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16-11-26 01:57沈钦彦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平肝阳上亢疏肝

沈钦彦

(夏邑县人民医院 针灸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沈钦彦

(夏邑县人民医院 针灸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目的 观察采用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夏邑县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焦虑值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焦虑值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给予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肝阳上亢;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并且随着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需要给予高血压患者有效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有限,相关研究表明,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本研究旨在观察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行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夏邑县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平均(64.16±5.27)岁;BMI指数为(21.52±1.67)kg/m2;高血压1级22例,2级23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3~76岁,平均(62.35±5.62)岁;BMI指数为(24.31±1.45)kg/m2;高血压1级21例,2级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山西宝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32)口服,5 mg/次,1次/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取穴:太冲、行间、合谷、太溪、阳陵泉。太冲采用泄法,太溪用补法。其余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7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白天和夜间的舒张压、收缩压;采用Beck焦虑量表评价患者焦虑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和次症分别分为轻、中、重3个程度,主症积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2、4、6分,次症积分分别为1、2、3分,无症状计为0分。舌象及脉象有病变症状计为1分,无上述症状者计为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间段血压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段血压水平±s,mm Hg)

2.2 焦虑、中医证候评分 对照组治疗前焦虑评分为(47.2±11.0)分,中医证候评分为(25.1±4.6)分;观察组治疗前焦虑评分为(47.9±10.8)分,中医证候评分为(24.8±4.8)分。对照组治疗前焦虑评分为(37.3±8.3)分,中医证候评分为(18.3±4.0)分;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为(28.2±6.2)分,中医证候评分为(14.0±2.2)分。两组治疗后焦虑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等,可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在中医医学理论中将高血压归于“头痛”“眩晕”等范畴。而肝阳上亢是由于肝肾阴亏、阴不致阳、肝阳肝火上扰的上实下虚表现,所以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平肝潜阳、滋补肾阴为主。研究认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也易受到情志的影响,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均会使得此病病情加重[4]。所以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需要对情志的调节加以重视。

对24 h动态高血压的测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情况,其比定时测量的适用性更强。24 h动态高血压测量可反应出患者机体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可为判断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是否受损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焦虑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钱雁[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其原因主要为此方法针刺肝、肾、胆各经穴位,其中针刺太冲可有效起到滋阴补阳的作用,而针刺阳陵泉穴可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针刺合谷可起到疏通肝气、调节情志的功效,针刺太溪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血管扩张剂,其能够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从而有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各穴位针刺再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调节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综上,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给予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1] 张淼.针刺风池太冲穴结合天芎丁散治疗眩晕症7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58-59.

[2] 郑祖艳,吕雪萍,许尧,等.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77-78.

[3] 李洪波,陈春华.针刺太冲穴配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30例[J].陕西中医,2012,33(8):1065-1066.

[4] 吴云粲,赵国瑞,杜宇征.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6):30-32.

[5] 钱雁.平肝疏肝滋肾针刺法结合络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398-400.

R 54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110

2016-05-16)

猜你喜欢
平肝阳上亢疏肝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高血压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候分型中的研究价值
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脾平肝、化痰宁风法治疗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