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和意义

2016-11-03 09:13林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林盛

【摘要】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Ps)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Ps水平, 观察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Ps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s(18.32±2.91)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36±1.01)ng/L(P<0.05), 观察组治疗后Ps水平(5.62±1.21)ng/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 可能与Ps的升高有关, 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中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P-选择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09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且严重的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 P-选择素(P-selection)是体内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标志物[1]。有报道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Ps表达增强, 并与脑梗死的临床改变存在一定关系[2]。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能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s的影响以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45例, 女11例, 年龄46~88岁, 平均年龄(66.5±9.4)岁, 病程1~3 d;梗死灶面积>10 cm3 21例, 4~10 cm3 23例, <4 cm3 12例, 所有患者在入选前2周均未服用过血小板类药物。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 男40例, 女12例, 年龄48~85岁, 平均年龄(64.6±8.8)岁。

1. 2 方法

1. 2. 1 标本采集及检测 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 ELISA法测定血浆中Ps含量, 检测试剂盒购自福建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2.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立即行降低颅内压、降纤以及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 同时顿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 mg, 连服2周。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0.45, P=0.00<0.05), 观察组治疗后P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30.16, P=0.00<0.05),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 P=0.23>0.05)。见表1。

3 讨论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可通过竞争性地与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结合来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 进而使得ADP介导的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受阻, 纤维蛋白原无法与ADP结合, 阻断了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 不可逆抑制了血小板聚集[3]。有结果表明, 与阿司匹林相比, 氯吡格雷能够有效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总体相对危险度减低8.7%, 且氯吡格雷更加长效, 采用口服75 mg/d氯吡格雷每年预防缺血性事件发生较阿司匹林高出26%。另一方面, 氯吡格雷在严重消化道出血、胃肠炎、消化性溃疡、严重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 其余副作用二者差异不显著[4]。

Ps在血小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脑梗死进展中通过介导白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的相互作用发挥血栓促进作用。临床上常将高浓度血浆Ps水平视作血栓疾病的重要判断指标之一, 作为反映集体血小板活化程度、预测血栓进展的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5, 6]。研究证实脑缺血是一个急性炎症反应的过程[7]。有报道称, Ps能降低机体局部的血流量, 导致脑梗死面积增加, 治疗预后差;但通过使用药物阻断Ps表达后即可显著改善上述情况, 这表明Ps在缺血性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8]。Ps在血浆中以可溶性状态存在, 临床十分容易检测, 是缺血性事件检查中最常检测的指标。本研究说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处于高度的活化状态;同时治疗后, 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血浆Ps水平。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 可能与Ps的升高有关, 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中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畅慧君, 张其相, 卢红, 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标志物P-选择素的动态测定及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3):20-22.

[2] 马付坚, 谭间文, 黄承乐. 急性脑梗塞P-选择素改变及阿司匹林治疗作用评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 23(5):701-702.

[3] 张洪.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0):107-108.

[4]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A randomised, blinded, 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 (CAPRIE).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348(9038):1329-1339.

[5] André P, Hartwell D, Hrachovinová I, et al. Pro-coagulant state resulting from high levels of soluble P-selectin in blo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97(25):13835-13840.

[6] 汤国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观察. 淮海医药, 2002, 20(6):471-472.

[7] 王宇卉, 邵福源. 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损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 14(3):190-191.

[8] 陈治标, 聂晶, 吴立权, 等. 多剂量应用甘露醇对脑挫裂伤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8, 25(1):103-106.

[收稿日期:2016-02-18]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