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引流管负压吸引预防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感染

2016-11-19 19:16朱广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糖尿病

朱广勇

[摘要] 目的 探讨皮下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的办法预防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以该院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38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观察对象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1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11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74%,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皮下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的方法是预防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腹部手术;皮下引流管;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103-02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患有的外科疾病需要手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并给带来很多近期和远期并发症[1]。采用何种方法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值得每一个外科医生去关注。自2013年开始, 对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皮下放置引流管并负压吸引的办法预防切口感染,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行腹部外科手术的23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级标准,且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113例,女性125例;年龄介于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术前3~5 d内严格监测血糖,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5.6~11.2 mmo1/L之间。随机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均给予常规的预防感染操作,主要包括手术前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抗生素药物等,手术中给予常规的保护切口的措施,手术结束后做好患者切口的保护工作。

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常规缝合腹膜层及腹直肌前鞘组织后,切口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时将已经失活的脂肪组织冲洗掉。实验组的患者皮下放置硅胶负压引流导管,引流导管从切口下方约2 cm处戳孔低位引出,用丝线妥善固定,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缝皮,术后引流管始终保持负压状态;对照组患者常规逐层缝合皮下脂肪层及皮肤,不放硅胶负压引流管。

术后每日更换皮下引流管外接的无菌负压吸引器, 每天挤压皮下引流管多次, 充分引流皮下渗出物。术后3~5 d,当负压吸引引流量很少时(24 h引流液量<5 mL)拔除皮下引流管, 术后7~10 d拆除缝线;对照组未放皮下引流管的患者按常规换药。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及术后3~5 d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切口感染评定

切口愈合程度分3个等级: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即I期愈合;乙级愈合:切口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块、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即II期愈合;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作切开引流等处理,即I~II期愈合。切口感染是指乙级及丙级愈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对照组11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47%,观察组1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是被大家公认的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组织较正常人血流减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细胞的需氧代谢产生的能量减少。当面临外科手术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中和化学毒素、吞噬细菌、细胞内杀菌作用、血清调理素和细胞免疫作用等均被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减少,淋巴细胞转化显著下降,导致术后切口容易发生感染[2]。另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皮肤神经营养障碍,伤口失去神经支配将造成愈合障碍[3-4],这也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最为常见的感染也是外科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5]。腹部因皮下脂肪较厚,而且腹部手术切口多为II、III类切口,增加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切口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延长了住院的时间, 提高了总体医疗费用, 影响患者愈后。腹部手术后皮下积液、脂肪液化、积血等情况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 是术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硅胶皮下引流管负压吸引, 能及时并充分引流出皮下积液、液化脂肪及积血,减少了炎性反应,避免形成切口感染,较传统的引流条引流更彻底,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利于伤口的愈合。

皮下置硅胶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操作简单,减少整体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导致的暴露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另外,负压引流管价格低廉,放置简单,不增加手术医师工作量,也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Weber WP, Zwahl en M , Reck S , et al .Economic burden ofsu rgical sit einf ections at a European university hospital[J].Infect Control Hosp E pidemiol , 2008 , 29(7):623-629 .

[2] Browning AC,Alibhai A,Mcintosh RS,et al.Effect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glycemia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implications for wound healing after glaucoma drainage surgery[J].Wound Repair Regen,2006, 13(3):295-302.

[3] 付小兵.参与创面愈合调控的神经因素[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2):65-66.

[4] 刘育杰,赖西南,王正国,等. P 物质对糖尿病鼠难愈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7, 2 (12):941- 944.

[5] 李莹,黄存林,朱小琴,等.1878 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382-384.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