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屡教不改”的尴尬——浅析小学低段口算错误成因及纠错策略

2016-12-13 00:55浙江省江山市石门小学刘永玉
学苑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计算题竖式口算

浙江省江山市石门小学 刘永玉

经历“屡教不改”的尴尬——浅析小学低段口算错误成因及纠错策略

浙江省江山市石门小学刘永玉

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口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从低年级学生口算常见错误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培养口算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一些教学尝试。

口算错误看错纠错策略

时常能听见这样的话,老师可惜地说:“您的孩子脑子很聪明,可就是做作业太马虎,简单的也要算错。”家长着急地说:“我的孩子不知怎么了,难题反而会做,可越简单反而越要出错,你看19-8会等于9的。”不难看出,在老师和家长的心目中,所谓“简单的”就是计算题,特别是口算。

引起关注——这么简单的错误为何屡教不改

期末检测结束后,又一次进行试卷分析,我发现孩子们在计算题中的失分占了不少分量,共有13位学生在这样的“纯计算题”中失分。以下摘抄的是我的学生在第一题“算一算”和第五题“用竖式计算”中的部分错误情况:

更令我吃惊的是在第五题中有5个学生漏做,其中一个学生漏做1题,三个学生漏做3题,一个学生漏做了全部的6题!

如果给这些错例进行分类,无非就是看错运算符号、看错数字、看错数位、忘记退位、忘记进位……

所有的这些错误类型可以说课堂上都是提醒过的,可是只要留意平时的作业或测试,总会有学生在老问题上犯错误。我们也习惯把口算或计算的错误笼统归结为“马虎——审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

“屡次出错”“屡教不改”真的只是粗心的问题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追寻根源——多是“看错”惹的祸

我把这些学生一个个找来,询问做错的原因,并制成一个表格:

42+34=67 我把34当成来24算了。82-9=91 我以为是82+9。100-40=6 10-4=6太好算,一高兴我就忘记加0了。23+20=52 把23当成32了。80-45=45 个位0-5不够时,我没有把退位点及时加上。5+23=73 我知道5在个位上,但列竖式时没注意。27+38=55 我觉得这道题太简单了,还需要列竖式吗?没想到却忘了进位。14+25+63=92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算错。91-45-8=42 我把第二步想成48-6了。

漏做的那几位同学却说,是想先做下一题到后来就忘记了。

纵观以上错误原因,因算理出错的(进位、退位、对错数位)占了计算总失分的32.8%,剩下的67.2%都是因为看错数字、运算符号或受其他题目干扰而遗忘。再接着追问那几位算理出错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全知道加法满十进位和不够减退位的道理,其中有一位孩子(他算错了27+38)却说:“我觉得这道题太简单了,还需要列竖式吗?没想到却忘了进位。”像这类错误归根结底也是“看错”,是把进位的加法看错成不进位的加法了。如果联系他们平时的学习情况,你会发现,原来看错并不是差生的专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而且比例还不小呢!可见,看错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初入学的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这种直觉的不精确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很明显的。例如他们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6和9、2和7)、字母(b和d、p和q)、文字(已和己)混淆起来。除了感知粗糙、笼统之外,小学生对方位知觉的困难也会造成学习上的错误。所谓方位知觉即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及东南西北的知觉。难怪他们常常bpqd不分,有的甚至把3横过来写或者反过来写,有的把10写成01……

由此可见,“看错”不仅仅是“看”错的,其实与儿童的知觉发展成熟程度及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探求出路——一波三折养习惯

弄清了病症,我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以分批纠错为前提,有效训练为主线,全面培养良好口算习惯的一系列纠错活动。

1.加强对比,促使分化,唤醒孩子“看清”的细心。

百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就学完了,二年级开始接触乘除法。在开学第一天我没有急于上新课,而是对一年级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特别强调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的对比练习。在纠错训练中,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迅速发现知识间的区别,促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如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组:

3÷3=8+4=6×3=54÷9=

54+9=3×3=8÷4=6+3=

45÷9=54-9=

这样,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别、区分相似的数字与符号,削弱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以唤醒孩子看清的细心。

2.适当训练,达到熟练,建立孩子“算对”的信心。

心理学指出,根据计算形成的各阶段的特点,应适当地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但是并非练习的次数越多,量越多,时间越长,练习的效果就越好。

练习中要注意交错训练,做到适时、适量、适切,对于新学习的内容要及时练习,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这段时间学计算,口算的量可适当多些,要学其他内容了,可以课前练5题,课中做5题,回家练10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的量可以逐渐减少,一周练习两到三次,一次练习5题,一段时间下来,计算的正确率就高了。

3.加强反思性的教与学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口算习惯。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而且一定要帮助学生自己反思错误的原因。心理学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也就是反思智慧。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将所有的错题抄在本子上,分析每次错题的原因,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错题旁边,再用符号在目录上统计。如:“□”表示抄错数;“☆”表示看错计算符号;“△”表示用错方法计算;“○”表示数位对错……这样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训练。

此外我坚持严格作业书写要求,要求学生每次计算都要态度认真、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考虑全面,逐步培养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对计算习惯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如“一看、二算、三查”,就是要求每次计算,第一步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步按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第三步进行验算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对学生做好指导,使学生将计算要求逐步内化为稳定的学习习惯。

“知错就改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上错”。经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错误,一个偶然的错误背后必定有着必然的根源,哪怕是一道小小的口算题。让我们带领孩子把错误当作一种学习资源,找到错误背后的知识缺陷,警钟长鸣,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避免“屡教不改”的尴尬!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骆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

猜你喜欢
计算题竖式口算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竖式填数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错误的竖式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