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的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的融资性研究

2016-12-09 12:58叶晓甦许婉熔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融资

叶晓甦,许婉熔,徐 青

基于多目标的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的融资性研究

叶晓甦1,许婉熔1,徐 青2

PPP模式已成为我国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的重要方式。PPP项目的融资性是公私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PPP项目中主要合作方的融资目标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点。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利益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对PPP项目融资目标的不同诉求和体育场馆融资要素结构,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重庆市某体育场馆为例对伙伴各方接受的融资性进行方案对比,探讨了假设条件下实现体育场馆PPP项目融资的最佳伙伴合作方式。

多目标模型;大型体育场馆;项目融资;PPP

0 引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实现特定公共项目的公共效益而建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关系性契约的合作伙伴、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1]。在PPP项目中,由于参与主体多,影响因素复杂,构成了一个相互矛盾和制约的多目标问题,如果不对此进行合理的协调,使多目标利益方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将无法使公私双方达成合作。所以为了确保合作伙伴关系的可持续性,降低合作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探讨PPP项目的可融资性十分必要。

众所周知,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是世界性的难题,而要实现其成功的运营则必须解决其融资问题。迄今为止部分学者对大型体育场馆的融资进行了研究。Luca Rebeggiani[2]在研究德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和运营时借鉴了美国的做法并强调了PPP模式。刘波、龚晖晖[3]分析了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中的运用形式及优势。亓霞,王守清[4]比较分析了国外PPP项目融资渠道,建立了适合我国PPP项目融资渠道可选择的框架性流程图。这些已有的研究表明融资性是合作的基础,是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我国PPP项目的融资性提供了参考。

所谓的融资性,从技术经济理论解释,一个建设项目自身具备的持续的现金流是项目能够获得贷款的基本保障;从银行贷款的角度来说,当一个项目能够说服放贷方向项目公司提供贷款时,这个项目就是“可融资的”项目。项目的融资性包括资金的筹集方式、资金的来源和资金方案的可行性,这种融资性一般构成建设项目的价格发现机制,即国际通用的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内容中的经济性。经济性是由经济、效率和效果三部分构成;体育场馆PPP项目区别于高速公路、地铁等PPP项目的特征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紧密程度;体育场馆服务与公众健康的紧密程度;体育场馆现金流与服务质量的紧密程度。因而在体育场馆PPP项目中必须考虑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的伙伴关系创造的价值,即伙伴关系价值,因此体育场馆的融资性可以归纳为”3E+P”。伙伴关系价值的核心是承诺、信任和满意三个维度[5]。例如政府财政补贴承诺、取消商业竞赛审批的政策、公众对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

1 体育场馆 PPP项目的融资目标与要素结构

PPP项目的可融资性研究就是分析政府部门、私人投资部门和参与公众三个主要参与方融资目标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共同的利益平衡,促进各方合作时,达到相对较优的状态。

1.1主要利益方融资目标

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三方,即政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制者;私人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众——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即消费者[6](见图1所示)。

图1 PPP项目三方利益关系Graph 1 Relationships of the three stakeholders in PPP projects

政府部门的融资目标。在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中,政府部门的融资目标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经营性)和社会效益(公益性),公益性是根本目标,经济效益是保证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体育场馆PPP项目的社会效益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目标的实现:(1)全民健身运动,体育主管部门有义务保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按照全民健身的相关政策规定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场所。(2)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政府投资的体育场馆的本体功能就是为体育比赛或者训练提供场地,同时开展体育运动比赛也是体育场馆公益性的表现,政府部门必须对此予以监督。(3)保障体育场馆正常运营,即负责体育场馆的维护和保养,如果场馆不能正常运营将会造成场馆资源的浪费,也是政府部门职责疏忽的表现。

私人部门融资目标。私人部门参与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其融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保障项目盈利是私人部门最根本的目标;(2)保障运营成本给付,实现项目盈利则必须控制建设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过度追求低成本将会导致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低下。(3)私人部门对场馆运营管理也必须要保证体育场馆公益性的实现。

社会公众对PPP项目融资目标的认识。社会公众并不会直接参与体育场馆的融资,但是作为公共产品体育场馆在其建设和运营中必须考虑公众的诉求。社会公众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社会公众希望以可承受的价格,支付自身参加场馆体育健身运动的成本。(2)社会公众希望政府为其健身运动提供更多的场所,场馆能为其提供优质的健身环境。(3)社会公众更关注场馆设施的维护和运营的维持,良好的运营和维护增加消费满意度。

因此,在体育场馆PPP项目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各自利益追求和利益目标。而利益目标的结构中,经济利益都是各方关心的基本点,也是PPP项目融资性的关键点。

1.2融资要素结构

考察一个项目是否是一个可融资的项目,既要考察项目的自身经济性,还要考察项目的社会环境价值。对于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既要保证其社会效益又要保证其经济效益,因此就要求其具有持续的现金流。大型体育场馆PPP模式的融资性就是剖析其客观存在的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营价值、商业价值和区位价值。

经营价值。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内,为使劳动力、财务、营业、生产等各种业务,能够依照经营的目的顺利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运营活动[7]。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价值与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密切相关。基于公共物品理论,采取一定的收费措施避免“搭便车”行为,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大型体育场馆具有收费机制和可以让市场发挥一定作用的特点,以及场馆本身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如场地租赁、场馆冠名权等使场馆本身具一定的经营价值。

商业价值。体育场馆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构成商品的市场价值。体育场馆的商业价值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举办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场馆经营服务的商业价值和场馆周边经营配套的商业价值。体育场馆PPP项目成为创造市场资本重要资源,是社会资本投资方的利益驱动力。

区位价值。“区位”源于德文的 standort,是1882年由 W.高兹首次提出的,指事物占有的场所[8]。区位具有价值是因为区位因素之间的空间联系具有影响经济活动的效果。大型体育场馆的区位价值可以表述为:由场馆的地理位置优势而带来的其资源在经济上的价值实现,反映了场馆对相关资源及经济活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位价值是影响PPP大型体育场馆项目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的区位条件是大型体育场馆吸引市场投资、公众消费和确保市场竞争以及创造现金流价值的条件之一。具体表现在便捷的交通、成熟商业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密集的人口居住区等。

1.3融资指标

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PPP利益相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于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来说,首先要保证场馆良好的经营和其盈利能力,才能找到融资的契合点,进而达成公私双方的合作。因此,将从项目、政府部门、私人投资部门和社会公众四个方面讨论融资指标。

首先需要考察整个项目在特许期内的盈利能力,工程经济学中采用净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这一动态评价指标来反映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项目的盈利能力。在工程经济学中根据一个项目NPV是否大于零来判断该项目是否被接受。NPV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

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主要由建设成本和运营过程中的设备更新维护费用、税费和管理费用组成;

t代表特许经营期,即政府部门授予私人部门特许经营的年限;ic代表基准收益率,就是公私合作双方共同的期望盈利。

影响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性因素,还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合理补贴W和相关政策的税率R。消费者更加关心使用成本和参与度,就是普通消费者去场馆消费的门票价格P和参与体育消费的次数Q。私人投资部门关注投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用ROI表示。

2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多目标规划模型

2.1多目标规划模型简介

多目标规划 MOP(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求多个目标函数同时达到最优状态。在现实问题中,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指标去衡量某个事物,当需要用多个标准去衡量一个事物的时候,且目标间度量不一样,目标相互矛盾,就可以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来解决这类问题[9]。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的融资性问题就是多目标问题,寻求在特定条件下各目标的相对最优状态,达到 “合作点”使项目具有“可融资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其中:

f(x)——表示目标函数组

x∈Rn——表示决策变量

gi(x)——表示不等式约束条件

hj(x)——表示等式形式的约束条件

I——表示不等式的约束指标集

Z——表示等式的约束指标集

f(x)由p个目标函数fi组成,当P≥2时,为多目标问题。关于多目标规划的解法的研究,很难直接求解,一般是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求解,因此需要引入约束模型。其理论依据是如果目标函数中的某个函数的值可以确定一个范围,那么该函数就可以作为约束函数进入约束条件组。在实际情况下,将多目标的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的问题,从而进行求解。约束模型可以表示为:

—G(xi)为约束函数组

—区间[a,b]为约束函数的取值范围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2.2目标函数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融资性研究的三个决策目标组合起来便是保证社会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私人投资部门的投资回报的基础上追求项目自身NPV的最大。而项目NPV的大小取决于四个主要因素: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基准收益率、特许经营期。

体育场馆PPP项目的现金流入CIt包括政府补贴和营业收入两个部分,其中当场馆本身的经营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以后,政府将不再予以补贴。体育场馆的营业收入包括体育场的收入、体育馆的收入,这两部分具体又包括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场地租赁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场馆附带的商铺的收入,车库的收入等。

体育场馆PPP项目的现金流出COt部分,包括建设投资(即有场馆的改扩建投资)和营业支出、大修理费用三个部分。其中营业支出包括日常维护费用、能源费、管理费用、税费和其他费用。

因此目标函数为:

其中,各字符代表的含义同前文。

前提条件设定:

①信息对称假设

②各限制性条件和相关参数设计合理

2.3约束条件

①特许经营期,介于对私人部门盈利的考虑和公共财产价值的保证,政府相关政策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期有限制,会规定一个最长期限Tmax。

②财政补贴,为了激励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保证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地方财政对各体育场馆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国家财政要兼顾众多的项目,补贴资金是有限度的。

③私人部门盈利,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利润最大化。对于私人资本参与的体育场馆经营,在保证其最低盈利的同时也会限制其无止境的利益索求。

④门票价格,大型体育场馆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和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使用的公共性和利益的外益性等特征[10]。一般来说,过低的票价会使消费者数量增加,从而造成拥挤,增加场馆的负担,也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大型体育场馆的票价应该在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范围内。P(min)为最低的收费标准,P(max)为最高收费标准。

3 案例分析

3.1案例基本信息

以重庆市某体育场馆为例,该体育场馆采用公私合作的模式。其占地面积约2.85万平方米;除景观工程和配套建筑外,包括综合体育馆一个,容量为3 500人;室内游泳馆一个,容量1 500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个,约1.5万平方米;体育休闲广场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整个场馆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3.2案例假设

项目测算以该综合场馆使用条件为对象。

(1)基准收益率采用当前综合贷款利率5.6%。

(2)特许期假设。《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126号)中的第十二条规定,特许经营期的长短根据行业的规模、特点等确定,不能超过30年。这一标准被目前大多数 PPP项目采用。

(3)财政补贴假设。该市财政2014年对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收费开放的补助是100万元。

(4)投资回报率假设。由于该市当前对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项目的盈利水平,没有直接的政策和文件给予规范,综合社会资本参与水电项目和其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关于社会资本盈利水平的规定,研究时取社会资本参与大型体育场馆的盈利水平为6%-10%。

(5)门票价格假设。经调查,综合该市游泳馆票价最低价格约10元,最高价格约为48元。游泳馆需求与门票价格的函数关系为Q=P.pi,其中pi为需求与门票价格的概率关系函数。

3.3案例测算

①建立如下的应用模型:

约束条件:

②模型求解:

借助EXCEL中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该模型,求解结果为:

当场馆的平均票价为35元/人时,如果特许经营期为30年,则社会资本投资回报ROI=12.6%,大于约束条件中规定的最高值10%,如果特许经营期为26年时,则社会资本投资回报ROI=6%。

当场馆的平均票价为30元/人时,如果特许经营期为30年,则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为ROI=10.21%;如果特许经营期为27年,则社会资本投资的回报率ROI=5.49%,不满足约束条件中的最低标准6%。

当场馆的平均票价为25元/人时,如果特许经营期为26年,则投资项目的NPV<0;当特许经营期为30年时,社会投资资本盈利ROI=6.2%。此时政府对场馆的财政补贴为67万元,小于该市政府对体育场馆的财政补贴预算。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分析可知,PPP项目中社会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增加时,私人投资部门的利润增加,同时随着价格的增加,依据经济学价格-需求曲线,消费者数量会减少,因此降低了场馆给消费者带来的社会效益。对政府而言,随着私人资本的利润增加,私人投资部门更愿意追加投资,而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投资不足这一困难,但是场馆的整体社会效益降低。当社会消费者使用成本降低时,私人投资部门的利润随之降低,甚至在规定最长的特许期内也无法收回投资,此时私人资本无利可图,将会直接导致合作的破裂。因此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合作的关键是科学的平衡主要利益相关的目标诉求。

4 结论

PPP项目能够成功的进行融资的关键之一是要对项目的融资性进行充分的估计,发掘项目自身的价值,同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合作伙伴关系的价值,即:“3E+P”。研究从客观量化分析的角度,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的融资性进行探讨,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项目的融资性包括资金的筹集方式、资金的来源和资金方案,构成项目的价格发现机制,即PPP项目的经济性,也包括伙伴关系价值,是公私双方合作的基础。

(2)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中政府、企业和社会消费者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相互矛盾,不能同时使三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值,因此PPP项目要成功融资就必须平衡各方利益。

(3)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可以求出满足三方利益诉求指标最佳合作区域。当其中某方的利益诉求超过此区域,如门票价格上涨将会损害社会消费者利益,特许经营期太低将会使私人投资部门得不到预期合理的回报,此类情况将会导致合作破裂。

[1] 叶晓甦,徐春梅.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2013,27(6):6-9.

[2] Luca Rebeggiani.Private VS.Private Spending For Sports Facilities-The Case of Gemany 2006[J].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2006,6(3):395-433.

[3] 刘波,龚晖晖.PPP模式与准公共品的供给——论PPP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151-154.

[4] 亓霞,王守清,李湛湛.对外PPP项目融资渠道比较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9(6):26-32.

[5] 姚作为.关系质量的关键维度-研究述评与模型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5(8):132-135.

[6] 叶晓甦,杨俊萍.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的PPP项目定价方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6):74-77.

[7]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资产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9-21.

[8] 王谷成.港口区位价值理论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60-263.

[9] 刘三明.多目标规划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10] 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24-26.

PPP no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vide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Financing of PPP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The key stakeholders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 have shared and divergent financing targets.Therefore,this study,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keholder theory,aims to analyze the goals of stakeholders-government,social investors,and the general public,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ng elements in large stadium PPP projects.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best partnership for financing for stadium PPP projects through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based comparison of the financing programs for a stadium in Chongqing,which are acceptable to all parties involved.

(编辑 任丹)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based Research on financing for Large Stadium PPP Projects

YE Xiaosu1,XU Wanrong1,XU Qing2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large stadiums;project financing;PPP

G818.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6-0012-05

G818.2

A

1001-9154(2016)06-0012-05

10.15942/j.jcsu.2016.06.00

重庆市体育局科研项目“重庆市体育场馆公私合作(PPP)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B201512)

叶晓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PPP/BOT建设投融资,E-mail:xiaosuye@cqu.edu.cn。

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4;2.重庆市体育局,重庆400015 1.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2.Chongqing Sports Bureau,Chongqing 400015

2016-02-18

2016-04-28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融资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