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的多案例研究

2016-11-21 07:19
关键词:责任大学发展

康 乐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欧洲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的多案例研究

康 乐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欧盟委员会倡导并推动更多欧洲大学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和行动中,使“大学社会责任”成为欧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文章以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维也纳大学的社会责任实践为案例研究样本,多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一定要融入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的管理中,才能行之久远。大学要将自身的优势与社会责任议题紧密结合,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全面参与,解决教育、社会、环境问题。“强矩阵式的项目组织”和“基于项目的多高校联盟”将成为大学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欧洲大学;社会责任;多案例研究

一、引 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推动下,大学社会责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并被视为大学治理变革的重要战略因素。近年来,欧盟委员会倡导并推动更多欧洲大学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和行动中,使“大学社会责任”成为欧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批欧洲大学积极关注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并用开创性的责任实践,解决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改善欧盟大学的社会责任行动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欧盟委员会资助实施的欧盟大学社会责任计划项目组(EU-USR Project,2012~2014)于2015年2月发布“欧洲大学社会责任比较研究与共同标准框架的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欧盟成员国及其大学共同认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社会责任定义,即大学社会责任是大学通过公开透明的和符合伦理的战略,实现大学的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和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行为与正义、平等、民主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为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在内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深切考虑利益相关者期待;遵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规范保持一致;遵守有关信息公开和社会问责的相关规范。该项目着力研究制定欧盟大学社会责任标准(USR Benchmark Standards),该标准包含四个大学社会责任核心议题:①研究、教学、学习支持、公众参与;②治理;③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④公平运营。在核心议题基础上,提出大学社会责任实践指南[1]。该研究成果对促进欧洲大学的社会责任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大学社会责任实践已不再是理念和实践脱节的时髦词汇,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实践,迫切需要研究者们可靠地、均衡地分析实践规范和进展。在中国,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中国大学的宝贵传统,是我国有希望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倡导者和发声者的大学理念。但由于大学社会责任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中对于大学社会责任实践问题研究大多关注宏观的高等教育系统层面,大学组织履责实践研究较为匮乏。如何在院校层面将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和原则通过大学的政策、战略、程序、过程得到体现,使大学核心学术活动因社会责任原则得到加强和发展,现有研究尚未给予科学解释,这也因此成为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详细分析欧洲大学开展社会责任实践行动的背景、内容、政策及效果,以期为我国大学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研究设计与案例选取

本研究选择欧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大学社会责任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对我国情境下的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的推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多案例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案例选取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其一,案例的典型性和可推广性。要求选取的样本大学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已有5年以上,社会责任管理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代表性,所呈现的背景和信息比较全面。本研究最终获得三个资料详实的案例文本。第一个案例展示了曼彻斯特大学构建起战略驱动的社会责任管理框架,确保社会责任理念和战略的可行,推动履责绩效的持续提升。第二个案例体现了爱丁堡大学明确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起高层领导者、全校师生和各职能部门员工共同参与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日常管理体系,确保实现社会责任行动承诺的持续性。第三个案例描述了维也纳大学通过参与“伊拉斯谟+大学社会责任计划”,与联盟高校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责任服务与合作网络,共同构建创新、活力、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愿景。

其二,样本大学类型、规模、发展水平等应具有一定可比性。研究选取欧洲三所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29位,拥有38 500名学生,教学科研系列专任教师6000余人。爱丁堡大学是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在校学生35 000人,教学科研系列专任教师约3000人,在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9位。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系列专任教师6800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和继续教育学生共计94 000人,在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55位。

其三,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通过搜集案例大学公布的官方数据和资料,跟踪近五年案例大学实施社会责任战略与行动信息。利用会议和访学机会在欧洲实地调研,通过与样本大学管理者、项目协调人、社会责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沟通与访谈,确认所运用资料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

1.曼彻斯特大学:战略驱动的社会责任管理

2012年,曼彻斯特大学制定了“曼彻斯特2020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卓越的科学研究”、“杰出的学习与学生体验”、“社会责任”三个核心的战略目标。该校认为,作为全球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愿景,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体现着大学通过教学、研究、公共事务及活动对所在社会的福祉而作出的贡献[2]。

(1)从战略高度驱动社会责任履行

曼彻斯特大学将“社会责任”作为大学核心战略目标之一,将社会责任理念上升到核心价值观高度。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关注21世纪全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科学研究对社会发挥积极影响;培养负责任的毕业生,学习并实践道德、社会和环境责任;参与社区,使大学的活动能够利用知识、资源和吸引力为社区作出贡献;负责任的运营,有效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平衡;研究、教学和活动应符合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承诺[3]。

从2012年至今,曼彻斯特大学将社会责任核心议题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科研伦理”、“公平与多元化”、“可接近性”,并设计一系列有时间期限的社会责任项目来实现社会责任战略。管理者从战略层面对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规划、设计、执行、监测,全面追踪社会责任绩效表现,避免社会责任实践与大学的期望脱节。

(2)促进社会责任政策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曼彻斯特大学发布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声明(2013)、环境可持续发展计划(2013)、可持续的出行计划(2013)、可持续的废弃物计划(2013)、碳管理计划(2013)、公平运营政策(2008)、负责任投资政策(2006)等。政策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碳排放、能源、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通勤与交通出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该校承诺以2007~2008年为基准年,到2020年实现降低40%碳排放的目标[4]。

作为研究型大学,承担学术性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曼彻斯特大学公布《良好科研指南》(Good Research Conduct)提出“卓越、诚信、开放、严谨、安全、道德责任、负责任管理、专业规范、合规性、报告学术不端”十项科研原则,要求全体科研人员和教职工遵守《数据保护法》、《人体组织法》以及临床试验和动物研究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秉持良好科研原则,追求高质量和高道德标准的优秀研究成果[5]。

作为英国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公平与多元化”成为该校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议题。曼彻斯特大学出台《公平与多元化政策》(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cy),要求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能理解学校的公平与多元化政策,向学校报告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遭遇的有损人尊严的不可接受之行为。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尊重学校每一位成员,及时纠正不当行为;确保教职工和学生了解如何报告歧视、欺凌和骚扰,且不会因此受到报复;公正、彻底、迅速、保密的处理投诉;在管理者责任影响范围内给予公平和多元化的适当考虑[6]。

(3)激励师生参与各类社会责任项目

曼彻斯特大学通过项目式管理方式,激励师生参与各类项目,逐步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取得丰硕成效,形成全校师生认可并积极践行的责任文化。代表性的社会责任项目包括:

①学校治理者招募计划(School Governors Initiative Signature Programme)。在曼彻斯特当地社区很多公立学校难以招聘到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卓有效率的管理者。这一项目希望大学的职员和校友通过志愿服务来指导和改善公立学校的管理水平。曼彻斯特大学积极组织教员和职员参与这些学校的校董会,教职工和校友们创建了规模很大的教育管理者群体,通过开设学校治理课程、研讨会、培训、年度会议、社交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和联络,帮助中小学的管理与治理。

②文化可接近性项目(Cultural Access Signature Programme)。通过向公众免费开放大学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引导当地社区的中小学生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曼彻斯特大学对当地社区中占20%的落后弱势小学免费开放大学最先进的文化机构,如拥有世界一流天文设备的乔德雷尔·班克天文台、约翰·赖兰斯图书馆、曼彻斯特博物馆、惠特沃思艺术馆等,使学生们通过接近优秀的文化、科学和博物馆获得宝贵的学习与教育经历。

③曼彻斯特就业项目(Manchester Works Signature Programme)。曼彻斯特大学所处的地区并不富裕,社区公众工作技能和就业率较低。该校通过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财务策略,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支持,帮助其重新获得就业机会,也支持师生实施一对一帮扶。截止2015年度,该校已帮助750余位当地失业者重新就业,其中有一部分人申请到了在大学内部的工作。

④可持续发展项目(Think Sustainability Signature Programme)。曼彻斯特大学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建议和丰富的参与项目,例如绿色出行,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建立可持续的实验室,加入可持续发展爱好者联盟,申请担任学生宿舍环保代表等。项目目标是到2017~2018年,教职工至少可以参与一项可持续发展项目,具备相关知识和资源促进工作场所和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7]。

为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上述社会责任项目,曼彻斯特大学设计了荣誉激励政策,设置了10类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包括科研创新奖、教学创新奖、社会创业奖、典范社区奖、公众参与创新奖、公平和多元化奖、文化贡献奖、可持续发展奖、扩大参与奖、年度志愿者,对师生给予表彰,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文化。

2.爱丁堡大学:全球领先的负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定位

爱丁堡大学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010~2020)》中,明确了“成为全球领先的负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的建设目标,提出要全方位地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内容融入到学校管理、政策制定、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中,让师生成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导者[8]。从2009年至今,该校已陆续发布6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向社会展示成就与进展。

(1)构建社会责任管理组织保障

为配合《爱丁堡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010~2020)》的实施,学校2013年成立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The Department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负责战略监测、战略发展,利益相关者沟通与激励,实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项目,发布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报告等。该部门愿景是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大学社会责任服务部门。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具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听取年度报告、评估学校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情况。可持续运营咨询团队、可持续实验室指导团队、可持续信息与通讯技术团队、公共设施团队四个管理团队由学校主要行政单位的中高层领导者组成,委员会和顾问团队参与社会责任项目的咨询、执行和评审。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项目配备项目主持人、沟通与运营负责人及其他管理人员[9]。

图1 爱丁堡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组织结构图

爱丁堡大学通过组建专门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机构与项目团队,使社会责任管理更加规范化、常态化,并能及时监测、衡量战略实施成效。该校建立了高层领导直接参与的社会责任管理队伍和执行团队,同时招募基层的协调员队伍,将社会责任理念传导到大学运行的最基层单元。通过官方网站、博客、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校内外媒体向师生和公众传播有关政策、知识和项目活动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该校可持续发展绩效,社会责任影响力不断突显。

(2)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爱丁堡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包括:负责任投资政策、计算机与电子设备循环利用与回收政策、房地产开发可持续性政策、住宿服务的可持续性政策、交通与出行计划政策、能源政策、饮用水政策、生物多样性政策、公平运营政策、冲突矿产政策、健康食品政策等。爱丁堡大学是欧洲第一所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大学,也是英国第一所采取正式的冲突矿产政策的高等教育机构[10]。通过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爱丁堡大学有章法、有步骤地系统推动全校师生员工,在科研、教学、社会参与和组织运营各方面,切实承担起大学社会责任,加强责任治理。

(3)有针对性的实施卓有成效的责任项目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主导实施一系列具有卓有成效的、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一系列服务帮助师生、职员及其所在的部门学习相关知识,协助他们提升社会责任与可持续绩效表现和效率。实施项目主要有:

①针对学生群体,设立社会责任与可持续论文奖(SRS Dissertation Prizes)、学生论坛、资助学生发起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学生开设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选修课程。

②针对教师群体,支持教师开展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学术项目来支持大学实现其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承诺,促进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积极从事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工作,并建立跨学科的学术网络(SRS Academic Network)。制定《可持续指南》(Be Sustainable Guide)中,给予教师和研究人员十分具体详细的相关指导建议。

③针对行政职员,该校要求职员入职时就参加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在线培训课程,该课程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有哪些方法和行动可以支持学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邀请职员志愿申请担任所在部门的协调员,帮助推动校内各职能部门降低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11]。

3.维也纳大学与“伊拉斯谟+大学社会责任计划”

维也纳大学重视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然而,一些教师和研究者们从事着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学术研究,很多全日制在校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当地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合作伙伴迫切需要通过与大学的科研合作来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维也纳大学在《2020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维也纳大学要成为维也纳地区乃至中欧地区的创新动力源”,通过科研和高等教育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大学与社会和当地社区的合作联系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促进知识在高校和企业间的交流和共同创造[12]。

(1)扩展社会责任战略合作

欧洲国家的大学社会责任实践发展仍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欧洲中、东部地区的大学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相对较晚。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大学牵头组织,葡萄牙的波尔图大学、爱尔兰的都柏林城市大学、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学、斯洛文尼亚的普图伊大学以及欧洲大学继续教育联盟共同合作开展的“伊拉斯谟+大学社会责任计划”(Erasmus+UNIBILITY-Project,2015-2017,Grant Agreement No.:2015-1-AT01_K203-005033)于2015年10月启动[13]。该计划具体实施分为盘点阶段(stocktaking phase)——培训阶段——实施阶段——评估推广四个阶段。

上述欧洲高校将通过战略合作,促进欧盟大学社会责任标准的实践与发展;促进师生和科研人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管理战略;开发大学社会责任服务学习项目;面向高校管理层和学生开设大学社会责任课程与培训;通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科研合作加强大学对社会的影响。

(2) 建立社会责任服务与合作网络

维也纳大学通过UNIBILITY计划与联盟高校合作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培训,并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构建合作网络,强调大学履行社会责任要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与外部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对话。

“伊拉斯谟+大学社会责任计划”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

①教职工培训周。通过听取主旨报告、研讨会等形式,讨论大学管理人员、学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社会责任挑战及其如何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支持来自合作高校的教职工和管理者通过建立USR战略和行动计划将社会责任实践传递到社会,使大学提升社会影响力。研讨主题包括:负责任的科研、教学与学习;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任的大学治理;公平运营;公共参与;大学社会责任的愿景;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面临的挑战与障碍;大学社会责任的实施;大学社会责任的报告。

②学生培训周暨巴塞罗那社会责任暑期学校。大学生将通过参与服务学习项目,加强学生与当地文化、社会生活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并把社会责任理念和学生的创意与想法付诸实践。服务学习项目记录通过视频、文本文件、服务日志和宣传册等形式在网站上公示。

③大学与企业合作报告会。报告会将围绕着大学战略,探讨如何与商业界保持联系并产生真正的影响。针对创意产业、科技企业、当地初创企业和其他商业合作伙伴,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特定行业领域的大学与企业合作报告会。一方面增进大学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界对大学战略和行动的了解和支持。

④大学与非政府组织研讨会。很多非政府组织(NGOs)没有固定的教育和培训预算,大学可以为所在社区的NGOs提供教育培训支持。该计划将在每个参与国举行两次相关的研讨会,讨论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筹款、沟通合作等问题[14]。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的案例陈述和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第一,在欧洲大学中,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战略领域,它的重要性已经在高等教育界日益彰显。曼彻斯特大学和爱丁堡大学重视通过战略引领、顶层设计推动大学社会责任实践发展,并且通过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使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有章可循,奠定了社会责任实践的坚实基础。实践表明,“大学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个空的概念,而是与大学的使命、价值观、教学、研究、服务等活动息息相关的。院校层面应将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和原则通过大学的政策、战略、程序、过程得到体现,使大学核心学术活动因社会责任原则得到加强和发展。社会责任一定要融入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的管理中,才能行之久远。

第二,大学对社会责任的实践与管理并不是要求我们的大学去做一件全新的事情,而是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去管理,将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责任议题紧密结合,解决教育、社会、环境问题。社会责任项目不能孤立行事,否则可能会变成没有长期价值的“装饰品”。在设计社会责任项目时,要根据大学的类型、优势与责任议题结合,聚焦有助于提高大学竞争力的领域。曼彻斯特大学是最早采取社会责任“项目式”实践模式的大学,根据区域社会需求与学校的战略规划,学校设计一系列有时间期限的社会责任项目,号召师生参与这些项目。随着社会责任项目的开展与日益丰富,大学所需人员数量和精力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积极推动利益相关方全面参与大学社会责任行动,设置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与执行团队就成为了组织发展的一种需求。第二个案例中的爱丁堡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部属于“强矩阵式的项目组织”,每个项目团队由10~15人组成,团队负责人责权比较大,团队内部也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授权,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完善的大学组织建立的社会责任服务部门。

第三,大学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和外部组织合作,与相关组织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资源、知识、理念,从而使得大学社会责任履行获得更多支持,使大学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取得广大公众能够感知的、满意的、有说服力的实践和成效。大学社会责任的实现,涉及到诸多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内部的师生、政府机构、企业、校友、公众,其实现过程是整合学校、城市、产业的智力资源,调动责任主体积极性的过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对于大学社会责任均衡发展至关重要。第三个案例维也纳大学参与的UNIBILITY计划是典型的“基于大学社会责任项目的多高校联盟”,联盟方共同确定大学社会责任核心议题,开展多边对话与政策沟通,建立社会责任服务与合作网络,共同推动社会责任实践发展。这也将成为未来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发展趋势。

[1] BURGOS D,LOJA E,MENEZES I,etal.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mmon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R].Buchatest:University Politehnica of Buchatest,2015.

[2] Vision of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B/OL].http://www.manchester.ac.uk/discover/vision/,2016-07-04.

[3]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Manchester 2020: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s Strategic Plan [EB/OL].http://documents.manchester.ac.uk/display.aspx?DocID=25548,2016-08-19.

[4]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Policies [EB/OL].http://www.estates.manchester.ac.uk/services/es/policies/,2016-08-22.

[5]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Good Research Conduct[EB/OL].http://www.manchester.ac.uk/research/environment/governance/conduct/,2014-03-

30/2014-07-05.

[6]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cy [EB/OL].http://www.manchester.ac.uk/research/environment/governance/policies-guidelines/,2014-07-30/2016-07-14.

[7]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EB/OL].http://www.manchester.ac.uk/discover/social-responsibility/,2016-07-20.

[8] University of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Strategy 2010-2020[EB/OL].www.ed.ac.uk/sustainability,2010-02-15/2016-07-16.

[9] University of Edinburgh.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epartment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Strategic Plan 2015—2018[EB/OL].http://www.ed.ac.uk/about/sustainability,2015-06-30/2016-08-05.

[10] University of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Policies [EB/OL].http://www.ed.ac.uk/about/sustainability/governance-publications-reports,2016-08-12.

[11] University of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Our programmes [EB/OL].http://www.ed.ac.uk/about/sustainability/about/programmes,2016-07-18.

[12] University of Vienna.University of Vienna 2020 Development Plan [EB/OL].http://www.univie.ac.at/fileadmin/user_upload/startseite/public-Seite/Dokumente/Entwicklungsplan2020_en.pdf,2015-01-22/2016-07-13.

[13] University of Vienna.UNIBILITY Project Newsletter Nr.2 [EB/OL].http://www.postgraduatecenter.at/unibility/about-unibility/,2016-07-13.

[14] DIMA G,RESCH K.From CSR to USR-a reader.Intellectual Output 1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rasmus+ UNIBILITY-Project[EB/OL].www.postgraduatecenter.at/unibility,2016-06-10.

A Multi-Cas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uropean Universities

KANG L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dvocated and promoted more European university Integr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ction, so that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uiversities.The multi-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Vienna shows t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governance throughout the institutions.Universities should closely combin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su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participation of stakehold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The strong matrix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alliancebased on projec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European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multi-case study

2016-09-18

大连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多理论融合的大学社会责任治理模型与应用策略研究”(DUT16RW108)

康乐(1984-),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大学治理与社会责任研究,E-mail:kangle@dlut.edu.cn。

G647

A

1008-407X(2016)04-0016-06

猜你喜欢
责任大学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大学求学的遗憾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