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10-21 06:42张巍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标阅读教学

张巍巍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引起足够重视。但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学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阶段,对于每个学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语文成绩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节奏完全由老师掌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1]。并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照搬教材内容,对于学生的基础情况缺乏一定了解,教学过程没有针对性,忽视学生的成长特点,不重视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另外,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已应试教育为导向,所有的教学活动也都以应试教育为核心进行开展,忽视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后续的教学。

2.教学过程完全以教材为核心,缺乏知识的拓展

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以教材为核心,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将会导致中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学生仅仅掌握教材内容是不够的,还应该对教材知识进行扩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2]。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内容都仅仅限于教材之上,并不重视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更不重视教材的二次开发,忽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讲解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而技巧和方法的训练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过程,仅仅一篇或几篇材料的阅读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当前多数语文教师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之上,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能力的培养

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纯的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讲解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不会有明显作用的,要经过学生自己大量语文实践才能形成,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尤其如此。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看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相应的语文阅读知识,而是看中学生进行了多少次有效的阅读训练,学生的知识面如何[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依然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能力,更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阅读的训练也仅仅限于有限的教材内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新课标理念下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并非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其中的道理及蕴含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感情。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需要把所有知识全部都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想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4]。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勵学生进行专项阅读,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制定,实现自主学习的教育目的。在这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实践性的阅读训练,加之老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扩展中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积累和训练。另外,知识面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广阔的知识面对于中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针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3.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5]。另外,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重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因此,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掌握不同题材课文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认识和感知生活的能力,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

中学阶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老师应该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中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虹.中学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索[J].课外阅读:中旬,2011(12):93-93.

[2]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9):113-119,129.

[3]孙泽铬.关于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1):99-99.

[4]徐歆.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中文信息,2013(12):153-153.

[5]马永军.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分析[J].语文学刊,2012(2):111-112,139.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新课标阅读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