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6-12-06 07:04田琳光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医师

田琳光

(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山西太原 030002)

某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对策分析

田琳光

(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2)

目的: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分析该院2014年急诊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全年急诊处方500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5 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626张,占32.52%,符合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要求,但是仍存用药选择不适宜处方、用药适应证不当、药物用量不当等问题。结论: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强监管力度,增加处方点评,加强培训,提升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药物,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管理较松,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药效下降、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等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杏花岭区中心医院依据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整改,现将该院急诊科2014年度处方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杏花岭中心医院2014年全年急诊处方5 000张进行分析,其中1 626张处方存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2.52%,抗菌药物的使用涉及多个科室,包括有骨科、普外科、呼吸科,五官科、口腔科等,患者年龄8~71岁,平均年龄(38.6±6.7)岁。处方涉及抗菌药物剂型有分散片、缓释片、胶囊、针剂等。

1.2方法

对全部1626张抗菌药物处方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统计处方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给药途径等,并组织本院临床药师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对药物使用合理性、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等进行调查。

2 结果

2.1抗菌药物处方情况

在随机抽取的5 000张处方中,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1 626张,占全部处方的32.52%。在1 626张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中,单联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 463张 ,占89.98%,两联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63张,占10.02%,未发现三联及以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注射剂型抗菌药物处方1 106张,占68.02%。

2.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在全部1 626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涉及7类38种;未发现使用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处方,使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处方956张,占58.79%,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处方670张,占41.21%。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55.66%、12.55%、13.90%。详见表1。

表1 各种抗生素使用比列

2.3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对1 626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259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占15.93%,包括用药选择不适宜处方、用药适应证不当、药物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问题。详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患者的康复、医院的质量管理具有密切关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引起耐药细菌的产生、增加医院感染几率、菌群失调,同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1],因此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合理应用[2]。随着卫生部对抗生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整治以来,杏花岭中心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进行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取得了很大提高,但通过对该院2014年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抽查中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

3.1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

3.1.1抗菌药物应用基本情况对该院2014年度急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在随机抽取的5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 626张,所占比例为32.52%,符合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中对于综合医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大于40%的规定,通过调查发现,该院急诊抗生素使用以单联应用为主,为89.98%。

3.1.2抗菌药物选择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该院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分级应用管理执行严格,未发现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出现。通过表1发现,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因选择种类多、抗菌谱广及较少的不良反应得到临床急诊医师的多数选择,占55.66%。喹诺酮类因抗菌谱较广且无需皮试,也得到了急诊医师的较多选择,占13.90%。这两类临床使用较为合理。

3.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3.2.1用药适应证不当在临床适应证方面,上呼吸道感染为使用抗菌药物最为突出,但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为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具有自限性,对症治疗即可自愈,对于细菌感染患者方可使用抗菌药物,该院急诊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缺乏血常规、尿常规等临床依据,属于不合理用药,另外还存在关节炎、筋膜炎等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等不合理情况出现。

3.2.2用法、用量不合理存在给药途径不合理现象,如对于轻度感染的患者未按照原则优先选择口服药物治疗,而选择静脉给药;使用过程中存在未按照药品半衰期及有效药物浓度给药情况,如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存在给药次数较少,一日给药一次,难以维持机体抗菌药物的有有效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应按药物说明书或药典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

3.2.3药物选择不合理存在个别药物选择不合理情况,依替米星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不属于一线用药,同时存在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应在用药时对其进行药物监测[3,4],在急诊却得到了一定的选择,该院针对此情况加大了对依替米星的监管,同时对开具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医师进行约谈教,如无改正则限制其处方权限。

3.2.4其余不合理情况a)联合用药不当,一些药物的联合使用会使药物的疗效下降,如快速抑菌剂与杀菌剂的联合使用;具有相同作用靶点的药物联合使用会因竞争作用靶点使药物的疗效下降。b)急诊处方要求抗菌药物使用不得大于3 d,存在违规处方大于3日使用量;c)《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处方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时间及医师签名,存在修改未签字现象。

3.3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整改措施

将强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管,自从全国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该院不断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管,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各专业方面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检查督导,以强化全院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识。

加强培训,对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使医师熟悉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及合理的用法、用量,提高医师用药水平,减少因此而导致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出现。

医院应用内部网络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对于医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并对用法、用量等进行监测。药剂科则对异常使用的药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采购限制,另一方面,药剂科对医师的处方进行审核和不定期抽查,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时反馈给医师,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5]。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急诊处方的抽样调查发现该院对于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之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相信通过本次调查整改可以加强对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1]黄剑辉,王定营,黎家华.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强度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9-101.

[2]徐芸.某三甲医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3.

[3]戴长青.药剂科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172-173.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郑雪梅,温悦,孟德胜.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1,10(5):46-47.

本文编辑:周文超

R978.1

B

1671-0126(2016)02-0034-03

田琳光,男,主管药师,从事药房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不合理处方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