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6-10-21 06:42魏明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魏明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也进行了改革,这样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体制。同时传统文化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加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其高中语文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对古诗词教学格外的重视,并且,要运用合理有效的办法激发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乐趣,丰富情感,以此来提高文学素养。中国历来是一个文化大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传承,所以传统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传统文化被高中语文巧妙的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传统文化继续在教育体制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因此,传统文化要不断的渗透到高中教学文化理念中去,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从而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此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也起到关键作用,使得同学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是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和优美诗词,这样的表达形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容易提起兴趣。课本中的故事情节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这样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继而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1.学生过度依赖各种古文工具书籍

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们注重让学生们参考学习资料来学习,导致课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也依赖教材,翻阅有关教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能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从而降低了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学习不到古文知识的道理,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也无法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1]。

2.教师时常忽略对学生感情的熏陶

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相比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小学与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的能力,然而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则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目前,有关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学者主张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的要求高中生多积累和掌握高中语文中涉及到一切有关传统文化的诗词,更重要的目标是要求高中生通过对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而培养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接受能力。目前,仍有很多高中语文老师没有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仍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老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高中生很难在课堂学习中提升思想观念以及很难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2]。

3.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的知识,把诗词歌赋,名人警句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而忽视了教材中带有情感的部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变少,而不明白传统文化真正存在的意义,也不了解传统文化和古文诗词的重要联系,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1.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时所用的教材都是经过有关文学方面的专家谨慎筛选得出的结果,这些经过慎重筛选得到的诗词都是值得深度探究的,因为这些教材几乎囊括了经典的古诗词和经久不败的名篇。因此,教师便可以运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每一篇文章中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挖掘并讲给学生。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应重视所讲文章中传统文化思想、传统文化理念以及传统文学素养方面的教育。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深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3]。

2.传统节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机会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传统节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历史渊源。例如,中秋节是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者屈原等等。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教导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从而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使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看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

3.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和阅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并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传统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们充分的了解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并让学生们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下去[4]。

4.通过诗词歌赋,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

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诗词歌赋包含着很多传统的理论知识,有古代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理念、民俗民风、建筑等等传统文化。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进而分析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老师在对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通过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这一句进行深入解析,从而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国家的悲痛之情,继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5]。

结语

传统文化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高中教學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提高老师的教学素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并将其传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146-146.

[2]柳生魁.高中语文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64-64.

[3]刘永生.谈高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5(21):157-158.

[4]温艳.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9):127-127.

[5]宦春艳.刍议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1):10-10.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