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11-18 03:33韩慧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回顾性器官药品

韩慧丽

·不良反应·

某县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韩慧丽

目的 探讨某县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某县2015年收集的ADR报告。结果 735例ADR报告中,2~10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女性(52.65%)发生率高于男性(47.3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的ADR最多(78.50%);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居首;ADR累及系统或器官,以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结论 临床用药时应重视ADR,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日益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有些ADR甚至引起了严重后果,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某县2015年上报的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某县2015年呈报的735例有效的ADR报告。

1.2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发生ADR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735例ADR报告中,男性348例,占47.35%;女性387例,占52.65%。按年龄段分组统计, 2~10岁儿童组与60岁以上老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分别占22.45%和21.50%;其中31~40岁组、41~50岁组与51~60岁组,三组比例接近,分别占12.65%、12.11%和14.83%。

2.2发生ADR的用药情况

2.2.1引发ADR的联合用药情况735例ADR报告中,使用1种药品的203例,占27.62%;2种药品联合使用的383例,占52.11%;3种药品联合使用的54例,占7.35%;4种药品联合使用的82例,占11.16%;5种药品联合使用的13例,占1.77%。ADR报告中,2种以上药品联合使用的有532例,占72.38%。联合用药情况比较普遍。

2.2.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73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的例数最多,有577例,占78.50%,其次为口服给药,有118例,占16.05%,注射给药发生ADR的例数为27例,占3.67%。

2.2.3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根据药品的分类方法,将引发ADR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有148例,占20.14%;其次是抗肿瘤药,有124例,占16.60%。见表1。

表1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分别对ADR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消化系统(247)、皮肤及其附件(196)、全身性损害(154)。具体结果见表2。因部分ADR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2中合计的例数比实际的ADR例数多。

表2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4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735例ADR报告中,严重 ADR报告15例,占2.04%。其中,10例严重不良反应为注射用药所致,5例为口服给药所致。这些严重 ADR中,有些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有些导致过敏性休克,有些甚至导致骨髓抑制,需引起临床广泛重视。

3 讨论

在735例ADR报告中,住院病人的ADR有687份,占总数的93.47%。WHO在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表明,住院病人中ADR发生率为10%~20%[1];与我县住院病例相比较,ADR的报告数量较少,绝大部分ADR未被报告即漏报[2],ADR自愿呈报率较低。在735例ADR报告中,严重ADR的比例只有2.04%。严重ADR的比例也远低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严重ADR的病例数应占到总数30%的标准[3]。在今后医护人员及药师的继续教育中,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相关内容的培训[4]。

从ADR病例的用药情况可知,联合用药以及静脉滴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因用药品种增多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增加,影响药物疗效甚至毒性增加[5]。因此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能够用一种药物治愈的就不要联用两种或以上药物[6],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ADR。静脉注射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可迅速发挥药效,这一特点在临床中对于急救、吞咽困难、神志不清甚至昏迷非常有用[7]。但由于静脉注射对药物本身及用药过程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都明显高于其它给药途径。医护人员应慎用静脉注射[8],用药时应严格按说明书给药,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不随意改变滴注速度,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医院加强对ADR的管理,将其纳入质控考评系统[9],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认真开展处方点评和对联合用药的监督,多种途径共同促进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1]薛秀清,黄光荣. 药品ADR的发生与几率[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6):31.

[2]王建刚. 自发呈报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内涵及估价[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3):175.

[3]中国药业编辑部.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大幅增加但差距仍大[J].中国药业,2005,14(9):80.

[4]冯变玲,杨世民,叶竹松,等. 医务人员与公众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比较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10,58(24):1975-1977.

[5]汤贵松. 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7-19.

[6]许颖. 联合用药利弊分析及合理用药原则[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7,13(4):233.

[7]瞿艳红,朱堂杰. 我院321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 (2):157-159.

[8]张晓坚. 我院3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5):389-391.

[9]赵珊珊,赵平,张藜莉,等. 我院2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8):1704-1706.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35 ADR Case Reports in X Country

HAN Huili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400, China

Objective The ADR cases reports were analyzed which happened in a county in 2015, which is to promote drug application to be more clinical and rational. 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DR cases reports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2015. Results The highest rate of ADR happened in children who are aged from two to ten and the old man who are aged beyond sixty. The rate of ADR happened in women(52.65%) was higher than men(47.35%). The highest rate of ADR happened in Intravenous drip(78.50%) in all of the way to applying drugs. The highest rate of ADR were caus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 and antitumor drugs. The digestive system,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and the most systemic damage were most likely happened in all of the organ which were involved in ADR. Conclusion ADR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romote drug applying to be rational and safety to ensure patient to be safety when using medicin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Case Repor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ational use of drugs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药学部,河南 洛阳471400

R969.3

A

1674-9308(2016)14-018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14.126

猜你喜欢
回顾性器官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