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后如何当好数学教师

2016-11-16 08:08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镇初级中学王仕刚
数学大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新课程数学知识

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镇初级中学 王仕刚

新课程改革后如何当好数学教师

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镇初级中学 王仕刚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进行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再次细读《数学课程标准》,发现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后的今天还存在诸多与新课标准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新课程实施后,如何当好数学教师?”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我在探究中得出以下几点供同仁们参考。

一、加强学习,转换角色,确立新的教育方式

1.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

首先向同事学习。大家都会有一种感觉,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每听同事们一节课,假若你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的话,你总会从中学习到一点或者是几点,所以有时间听听同科老师的课,课余时间与同年级的教师谈谈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与同科的教师探究更好的解题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到老学到老,一点不错,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不断地进步。其次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课堂解答思路,作业解答过程,检测的解答方法,对于学生好的思考角度,好的做法,我都会记住,尽量做到“你有我优,你优我先,你先我简,你简我全”,这就是向学生学习的标准,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遵循的游戏规则。

2.转变教师的角色

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数学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相反,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时,就抱怨学生,批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如何去引导学生。

3.建立新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的方式上,要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上课时总鼓励学生对我讲的例题发表不同的看法。我甚至允许他们在上课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对于一个好的题目,我允许他们自己改变题目的已知或结论,进行再求解,看谁改得好。

二、重新审视数学学科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题”的概念,以为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可以了,“数学=做题”,而在仔细重审《数学课程标准》之后,才知数学并不简单的“数字符号”,更加不是“数学=做题”这么简单,数学课程本身有其更加丰富的内涵。数学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打电话,看电视,换频道,到商场或小店买几样东西,付钱都要用到数学。放学回家要知道家的位置与方向这些都是数学。相反如果数学离开了生活,那么数学也将是一片死之海,永无生气。所以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更多的应是:

1.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例如,八年级数学中勾股定理应用时列举: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可以使数学回归于生活之中,而且还能起到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从建构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正因为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交流,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作为一个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但这个“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在新标准下我们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平等对话下完成动态对话,包括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正是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例如,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三、适时、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迎接数学教育新时代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均衡地推进多媒体设备进入数学课堂已经普遍化,也出现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现象。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皆宜、可容量大和表现力强等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视为一种简单的传声器和设备操作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些课件使用大量的三维动画,复杂的背景图案,再加上一些不协调的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课件的变化上,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多媒体的使用应该适时及合理,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过多地滥用;另一方面要合理地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时间,不能过早地展示电脑的动画和问题的答案过程,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完善后,再出示多媒体。另外,多媒体的声音和背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总之,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吝啬角色的热情,又要把握赞赏的度,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树立必胜的信念,处处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愿教师们能够明确新课改的方向,站在时代的浪潮中,与其共生长,同发展,去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新课程数学知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