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2016-11-03 09:15张德虎李萌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张德虎+李萌萌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等支持对症处理, 试验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早期加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6.7%, 对照组为80.0%,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 且持续高热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患儿抗病能力, 促进患儿临床症状该善、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减少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1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此病毒喜潮湿, 春秋季为高发期, 密切接触为传播的主要途径, 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东西, 还可经飞沫、消化道传播, 手足口病被纳为丙类传染病, 2岁为患病高峰, 目前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 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本病的关键。本院将收治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60例治疗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 诊断标准:确诊病例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其中男28例, 女32例, 年龄1~3岁, 平均年龄(1.60±0.79)岁, 病程10~14 d, 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 体温>39℃, 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呼吸异常, 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30~40次/min, 循环系统障碍:出冷汗, 四肢凉, 血压升高, 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升高, 血糖升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 危重患儿检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治疗, 有呼吸困难给予机械通气, 维持血压稳定, 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给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剂量为0.5~1.0 g/(kg·d), 连用3 d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死亡[2],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记录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糖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中治愈25例, 好转4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18例, 好转6例, 无效4例, 死亡2例, 死亡原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有效率为80.0%,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持续高热时间、血糖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儿持续高热时间为(1.23±0.66)d, 住院时间为(4.56±1.24)d, 血糖水平为(5.67±1.34)mmol/L, 对照组患儿持续高热时间为(3.12±0.78)d, 住院时间为(8.89±0.89)d, 血糖水平为(6.89±2.16)mmol/L, 试验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 且持续高热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几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大幅度提升, 每年发病时间提前, 发病率高, 数量增加迅猛, 且重症患儿增加很多, 重症患儿病情变化快, 病死率高, 而且手足口病的防治困难很大, 因为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 但早期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医生往往在手足口病早期未明确诊断, 一些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 容易漏诊[3]。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期分四期:第一期:发病期, 发热、口腔溃疡、手和臀部有皮疹。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脑脊髓炎, 表现为急性肢体无力、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除有脑膜炎症状外, 还表现为意识模糊、惊厥和抽搐。3A期:第三期:①自主神经失调, 表现为出冷汗、四肢冰冷、高血压、高血糖、血白细胞升高, 呼吸急促和心率加快等症状, 可出现肺水肿, 以血压升高为开始, 持续数小时至1 d;②3B期:心功能衰竭期, 可发生肺出血, 如未获得有效治疗, 收缩压会逐渐下降, 低于同年龄正常值的下限。第四期:恢复期。手足口病在第一期、第二期及时治疗可无后遗症, 但进入第三期、第四期救治很困难, 所以要做好手足口病的轻、重症的鉴别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近年人血免疫球蛋白被广泛用于手足口病。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系由健康人血浆提取, 主要成分蛋白质中95%以上为免疫球蛋白, 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高疗效作用, 包含有能针对很多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 这些抗体能中和病毒, 阻止病毒复制, 增强免疫[4]。本文研究发现经过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并且患者住院时间、持续高热时间均缩短、血糖变化明显趋于正常, 值得临床推荐。

综上所述, 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患儿抗病能力, 促进患儿临床症状该善、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减少手足口病并发征的发生,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付建军, 赵怡生.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10):1421-1422.

[2] 钟秀华, 陈普拉, 慕容三群, 等. 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9):64-65.

[3] 于占营.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156-157.

[4] 徐萍, 史斌浩, 孙业桓.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中国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的Meta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6, 16(1):87-95.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