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法30例效果分析

2016-10-24 05:23李昨非齐昊楠
武警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肝素钠针尖进针

李昨非,齐昊楠



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法30例效果分析

李昨非1,齐昊楠2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成功率;留置时间

套管针也被称为静脉留置针。与静脉头皮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血管静脉、减轻患者痛苦的优点;在穿刺时可减少液体外溢,具有防止针刺血液污染工作人员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1]。同时,静脉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也存在缺点,如穿刺不当成功率较低、留置过久造成静脉炎、液体滴入不畅等缺点。我院2014-12至2015-06对妇科手术后患者采用改良穿刺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妇产科常规手术患者60例,年龄50~60岁。入选标准:(1)血管条件一般选用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排除血液疾病、血管畸形、偏瘫患者;(2)近6个月未发生皮炎及静脉管炎;(3)近6个月未长期采用静脉留置针或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进行治疗。选用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带教资格的4名责任护士完成穿刺。留置针材料选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威高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规格型号为20 G×29 mm/Y-G。

1.2方法(1)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在操作前向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消毒静脉穿刺皮肤,在针点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2 min,松紧度适宜。进针时与皮肤保持15 °~30 °进针,直刺血管,进针速度要稍慢一些,观察管腔回血,见到回血后送导管0.2 cm,确保导管进入血管,松止血带,用一次性透气贴膜固定,用胶布固定留置针的三通管,并且注明穿刺日期、时间。每次静脉滴注结束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肝素钠封管液3 ml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后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2)观察组: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基础上,进针见到回血后,逐渐降低穿刺角度为10 °~15 °,穿刺时针尖斜面向上,而送管时针尖斜面向下,将穿刺针沿静脉走向在进针3~5 mm以保证外套管进入静脉。送管时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后撤针芯,使用一次性透气贴膜固定。用胶布固定留置针的三通管,并且注明穿刺日期、时间。每次静脉滴注结束后,用肝素钠封管液(即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肝素钠1.25万U)4 ml由头皮针连接处脉冲式封管,封管后从留置针肝素帽中拔出头皮针,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记录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进行比较,以2~7 d为参考值;观察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2~3 d、6~7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4~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2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有3例发生静脉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发生静脉炎对比 (n;%)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 讨  论

浅静脉留置针芯尖锐、外套管柔软,送管过程易发生穿破血管和导管,一旦导管弯曲折管或脱出血管外,容易导致穿刺失败,进针角度不同,针尖指向下方血管壁[2-4]。因此,送管时刺破下方血管壁情况明显比刺破上方血管壁情况多见。本研究观察组采用进针见到回血后,逐渐降低至10 °~15 °,将穿刺针沿静脉走向进针3~5 mm,以保证外套管进入静脉。穿刺时针尖斜面向上,而送管时针尖斜面向下,针尖斜面的坡度可减缓针尖对下方血管壁及留置针导管的穿透力,避免下方血管壁和导管受破[4]。另外,穿刺部位皮肤松弛者,操作者左手拇指可轻按针翼固定针芯,食指相配合绷直穿刺点前方血管,使送管过程顺畅。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仅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最大地发挥了静脉留置针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每次静脉滴注结束后,采用肝素钠封管液(即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肝素钠1.25万U)4 ml由头皮针连接处脉冲式封管,更能有效防止封管口血液的凝固,使再次滴注时管道通畅,从而延长留置时间。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30例中留置6~7 d的达19例(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26.7%)。综上所述,观察组的穿刺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改进应用。

[1]曹荣香.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穿刺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 30(6):145.

[2]杨海宁,何利红,刘英 等.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作用[J].武警医学,2014,25(5):426-427.

[3]宋爱清,宫学华,张俊英.留置针对穿刺血管的远端影响[J].武警医学,2010,21(12):969-970.

[4]陕海丽,李琪,张文文.浅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271-272.

(2015-06-11收稿2015-09-18修回)

(责任编辑郭青)

李昨非,本科学历, 主管护师。

1.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R451.1

猜你喜欢
肝素钠针尖进针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针尖和笔尖
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术后不同风险分级DVT患者中的应用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