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

2016-11-26 06:28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椭圆探究过程

陶 吉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高中数学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

陶 吉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高中椭圆同课异构教学学习时,观察到其中一堂课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的知识,上完后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很好。从而想到研究了解数学教学中的活动设计,本文从活动的内涵,活动课与一般课的分析比较来论述了教学中活动设计的重要性。通过举例说明活动课学生掌握知识的流程得出活动课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锻炼。最后探究了如果课程中要设计活动,教师应该注意和遵循的原则。怎么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数学知识掌握的更深刻。

活动;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1 数学课程教学中活动的重要性

1.1 活动的含义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个体能动地、积极的、有目的的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归纳与概括等认识活动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活动的最初形式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识。

1.2 教学中活动的作用

在活动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体现了高中数学的个体体验、智力参与、主动活动的数学学习特征,在课程目标上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与发展。活动的作用概括为以下记点:

(1)活动过程中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2)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4)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革教学思想,转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埋头去做,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现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弄清楚其中的来由,这种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

1.3 有活动的课和普通授课的区别

有活动参与的数学课程:(1)学生之间的探索交流。(2)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得出新知识。(3)学习过程看作一种探索的过程。(4)学习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5)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和内涵。一般数学课程授课:(1)学生与老师的交流。(2)老师传授、学生听讲。(3)学习是一种听讲和模仿。(4)按照老师指令进行。(5)传授数学知识点。

2 讲授新课时运用活动的效果

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同课异构听课为例,在学习椭圆方程时以之前所学过的旧知识圆的方程及推导为基础,老师举出生活中椭圆物体以引发学生兴趣,在数学上怎么样用一个式子来描述这样的图形。

学生自己尝试用已经准备好的纸板和适量长度的线来画椭圆,通过活动和小组讨论得出固定线的两个端点用铅笔把线拉直转一圈所得的图形就是椭圆。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这堂课都十分感兴趣。再让学生回忆干才画图的过程,找出形成这个轨迹的点有什么关系,能否用数学式来表达。对比圆方程的推导很快就有学生看出线的长度一直没变并且纸板上有两个定点,学生观察到椭圆上的所有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还没等老师终结结论学生已经在列式推导了。

虽然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花了二十多分钟,但学生整节课上的非常感兴趣,效果也很好。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于老师直接讲授,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多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的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活动的参与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教材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活动

除了在讲授新知时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探究式学习新知,在学完数学知识后设计一定的活动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在生活中,每个数学的模块都对应着相应的生活问题,例如:

(1)函数应用问题,求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产量最大、效益最好、用料最省、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2)三角应用问题,测量、建筑、航行等与三角函数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可建立相应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3)数列应用问题,生活中人口增长问题、人寿保险问题,经济活动中存款利息、分期付款、期货贸易和生产活动中的资产折旧、增长率等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4)不等式应用问题,实际应用的投资决策、环境保护、生产规划、统筹安排、交通运输、最优化等问题及有关最大(小)值的实际问题。

4 如何设计好教学中的活动

有活动的数学课堂,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更加的感兴趣。所以在课堂内容中加入活动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不错选择,但如何设计好教学中的活动,使得在开放式教学中,把握好“放”与“收”的尺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中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大概可以分为一下几点:

(1)主体性原则,在数学活动中,活动主要是学生自己“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2)实践性原则,在活动的时候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亲自动脑来获得对数学和数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过程性原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数学问题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在对新知识的探索时应该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过多的跳跃。(4)科学性原则,老师提出的活动和叫学生探究的内容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征,在学生思维能构探索的范围之内。

综上,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活动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在探究知识时能够逐渐的对数学感兴趣,在探究中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新民,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

[3] 张秉平,活动的特点及组织活动课程的方法[M].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陶吉(1991.10—),女,白族,云南昆明,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633.6

A

1672-5832(2016)07-0109-01

猜你喜欢
椭圆探究过程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