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业FDI投资特点及政府规制策略研究

2016-12-10 07:36蒋思佳
物流技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外资

蒋思佳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我国商贸流通业FDI投资特点及政府规制策略研究

蒋思佳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商贸流通业FDI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不可避免地对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造成冲击,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健康、安全发展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对其进行政府规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FDI的投资特点,以及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规制的策略。

商贸流通业;FDI;投资特点;政府规制

1 引言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达到27.19万亿元,比20世纪90年代末增长5倍以上,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增势显著。在经济新常态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然是全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FDI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面对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国内商贸流通业FDI仍维持着加快扩张。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2013年该行业FDI总额为2.6万亿元,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6%,比内资批发和零售业投资总额增速高5%。

商贸流通业FDI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引来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通过不断挤占中国市场,对本土商贸流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如何有效地对商贸流通业FDI进行管制,或已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前提。

2 我国商贸流通业FDI的投资特点

商贸流通业FDI在我国国内市场全面铺开已成为

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商贸流通业FDI在国内的投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商贸流通业FDI进入中国流通市场的特征,并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商贸流通业FDI的投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实施初期亏损战略,快速抢占中国市场

商贸流通业FDI进入中国流通领域,其主要目的仍在于抢占中国市场。为了迅速达到这种目的,外商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很有可能采取初期亏损战略,即以低价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低流通价格,对国内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产生挤压式影响,不断抢占本土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空间。当外商投资者通过流通产品的价格竞争,赢得一定的商贸流通市场份额、具备一定的客户群体之后,他们又会采取批量进货和集中配送的方式,尽量压低流通成本,从而获得更高效益。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FDI还具备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在本国总部集中收取相关管理费用,成功逃避在我国应纳税收,从而获得更多利润。以零售行业巨头沃尔玛为例,它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面临亏损状态,其中2002年的亏损额度达到2.5亿元,2004年起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逐步由盈亏平衡转向盈利,目前沃尔玛在我国零售市场的份额已达到7%左右。

2.2 先主攻中心城市,然后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拓展

考虑到中心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市场容量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会以中心城市作为首要进驻地。中心城市具有庞大的客流物流群体,拥有高密度的中心商贸区,而且交通条件相对优越,因此是吸引外资商贸流通业的重要阵地。而随着外资在中心城市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在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逐步缩小,为了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潜力,商贸流通业FDI往往会考虑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拓展。在商贸流通业态选择方面,外资首先会进入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通过不断抢占周边市场,对实力较弱的流通企业形成较大压力。

2.3 空间上呈现由南至北、由东向西延伸的特征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阶梯状特征,因此商贸流通业FDI在我国本土市场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延伸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起,外资商贸流通企业开始规模化进入中国市场,首先的落脚点便是深圳、广州等城市以及东部的上海。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消费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市场发展潜力大,因此外资商贸流通企业随后出现由南向北拓展的趋势,杭州、宁波等城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兴起。目前,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资批发零售企业占到我国同类企业的60%以上。随着东部地区商贸流通市场不断趋于饱和,FDI不断向北部和西部延伸。

2.4 利用我国本土金融资源,推进规模不断扩张

资金一直是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也是外商投资者想方设法谋取的重要资源。随着外资商贸流通企业在国内的信誉程度不断提高、品牌不断打响,他们获取我国本土金融信贷的容易程度也不断提高。于是,他们大量利用我国本土金融资源,从而抢占国内企业信贷份额,不仅对本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及金融贷款产生影响,还将影响我国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增加了我国政府调控金融市场的难度。

2.5 加快实现企业本土化

扎根中国市场,是许多外资商贸流通企业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外资商贸流通企业无论在经营业务还是产品设计、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积极做出了“本土化”的努力。以零售行业为例,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外资企业都建立起与国内大型生产企业之间的供销合作关系,逐步实现商品流通的“本土化”。诸如沃尔玛、家乐福、万客隆等零售巨头所经营的“国产货”几乎占到零售商品总数的80%以上。

3 政府对商贸流通业FDI规制的迫切性

商贸流通业FDI在我国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国内市场带来竞争过度激烈、产业发展安全受影响等负面效应。具体而言,FDI的无序性、扎堆性和抢滩性也普遍存在,导致国内市场资源不断丧失、流通断链危机提高、资金不断外流等不安全因素凸显。因此,我国政府对商贸流通业FDI进行管制,在现阶段存在一定的迫切性。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 FDI不断挤占我国本土商贸流通市场

商贸流通业具有投资门槛较低、市场竞争面广、资金易发生转移等特点,资本积累产生的作用也相对较小。因此外商可以利用小型投资规模,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较多的商贸流通市场,进一步获得稳定收益。而作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在FDI不断充实本土商贸流通市场的环境下,保证本土商贸流通企业的份额显得尤为重要。巴西等国家目前商贸流通业几乎为外资所控,本土制造业成为他们的生产车间。这一事实,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前车之鉴。可见,对商贸流通业FDI实行政府规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竞争过度从而引发流通低效率

我国商贸流通业实行对外开放力度非常大,对外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较高待遇,促使许多跨国企业保持高速抢滩,从而获得非常有利的商业位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仅一年时间大型超市的FDI占全部大型超市投资的比重就接近25%。目前全球排名前50的零售企业中,已有超过80%的企业在中国拥有市场。商贸流通业FDI的迅速扩张,直接导致一些地区经济秩序紊乱、竞争环境混乱、政府调控失灵等问题,商贸流通业FDI在国内主要倾向于投资大型超市或仓储式商店,引发这些业态的过度竞争,从而导致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低效率。

3.3 部分外资商贸流通企业存在垄断倾向

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低小散”特征鲜明,这为外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创造了条件。当前,国内已有少数外资零售企业通过大额订单,长期占用国内的供应商贷款,并收取相关的交易费用,对国内供应商带来较大压力。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提高在我国的市场份额,采取长期亏损经营,不仅给国内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也对整个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部分大型的外资零售企业可以通过低价大额订单和大规模采购,控制我国商贸流通的主要渠道,并以低采购价格倒逼国内制造企业构建服务于这些外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4 FDI不断产生就业挤出效应

外资商贸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如果长期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必将影响国内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就业环境。商贸流通业是我国传统的和基本的就业渠道,以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为主体的商贸流通业,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FDI不断进入商贸流通业,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挤出效应。

表1 我国外资、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营业规模和就业规模及增长比较

由表1数据可知,2010年以来,我国外资零售企业无论是在营业面积增速还是就业人员增速方面都普遍高于内资连锁零售企业,从规模上看,外资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在逐步提高,对内资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带来抑制作用,从而对国内就业产生直接挤出效应。国外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营业面积在8 000m2以上的分店,每销售1 000万元商品所需的就业人员仅为20人,而在国内中等以下的商店,所需就业人员为50人,直接就业挤出效应为1:2.5。同时,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也迫使国内企业削减人员以降低成本,这就带来间接的就业挤出效应。由表1可知,2010年以来,我国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就业人员增速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在2013年甚至出现了就业负增长。

4 强化政府对商贸流通业FDI规制的策略

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商贸流通业FDI存在一定的投资特点,并且FDI不断扩张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实行一定的政府规制非常迫切。本文认为强化政府对商贸流通业FDI规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4.1 营造良好的流通竞争环境

一方面,在商贸流通主体关系处理方面,应鼓励良性竞争,坚决限制垄断。政府可实施一定鼓励手段,加快国内企业联合或重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避免过度竞争。另一方面,逐步取消原有对外商的超惠待遇。改革开放前期,为了吸引FDI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政府采取

外商优惠待遇,但这种政策另一方面又加剧了FDI的垄断效应,政府应强化规制机制,抬高FDI进入壁垒,为本土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4.2 合理约束地方政府盲目吸引外资行为

商业街区、大型超市等商贸流通业态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因此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建设这些业态,争相吸引外商投资者对内投资。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存在盲目攀比现象。考虑到商贸流通业FDI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国家应对地方政府的这种盲目行为进行约束和纠正,使其做到本土企业与外商企业同等对待。

4.3 对本土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本土集中度

由于我国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低小散”的特征普遍存在,不利于在与外资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中形成优势,在占有市场份额方面存在较多劣势。因此,国家应积极鼓励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以提高流通集约程度、增强流通实力为导向,加快与其他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或者形成战略联盟,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本土集中度,从而形成集聚规模优势。例如,零售企业应积极鼓励发展跨区域连锁零售经营,形成一个区域联动的零售网络。同时,应避免国内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或联盟的垄断行为,鼓励本土商贸流通企业资源有效整合,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4.4 加速实施商贸流通业的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创新是任何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新常态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应找准科技创新点,不断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态转型升级。在商贸流通业科技创新方面,首先应加强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注重现代化信息设备、管理技术等开发和应用,加速商贸流通企业与制造商之间信息渠道联通,提高流通的效率。其次,应借助交易平台互联网化的契机,坚定不移地拓展商贸流通业的电子商务渠道,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联营的流通新格局。再次,加快商贸流通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并优化人才居住和创业环境,开辟“众创空间”。

[1]安竹,王玲玲,樊瑞鹏.基于投资成本的FDI区位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8).

[2]孟令岩.FDI挤入挤出效应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2,(26).

[3]Verhaegen Ingrid,Van Huylenbroeck Guido.Costs and Benefits for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Innovative Marketing Channels for Quality Food Product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4(17).

[4]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5]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5).

图2 快递企业“服务一体化”策略运行图例

5 结语

物流快递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过程。一方面,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要求企业不断寻求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制定时要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战略选择,既要发挥企业的优势,又要弥补企业的劣势,同时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的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2]彭明,涂淑丽.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策略探讨[J].企业研究,2013,(24).

[3]常连玉,陈海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储运,2013,(11):97-99.

[4]李雪光,胡松锋.同城快递完善C2C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7):84-86.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Strategy of FDI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 of China

Jiang Sijia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in the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s well as its negative eff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n on such basis,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the government.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FDI;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government regulation

F252

A

1005-152X(2016)10-0030-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6.10.009

2016-09-05

蒋思佳,男,浙江海宁人,浙江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外资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