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某公立医院400名体检者体检需求的调查分析

2016-11-19 11:47宫翠姣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4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

宫翠姣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某公立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的调查研究,了解体检者参加体检的情况、生活行为及对健康体检的认知。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影响体检者参检行为及健康的主要因素,寻找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探索改进体检中心的管理模式,为大连市体检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大连市某公立医院体检中心的4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检者的一般社会信息、参加体检的情况、生活行为、对健康体检的认知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体检结果异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60.0%的体检者因单位福利待遇参加健康体检,自愿参加体检的比例为34.5%,因工作原因参加体检的比例为5.5%。不同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体检者对定期参加体检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5%的体检者选择就诊医生作为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检结果的异常率为78.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及不规律进餐是体检结果异常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体检者的就业及收入情况决定其参加体检行为的依从性;绝大多数体检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能与吸烟、饮酒、不规律进餐等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体检者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希望通过医护人员和社区讲座获取健康保健知识。

【关键词】 体检者; 健康认知; 健康行为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lth Examination Demand of 400 Physical Examinees in the Health Center of a Public Hospital in Dalian/GONG Cui-ji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4):111-114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physical examinees' participation condition of physical examination,living behavior and cognition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physical examinees in the health center of a public hospital in Dalia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peoples behavior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ealth condition in order to looking for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To explore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promoting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market in Dalian.Method:400 physical examinee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a public hospital in Dalia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m.The survey contents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physical examination condition,living behavior,awareness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so on.The description statist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caused the high abnormality rate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logistic analysis of regression.Result:60.0%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attended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unit benefits.34.5% of them attended voluntarily.5.5% of them attended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working reasons.The attitudes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with different incomes and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to the 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differ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54.5%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preferred to acquire health knowledge from doctors.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the approaches of achieving health knowledge were differ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The abnormal rate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78.5%.The result of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smoking,drinking and irregular dining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bnormal rate(P<0.05).Conclusion:The condition of employment and income levels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determines the compliance of their physical examination behavior.Most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are in the state of sub-health,which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healthy behavior such as smoking,drinking and irregular dining.The self care consciou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is weak.They hope to get health care knowledge from medical staffs in a hospital or community.

【Key words】 Physical examinees;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ral Hospital of Dalian City,Dalian 1160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32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事业、生存压力的加剧,许多人的精力、体力持久处于超负荷状态,随之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提高。为了维护健康,定期全面的健康体检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过体检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了解,对于疾病的发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形成“有病早治,未病预防,无病保健”的健康意识[1]。有数据表明,如果每人投入1元钱到健康体检管理,相对于减少4~7元的医药花费,加之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升迁的回馈,就会获得投入8倍的庞大效益[2]。美国“健康国民2010”的目标是全国75%的公司为员工提高全面的健康促进计划[3]。在日本,大约有60万左右的专业健康师,为不到2亿的人口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4]。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国内体检的人数从每年1.96亿增加到2.87亿。截止到2012年,中国有近万家的健康体检机构。武留信于2012年带领的团队对国内103家体检机构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体检机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76%,约20家机构资产过亿[5]。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存在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以及供需研究匮乏的状况。目前我国多数体检中心的管理仍为单纯的健康体检模式,存在服务形式单一[6],信息系统和运营模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索改进体检中心的管理模式,由单纯性体检向健康管理过渡,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市民健康水平[7-8]。现将本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为调查基地,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5-8月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主要包括体检者的一般社会信息、接受体检的状况、生活行为以及对健康体检的态度。(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知名医疗专家及体检中心管理者的访谈,对现有管理模式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由于不良生活行为作为变量不符合正态分布,研究体检结果异常率的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不良生活行为对异常率的影响,以不良生活行为为自变量,体检结果异常率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异常率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检者一般信息 参加体检者400人,其中男190人,女210人,年龄30~68岁,平均42.8岁,体检者一般信息具体见表1。

表1 400名体检者一般信息

项目 人数(人) 比例(%)

性别 男 190 47.5

女 210 52.5

年龄分布 30~39岁 235 58.8

40~49岁 117 29.3

50岁以上 48 12.0

婚姻状况 已婚 250 62.5

离异或丧偶 70 17.5

未婚 80 20.0

收入情况 1200元以下 75 18.8

1200~3500元 157 39.3

3500元以上 168 42.0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94 23.5

高中 104 26.0

大学及以上 202 50.5

就业情况 正式工作 156 39.0

临时/合同工 182 45.5

退休 41 10.3

无业者 21 5.3

2.2 体检者对体检的认知差异

2.2.1 体检者参加体检的原因 60.0%的体检者是因单位福利待遇参加健康体检。因自身疾病或感到身体不适参加体检的比例19.5%,15.0%的体检者因自我保健而参加体检,由于工作原因参加体检的比例为5.5%。不同性别因自我保健而参加体检的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3.556,P=0.169),不同年龄因自我保健而参加体检的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0.509,P=0.000),见表2。

表2 400名体检者参加体检的原因 %

项目 自身疾病或不适 自我保健 单位福利 工作需要

性别 男 8.0 7.0 27.5 5.0

女 11.5 8.0 32.5 0.5

年龄 30~39岁 5.5 6.0 42.5 4.8

40~49岁 6.0 6.5 16.5 0.2

50岁以上 8.0 2.5 1.0 0.5

2.2.2 体检者对定期参加体检的态度 400名体检者中认为有必要参加的为65.0%。不同性别对定期参加体检的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体检者对定期参加体检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00名体检者对定期参加体检的态度 %

项目 态度

冷漠 有必要参加 没必要参加 字2值 P值

性别 男 7.5 31.0 9.0 2.495 0.287

女 8.5 34.0 10.0

收入 ≤1200元 7.5 3.0 8.2 21.96 0.001

1200~3500元 6.0 27.0 6.3

≥3500元 2.5 35.0 4.5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8.0 11.4 4.0 46.703 0.000

高中 4.7 15.3 6.0

大学 3.3 38.3 9.0

2.3 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 总调查人群中,54.5%的体检者选择就诊医生作为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不同性别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400名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 %

项目 广播电视 社区讲座 报刊书籍 就诊医生 字2值 P值

性别 男 3.3 4.3 14.1 25.8 2.506 0.169

女 6.7 6.2 10.9 28.7

年龄 30~39岁 3.5 6.0 22.3 27.0 20.704 0.000

40~49岁 3.0 2.0 0.7 23.5

50岁以上 3.5 2.5 2.0 4.0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2.5 8.5 6.0 6.4 12.508 0.032

高中 3.5 0.3 8.0 14.2

大学以上 4.0 1.7 11.0 33.9

2.4 体检结果及体检者不良生活行为 400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结果显示:全部体检者中,异常率为78.5%。体检者的不良生活行为的比例分别为:有吸烟习惯30.9%,有饮酒习惯27.4%,43.6%的体检者无运动习惯,27.9%的体检者存在不规律进餐,睡眠<6 h/d的体检者比例为32.7%,没有业余爱好的体检者42.5%,不注重营养平衡的体检者53.9%。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发现异常率与饮酒、不规律进餐有中度正性关联(γ=0.458、0.355,P<0.001),与吸烟具有轻度正性关联(γ=0.213,P<0.001)。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及不规律进餐是体检结果异常率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5 体检结果异常率与不良生活行为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不良生活行为 SE(b) 字2值 P值 OR 95%CI

吸烟 0.036 5.521 0.019 1.089 (1.014,1.168)

饮酒 0.052 8.621 0.003 5.506 (1.714,14.951)

无运动习惯 0.636 0.171 0.679 1.301 (0.347,4.527)

不规律进餐 0.682 5.744 0.017 5.124 (1.347,19.497)

睡眠<6 h/d 0.472 1.647 0.199 1.832 (0.727,4.621)

无业余爱好 0.416 0.002 0.967 1.017 (0.450,2.300)

营养不平衡 0.656 4.754 0.528 1.032 (0.586,4.575)

3 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自愿参加体检的个体消费者,经济情况成为影响其购买力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接近,高收入及拥有各种保险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健康服务[9-11]。目前,国内的医疗保险不包括体检费用在内。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健康管理经验,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健康保险制度,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范围,提高市民参加体检的积极性。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医保费用,但长远来看,定期体检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及医药支出,节省医疗资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类1/3的疾病是通过健康体检得到的信息反馈,并可以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健康体检是人们发现潜在疾病及自身保健的主要手段[12]。目前国内的民众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体检比率仅占15%~20%。体检人数分布情况:单位体检占80%,招工体检占10%,个人自愿体检低于10%,缺乏主动的参与性[13]。健康体检中心应把握消费者心理,通过积极的媒体宣传,普及健康体检相关知识,引导人们新的健康消费观念。

在中国目前的医疗系统中,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在医院开展。人们不仅需要了解健康体检的结果,更应该关注目前的身体状况、采取何种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在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体检者的文化程度及年龄,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体检人群中共性的健康问题采取专题讲座、问题解答和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帮助体检者知晓医学科普知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预防保健意识,早期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提高自我预防保健能力[14-15]。

医学研究显示,健康的影响要素复杂多变。基因要素、医疗条件和水平、社会及自然环境分别占16%、7%和15%,生活行为占62%。前三者是外部因素,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是生活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检结果异常率与不良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体检部门应改变单纯体检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由咨询专家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帮助体检者消除不良的嗜好和行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发展的启示:实现由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过渡。健康管理源于美国,定义为对参与健康检查者的情况监测、剖析、评价、提供咨询与引导,全面持续的干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要素[16]。经过美国20多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一个这样的论断:90%和10%,90%的接纳健康管理群体,医疗成本为干预前的10%,反之,医疗花费提高90%。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17]。统计显示,我国有l%的重大疾病人群,他们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近30%,l8%~19%的慢性病人群的医疗支出大概占整个医疗费用的40%。80%的健康人群只享有30%的医疗资源和成本。健康管理的主要工作宗旨和方向,就是如何让20%的居民患病率减低,提高健康人群的比例。体检中心只有实现以体检者个体需求为导向的健康管理,执行个性化、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体检者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体检中心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双方互利的最终目的[18-19]。

总之,健康体检行业拥有巨大发展潜能和空间。作为健康管理学科的“实体产业”,体检部门承担着为民众健康服务的重要使命[20]。

体检者自我健康保健意识薄弱,其就业及收入情况决定其参加体检行为的依从性。绝大多数体检者处于亚健康状态,与不良健康行为密切相关。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健康管理经验,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范围,提高市民参加健康体检的积极性。体检中心应把握消费者心理,通过积极的媒体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新的健康消费观念;采用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为体检者提供个体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段玉龙.综合医院应尽快实现从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的提升与转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5):760.

[2]吴伟晴,唐铭坚,廖淑萍,等.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分子影像学,2013,36(1):20-23.

[3] Linnan L,Bowling M,Childress J,et al.Results of the 2004 national worksite health promotion survey[J].Am J Public Health,2008,98(8),1503-1509.

[4]戴云云,何国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挑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5):452-454.

[5]牛犇.健康管理的新“三观”、新理论、新模式,访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武留信[J].中国卫生人才,2013,15(5):21-23.

[6]孙乃强.体检市场初长成[J].中国卫生产业,2005,3(9):38-40.

[7]计惠民,张黎平,蒋鹤生.我国健康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5):364-366.

[8]宋艳丽,解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C):1042-1043.

[9] Faulkner L A,Schauffler H H.The effect of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recommended 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J].Am J Prev Med,1997,13(6):453-458.

[10] Nelson K M,Chapko M K,Reiber G,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and diabetes care;data from the 2000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J].Health Serv Res,2005,40(2):361-372.

[11] Saver B G,Peterfreund N.Insurance,income,and access to ambulatory care in King County Washington[J].Am J Public Health,1993,83(11):1583-1588.

[12] Culica D,Rohrer J,Ward M,et al.Medical checkups:who does not get them?[J].Am J Public Health,2002,92(1):88-91.

[13]陈英耀,吕军,Stuart O.控制卫生费用还是投资于健康-兼论健康产业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13,23(4):1-3.

[14]王前,徐崇伟,田柯,等.公立医院体检服务战略定位[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7):38-39.

[15]王宏涛.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500-1501.

[16]杨芬芳,杨秀琴,李增芳,等.体检人群信息库建设及健康管理模式的构想[J].医院管理论坛,2010,27(3):58-61.

[17]陈君石,李明.个人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4(1):30-32.

[18]龙妍西.职业健康检查应注意体检者的心理需求[J].西南军医,2012,14(2):277-278.

[19]吴国春.健康体检者的错误认识及对策[J].现代医院,2012,12(S1):124-125.

[20]许莹.加强健康体检机构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1):1-2.

(收稿日期:2015-07-31) (本文编辑:王利)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
浅析游戏化设计在健康行为导向产品中的应用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分析
健康概念研究综述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