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语言

2016-12-08 01:53李新青
陶瓷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陶艺家粘土陶艺

何 芹,李新青

(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⒉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语言

何 芹1,李新青2

(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⒉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作为公共艺术组成部分的环境陶艺已经愈来愈受人们关注,它的魅力源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具体表现在原始质朴的粘土材料语言、丰富多彩的色釉装饰语言、综合多元的公共空间语言。从材料、装饰、空间等多角度来分析环境陶艺的表现语言是对其艺术价值探索的重要途径。

环境陶艺;表达语言;材料;装饰;装置;公共空间

环境陶艺是指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主要为公共空间设计的陶艺作品。它是将公共空间及处于公共空间中的人连同自然环境的造景元素结合起来进行创作的现代陶艺作品。环境陶艺以其原始质朴的材料语言、丰富多变的肌理语言、多姿多彩的装饰语言和综合多元的装置特性,使得它与其他公共艺术相比更具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一、原始质朴的粘土材料语言

粘土是环境陶艺重要的材料语言。在艺术发展史上,粘土是最具原始和表现力的材料。粘土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是伴随着的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取自天然的粘土成了人们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媒介。今天粘土制品已从单纯的实用性转入到公共空间领域并与更多的人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主要表现在精神层次领域。在这个背景下粘土材料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将粘土材料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并以其原始质朴的材料美吸引着人们欣赏与感悟。环境陶艺的泥性语言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载体。在公共空间中对粘土材料的应用 ,是陶艺家通过将粘土赋予某种视觉形态,这种形态承载着审美情感的认知。环境陶艺家必须以对粘土材料的把握及认知作为创作视觉心理同构的前提。粘土原始的材料美与人类自身对自然的亲切感是构成环境陶艺家运用这种材料进行公共空间行为艺术表现的契机。粘土材料不仅是环境陶艺本身的表现手段,并且也成为了环境陶艺的表现主题。粘土材料具有质地的原始性、自然性,能充分展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力,陶艺家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特殊的艺术语言彰显出粘土材料的审美价值和品格内质。日本陶艺家宫本-琉璃子的作品《人类杰作——1994神的旨意》(见图1),运用粘土和沥青进行装置表现,粘土 在沥青上因干燥过程中因收缩系数不同而形成自然的龟裂效果,充分地表现出粘土本身的原始质朴的材料美,让人联想丰富。

通信联系人:何芹(1977-),女,硕士,副教授。

Correspondent author:HE Qin(1977-), Master,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273703025@qq.com

图1 人类杰作——1994神的旨意Fig.1 Masterpiece of Man: God’s Decrees 1994

二、丰富多彩的釉色装饰语言

绚丽多彩的釉色是环境陶艺重要的装饰语言。釉色中多变的色彩不仅是陶瓷特有的品质,更是人类艺术情感的精华;它不仅在环境陶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加强了环境陶艺在景观空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环境陶艺在视觉效果上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丰富的釉色表现。丰富多变的釉色是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设计要素。传统的陶瓷制品,无论是室内陈设器(如粉、古彩)还是室外建筑装饰材料(如琉璃瓦),釉色表现都相当精彩。随着科学技术和窑炉烧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釉色,为环境陶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陶艺家在环境陶艺创作中,应该充分的利用陶瓷釉色,这个专属于环境陶艺独特的最具审美和创作性的一道工序。使其为环境空间的丰富性增添了几分色彩的跃动。因烧成的温度、气氛不同,则可造就作品不同的质感效果和不同的色泽感,釉色的化或明或暗,或涩或纯;可自然朴实也可单纯高贵;可以复杂多变也可以清晰而有序。甚至没有釉料的粘土本身经火的熏烧也可以表现的平实、亲切而令人动感。尤其是在烧造过程中由于烧成所形成的色彩的可变性给环境陶艺的创作增添了无穷的想像空间和审美魅力。环境陶艺的釉色经过火的洗礼以后会产生丰富多变的效果,打破了环境空间中色彩的平衡,赋予环境陶艺色彩情感的真挚朴素与含蓄抽象之美(见图2)。

图2 釉色肌理Fig.2 Glaze texturing

环境陶艺有着独特的肌理美,泥土的材质具备这种纯天然的优势。发掘并强调肌理的审美属性是环境陶艺与空间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也是环境陶艺表现的重要特征。泥土因组成成分及所含金属氧化物的差异在烧成后会有各种不同质感与肌理变化,比如粗糙、龟裂、起泡等,经窑火产生的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使得泥土和釉料产生变幻莫测的肌理效果将人文美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挖掘环境陶艺肌理美是陶艺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陶艺家通过按压、拍打、雕镂、刮擦等各种肌理表现手段,做成随意的或是严谨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立体的或半立体式的装饰纹样和形态,也可以是的由制作者的手语痕迹而产生带有的韵律、重叠、连续、粗细、交叉、疏密、错综的纯肌理美感。陶艺家根据作品与环境的需要运用材质语言特点与变化创造出轻重、缓急、软硬的质感联想和空间感受。这些泥土和釉色所表现出的肌理美在现代的环境空间中散发出和谐的意蕴,使人们产生丰富的审美意境(见图3)。

图3 肌理表现Fig.3 Expression of texturing

陶瓷彩绘是环境陶艺重要的装饰语言。运用传统的陶瓷彩绘来表现环境陶艺作品能充分体现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内涵,使作品的外在美与内在意韵揉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表达环境陶艺的环境语境。它可以更加深入地诠释环境陶艺所承载的信息,能让观众在解读中与作品产生共鸣。黄焕义先生为景德镇飞机 场设计创作的的大型雕塑《门》(见图4)就充分的利用了现代青花抽象彩绘艺术语言。作者巧妙地用青花彩绘语言完美的折射出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所承载的丰厚的陶瓷文化内涵。

图4 《门》Fig.4 Gates

三、综合多元的公共空间语言

当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时,它的材料语言有了广泛的表达,可以说环境陶艺一开始介入公共空间时就充分体现出装置的特征。环境陶艺的装置语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图5 《太空计划》Fig.5 Space plan

首先,陶瓷与其它材料及其它装饰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环境陶艺创作中,陶艺家充分利用金属、木材、玻璃等材料来辅助作品的主旨表达,亦或共同构架作品的形态。陶艺家吕品昌先生的作品《太空计划》系列(见图5)则是利用陶瓷和不锈钢综合装置而成。作品以太空中的飞行体为原型进行创作表现。不锈钢构件的装置更好的突出了作品的语意特征,使作品透露出人们对宇宙的遐想,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深层次的思考。形象逼真的陶瓷影像技术语言 随着高科技对陶瓷艺术的引入,丝网印刷、辊筒印刷、喷墨打印技术也成环境陶艺重要装饰辅助手段。陶艺家借助现代陶瓷装饰工艺技术如通过喷花版、丝网楼板或者照相制版技术创作出与自己设计主题所需的形象,从而在一定的形态上来最终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著名的挪威的陶艺家乌拉-斯莱鲁德充分运用了彩绘和贴花纸进行装饰,位于中国佛山华夏陶瓷城的“华夏拱门”(见图6)是其大型环境陶艺作品代表作。作者用丝网印刷技术将陈年旧报、书籍文字、历史事件等等信息复制到瓷砖上,并运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红色以锐利、洒脱的书写形式进行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表达了艺术家对时间、人生、 社会的感受与认识。作者向世人开启了一扇联系古今的时空大门。

其次,环境陶艺作品与影像、音乐、灯光的装置表现。生活的多元化引发了艺术形态的多元化。环境陶艺可以综合音乐、灯光、影像等任何使用的手段开放性的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多元素的揉合增加了作品的丰富性,也将更好的调动观众参与作品互动的能动性,从而达到作品、环境、观众三者的和谐共处。

最后,环境陶艺与所处场域的空间、景观的装置。环境陶艺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价值功能的最重要的体现是与周边环境各构成元素的调和。这些构成元素包括外空间、地形、树木、流水、建筑物等自然的或是人为的景观。我们看著名陶艺家黄焕义先生的作品《取景》(见图7),其成功之处在于完美体现了作品与场域的和谐:如果将整个作品视作一个正形,那么它的外空间可以看做是一个负形,这种正负形的构成 是在一个四维空间进行的,我们可以透过“正形”来取景,如同摄影一样,可以任意变换角度来拍摄美丽的蓝天、白云、高山、星辰......,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引导,而当观者不自觉的参与进来时,也正是这件作品成功的时刻。

图6 《华夏拱门》Fig.6 Chinese archway

图7 《取景》Fig.7 Viewfinding

环境陶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其主体特性必须与所处的环境相互依存。环境陶艺作为一种最具亲和力的材料表现形式必以它的丰富的装饰性、多元的装置性为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探索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因而将在公共艺术这个领域中找到更加贴近公众,更加贴近时代的方式,并有待人们更深层次的去进行探究。

[1] 陈瑞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

[2] 施慧. 公共艺术设计[M].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9.

[3] 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

[4] 黄汉军. 现代陶艺特性浅析 [M] .美术观察, 2004(10)∶ 35-39.

[5]孙振华. 陶艺的公共性. 美术同盟. http∶//www. artcn.net. 2003.

[6] 张玉山. 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M]. 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10.

[7] 黄焕义, 冯薇娜. 环境陶艺审美的环境观[M]. 装饰, 2005(12).

The Performance Language of the Environmental Ceramics

HE Qin1, LI Xinqing2
(1.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2. Schoo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001, Jiangxi, China)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ceramics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component of public arts. Its artistic charm originates from the unique performance language of art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lore the artistic value from its materials, decoration, device and so on.

environment ceramics; performance language; materials; decoration; device; public space

date: 2016-01-23. Revised date: 2016-04-25.

10.13957/j.cnki.tcxb.2016.05.025

TQ174.74

A

1000-2278(2016)05-0581-04

2016-01-23。

2016-04-25。

猜你喜欢
陶艺家粘土陶艺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粘土玫瑰DIY
“疯狂”的陶艺
粘土仙人掌
粘土机器猫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