期,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是比较基础,并且教师都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所以导致教师很重视课堂教学,教师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朗读教学效率。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效率,才可以更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朗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在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方法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学生语言辩解能力和对文章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心智懵懂、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阶段,思维跳跃,对待感情理解能力和接纳能力都有所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学习教育时期,语文朗读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是为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可见,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合理培养小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言好词的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达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文章和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小学生积累和储备大量丰富语言知识,激发小学生发散思维,陶冶小学生情感,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次数和质量,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文章内容进行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进行朗读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并在朗读过程中积累大量好词、好句,从而,增加小学生知识量。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老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主要体现在受灌输教学教育的束缚。并且,教师进行朗读教学也只是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小环节,并没有让学生自主对文章进行了解。小学生在对课文朗读后,教师便对课文进行分析教学,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朗读教学重要性,小学生也只是为了了解课文而去读,并没有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没有对作者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导致小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也没有做到通过朗读课文进行自主思考,使朗读教效率较低,达不到教学

目标。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师要把握好初读课文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对所学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才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和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但是,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学生的初次阅读。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主要架构进行梳理,对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情感有一定了解,对文章整体有准确的把握。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朗读前,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列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自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答案。由于,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学习基础知识时期,知识量的储备并不够,所以,在进行朗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扰和阻碍,那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及时、有效指导,或者小学生可以将朗读过程遇到的难点和疑问标注出来,朗读结束之后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教师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乌鸦喝水使我们懂得什么道理呀?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和探究后,每个小组进行阐述并说出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对每组发言学生的讲述进行总结,并指出朗读和理解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更正。

2.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再次阅读的思考指导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扰和问题,教师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科学方法进行指导,不可以直接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告知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积极、自发对文章中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了解和朗读,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文章中包含的语文知识。

3.教師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中思想的提高

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课文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结合作者在文中所描描绘的画面展开联想,朗读后在结合自己深入理解后得到的感悟重新构建情境,使学生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首先最应该做好朗读教学计划,合理有效的实施朗读教学方针和目标,改变传统朗读教学模式,引用小组学习等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教师还应分析解读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对应对策,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为小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打好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5):108-112.

[2]苏海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58-458.

[3]黄小燕.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4):89-90.

[4]刘香柳.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朗读教学[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2):114-114.

[5]俞玲玲.莫让“浮云”遮望眼--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7):56-56,57.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