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6-11-25 20:20姚爱亮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题习题直线

姚爱亮

情境学习理论,是指教师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良性互动,形成一个生态化的学习环境。下面就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高中数学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教学导入的环节。创造情境

如果要构建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就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心、探究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圆与方程”时,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圆就是封闭的曲线,方程就是直线,直线和曲线之间存在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可能学生根本就不愿意听这些抽象的知识,更毋论探究这些抽象知识。为了让学生愿意探究知识,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圆、直线的特性,展现两者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多媒体具有声、光、动画的效果,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当学生看完动画,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识思考:既然了解了圆与方程之间存在关系,如何计算圆与方程之间存在的关系呢?这一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开展活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学习数学的过程定义为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做数学题,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很枯燥,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改变“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枯燥的”这一看法,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研究数学习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圆与方程”时,教师可以布置开放型的题目,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以每组找到的答案多少及正确率记分。如,寻找圆(x-3)2+(y-3)2=9上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为1的点。这是一道答案开放的题目,学生可用多种途径得到正确答案。比如,可以求圆心与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大小之间的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关系求得答案;也可以把圆与直线的距离值视为一个集合,判断集合数值得到答案。在做开放型题的时候,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其他学生的方法能够弥补不足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发掘数学知识的乐趣、与他人交流的乐趣等。

三、在教学拓展的环节。强化实践

部分数学教师可能会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总要为学生布置数学题、总要让学生思考数学题,这时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很枯燥。该怎么办呢?难道不为学生布置数学题吗?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该平台上研究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用交流数学问题的方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例如,在讲“圆与方程”时,有位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找到生活中圆与方程的例子,将之抽象成数学习题,并给出数学答案。有一个学生给出的作业如下:某桥的跨度为20m,它的拱高为4m,现在有一艘船,宽10m,水面以上高3m,请问:船能不能顺利过桥?(学生的解答略)这个学生说,过去是教师布置习题给他们做,现在教师要求他们自己观察生活,自己给自己布置习题。这让学生感觉很兴奋。学生为了做教师布置的习题,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圆与方程知识的应用。此外,学生还发现其他的生活情境中包含有圆与方程的知识:工厂生产时,齿轮运转中经常应用到圆与方程的知识;在计算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时,除了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外,有时还会应用到圆与方程的知识,如计算与电场有关的事物时,就要应用到圆与方程的知识……这个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只是过去他从未发掘到这些数学知识,更未想到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次教师给学生一个观察数学知识的平台,学生不仅自己编数学题给自己做,还把编写的数学题发表在网络上,给其他喜好数学知识的同学一起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发掘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能从其他同学的建议中找到完善数学知识结构的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了解数学实践就是一个平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氛围,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实践,一边吸收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交流实践结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交流的平台中感受到学习氛围,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实践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转化数学知识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数学题习题直线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