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有差异吗?

2016-12-02 03:33秦春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7期
关键词:颜渊中西杨绛

中西教育有差异吗?

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和她的家人在天堂团聚。

杨绛先生有一次专门谈到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她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中西教育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吗?

过去人们认为中西教育不但有差别,而且差别很大。西方的教育强调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中国的教育则是“虎妈狼爸”式的应试教育。2008年以后,越来越多小学生、中学生出国留学。一句话叫“有条件的要出国,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出国”。可是到了美国和英国就一定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好的教育”吗?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中西教育之间可能的确存在着一些现象上的差异。但我认为从“好的教育”的标准出发,二者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至少差别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我想强调一点,我所说的中式教育包含了自孔子以来数千年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思想。我们之所以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多的批评,很可能是由于我们背弃了古代中国教育先贤的优良传统。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我认为不仅仅需要眼睛向外,更需要的是眼睛向内,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当中汲取智慧、力量。比如《论语》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藏。

在人们的概念里,西方的教育是强调价值观的教育,其实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中,价值观的教育就始终是核心。古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道”,知识和技能是排在第二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实践了孝、信、爱、仁之后,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可以学学文化知识。这种“重道轻术”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中国社会。

现在大家都认为西方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其实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孔子的整个的教育思想里面,“因材施教”是最重要的理念。子路和冉有提出同样的问题,孔子的答案截然不同,完全是根据子路和冉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而给出的针对性培养方案。为什么2000多年前我们就能实现的教育理想,到今天反而做不到了呢?

今天大家很欣赏西方教育不强调唯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其实孔子最不强调统一标准性的答案,比如说问“仁”的问题,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宰都问孔子,樊迟还问了三次,每一次孔子给的答案都不一样。

再比方说大家印象中西方的教育都是诱导式、启发式的,不像中国强调死记硬背。其实诱导式的教学法在西方教育界大规模流行,只不过是二战后的事情。在哈佛成立之后的200年的时间里,学生每天都必须背诵规定好的内容。而古代的中国教育则是典型的诱导式教学。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所以颜渊才会感叹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所以关键问题不是中西教育到底有哪些差别,而是为什么我们丢弃了古代中国的优良的教育传统。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使命: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遵循自己的天性健康快乐地生长,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一天天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负责任的公民。这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在每一位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

秦春华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颜渊中西杨绛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选择
选择
最短的情书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