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脑室出血42例临床分析

2016-11-03 09:16杨姝韬藏帅帅陈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尿激酶效果

杨姝韬+藏帅帅+陈辉

【摘要】 目的 对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脑室出血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84例脑室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 每组42例。单纯组给予单纯脑脊液置换治疗, 联合组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的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均显著变化, 且联合组ESS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单纯组(76.20%), 联合组住院治疗时间为(16.50±3.50)d, 单纯组为(23.50±5.50)d, 联合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P<0.05)。结论 对脑室出血患者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基础上进行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ESS评分, 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室出血;尿激酶;鞘内注射;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12

脑室出血为临床上比较重症的脑组织出血疾病, 预后差、致残致死率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本文中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84例, 分别给予脑脊液置换和联合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 结果显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进行脑室出血患者84例, 随机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 每组42例。单纯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7例,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8.50±5.50)岁, 12例患者为单侧脑室出血, 18例患者为双侧脑室出血, 9例患者为侧脑室伴第三脑室, 3例患者侧脑室伴第三、四脑室出血;联合组患者男者27例, 女15例, 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58.00±5.33)岁, 13例患者为单侧脑室出血, 16例患者为双侧脑室出血, 10例患者为侧脑室伴第三脑室, 3例患者侧脑室伴第三、四脑室出血。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单纯组给予单纯脑脊液置换治疗, 严密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进行, 明确脑室出血后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后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 快速静脉滴注, 同时患者选取左侧膝胸体位, 选取L3、L4间隙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首先确定穿刺部位后常规消毒皮肤后铺孔巾, 用5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 以穿刺点进针逐层麻醉直至硬膜外层, 同时用9号或12号腰穿针由穿刺点进针进行穿刺, 成功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试管留取3 ml脑脊液进行常规检验, 同时缓慢引流脑脊液5 ml, 后注入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后静待30 min后重复操作, 重复操作8~10次后对脑脊液终末压进行测量, 应控制在7.5~12.0 mm Hg(1 mm Hg=0.133 kPa) , 后拔出穿刺针, 压迫穿刺点止血后, 去枕平卧6 h。依据患者的情况间隔1 d对患者重复操作, 直至病情获得控制[2]。

1. 2. 2 联合组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 成功穿刺后缓慢引流出脑脊液7 ml后, 给予尿激酶40万U鞘内注射1次/d, 视有无梗阻选择注射次数, 最多注射8次, 最少3次, 后脑脊液置换同单纯组患者操作, 注意在脑脊液置换和尿激酶的注射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和治疗后以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疗效判定[3]。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生活自理, ESS评分达100分;头颅CT血肿消失;显效:肌力提高Ⅲ级以上, ESS评分提高50分以上, 头颅CT 血肿明显减小;有效:症状体征减轻, ESS评分提高;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对比 单纯组治疗前ESS评分为(44.52±30.15)分, 治疗后为(57.16±31.78)分, 联合组患者治疗前ESS评分为(45.26±31.54)分, 治疗后为(78.45±30.56)分;两组患者治疗前E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S评分均有显著变化, 且联合组患者的ESS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住院治疗时间对比 联合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8、2、19、3例, 单纯组分别为15、5、12、10例, 联合组总有效率92.86%(39/42)明显高于单纯组76.20 %(32/42), 联合组住院治疗时间为(16.50±3.50)d, 单纯组为(23.50±5.50)d, 联合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比例的增加, 脑室出血的发病比例也显著提高, 脑室出血为临床上重症的脑组织疾病, 传统进行治疗主要是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 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预后情况较差。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脑室出血取得满意疗效, 但侧脑室引流对第三、四脑室积血少有作用, 而第三、四脑室积血铸型是影响治疗预后的关键所在。采用尿激酶经腰穿注入蛛网膜下腔, 通过脑脊液的循环和扩散作用以溶解脑脊液中的血凝块, 防止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而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在本文研究中, 采用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的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ESS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 患者获得92.86%的临床总有效率, 表明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为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方案。

综上所述, 对脑室出血患者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基础上进行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ESS评分, 促进患者的康复, 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为脑室出血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彭建伟. 鞘内纤溶治疗脑室出血的实验与临床观察研究. 郑州大学, 2011.

[2] 张亚东, 高玉松, 张松坡, 等. 腰大池引流并鞘内纤溶治疗对脑室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8):493-494.

[3] 赵红卫, 毕美娟, 范波胜. 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30例分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2):41.

[收稿日期:2016-04-28]

猜你喜欢
尿激酶效果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