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五指山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

2016-11-27 06:38宋少华
今日海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五指山农产品生态

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五指山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

五指山是我省的生态保护核心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立市兴业的唯一出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五指山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抢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抓规划打基础,调结构兴产业,着力在培育旅游主导产业、发展热带山地高效农业、巩固生态环境优势以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稳步提升供给质量和能力,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

深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坚定不移打造旅游主导产业

五指山市按照建设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坚持把打造旅游主导产业、奠定长远发展基石作为调结构、谋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克服起步晚、底子薄、交通瓶颈等因素制约,以五指山这“一山”为主要突破口,立足特有的资源环境优势,走差别化路线,积极开发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标志性旅游产品,形成了“一山一线一圈”的旅游开发布局。以雨林登山观光、峡谷漂流为主题,深度开发了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红峡谷旅游景区;充分挖掘黎族、苗族传统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了水满风情小镇、黎峒文化园等旅游产品;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完成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建设,全市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亚泰雨林、怀特彩云飞、水晶国际、福德莱等一批星级高档度假酒店先后投入运营,综合接待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积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突出抓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布局,全域统筹、全局规划,优先对旅游景区景点周边及重点旅游小镇、旅游线路基础服务设施进行集中完善和美化改造,加快推进水满雨林茶园产业小镇、毛阳红色田园风光小镇以及毛阳牙胡、水满新村等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水满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并于2014年获评“海南十大最美小镇”。注重旅游产业带动,积极引导本地群众主动参与到全域共建、全域共享中来。充分发挥国家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组建民族风情展示、歌舞演艺队伍,培育了黎锦苗绣、竹竿舞、盘皇舞、招龙舞等一批艺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演艺项目。

大力完善支持旅游发展政策措施,研究出台《五指山市鼓励旅行社开发客源市场奖励暂行办法》和《五指山市扶持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自2013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旅游业发展。不断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圈”,成功开通三亚至五指山水满乡旅游客运专线,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空间和机遇。成功举办五指山市旅游推介会和旅游线路体验活动,每年组织旅游企业到北京、天津、济南、兰州等全国各大城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开展旅游推介。积极借助黎族、苗族“三月三”节、热带雨林登山赛、自行车赛等独具魅力的节庆赛事、文化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全方位提升五指山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45万人次,与2011年相比年均递增20.8%;旅游总收入2.24亿元,与 2011年相比年均递增31.5%,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

着力增加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培育打造五指山热带山地高效农业品牌

省委书记罗保铭多次强调,农民是海南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和重点,要在做大做优现代农业上使真劲、使恒劲。五指山市虽然耕地总量十分有限,发展上规模的现代农业先天不足,但是充分利用特有的山地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适应市场需求、高品质、有特色的高效农业上,加快调整生产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五指山市财政每年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集中精力培育和发展了以茶叶、野山鸡为代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和特色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将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聚集,稳定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不断巩固壮大,种植规模达5100亩、年产茶青近500吨;野山鸡年出栏规模达120万羽。积极引导农民调减水稻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扶持发展高山蔬菜3000亩、忧遁草1050亩、树仔菜1000亩、山兰稻1000亩。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大力探索开发了蜘蛛、豪猪、香猪、山猪、果子狸、竹鼠、山竹果、油茶等“名优特新”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坚持以发展品牌农业为导向,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质认证,突出打好“绿色安全”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毛阳、番阳农产品检测站以及全市15个农药监管平台建设完成。积极培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产品商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有机高山茶”“椰仙茶”“黎乡野山鸡”等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畅好华达荔枝”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面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战略,“五指山红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成为全省第三个获此殊荣的有机农产品;2014年五指山蜘蛛作为中药材经批准设立《蜘蛛/海南省中药材标准》;2015年忧遁草作为茶保健饮品通过生产经营审批,加快推动了五指山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注重示范带动,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增收点+农户”等组织模式,通过全市552个增收示范点和473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约6500户参与特色农业生产。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组团合作营销模式,组建具有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合作联社及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电商,规划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22个,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完善。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冬交会”“农博会”等农产品交易会,完成智慧化展销平台特色农副产品展览馆五指山分馆的筹建,五指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加快提升。

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增创生态产品供给新优势

良好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五指山市始终坚持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生态产品供给优势不断增强。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五指山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制定实施《五指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3—2020)》,按照“多规合一”原则基本完成《五指山市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一张蓝图干到底。扎实推进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编制完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限定开发建设边界,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入推进“绿化宝岛”行动,累计造林绿化面积3.3万亩,圆满完成了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切实做好123.8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近三年,五指山市财政每年安排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000余万元,将绿色福利直补给全市6万多农民群众,不断强化了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筹建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和7个乡镇环卫生站,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全市7个乡镇、351个自然村招聘保洁员423名,城乡一体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日臻完善。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集中整治城乡卫生脏乱、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突出考核问责,加大典型曝光,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加快推进城镇排污设施建设,完成城市污水管网续建工程和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修复工程建设,水满乡和毛阳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精心组织开展全市国土、森林和水资源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持续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2012年来从严查处涉林案件170宗,清理整改未批占用林地4宗1.42公顷。科学划定农村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对13个违规取水排污项目进行集中整治;设立乡镇水利工作站,加强“一江三河”水环境保护。全市生态环境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水体、大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

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五指山市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攻坚任务。经过4轮清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715项精简到207项,核减幅度达71%。完成政府权力清理和责任清单编制,并于6月30日全部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编制乡镇、村两级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事项目录,大力推行“一张审批网”,实现市、乡(镇)、村三级全覆盖。2016年上半年,村(居)便民服务站“一张审批网”使用率达76.2%,走在全省前列,并多次受到省审改办表扬。全面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一照一码”改革,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09张,全部实现即时办结。

为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建设项目五阶段并联审批实施细则和审批服务提速提效六项措施,整合10个部门资源,再造审批流程,涉及重点项目办件平均受理时限3个工作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六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加强考核问责,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近9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5%,拉动经济增长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五指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积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研究出台了《中共五指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着力调优做强“四大供给”、统筹推进“四大改革”、重点补长“四大短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本文责编/蔡萌邮箱/394666442@qq.com

猜你喜欢
五指山农产品生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五指山旋律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五指山
小林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