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策略

2016-12-14 11:44朱燕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班会学会班主任

朱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如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呢?

一、开展主题班会,引导感恩情怀

有句话说得好:心灵上长出的杂草必须用美好的德行去占据它。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渐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情感越来越淡薄。因此,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偶尔为之很难起到教育效果,应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主题班会是每周必行的一个教育契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因此,班主任应该定期召开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主题班会,创设良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出自己平日里值得感恩的点点滴滴,为他们提供一个感恩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同学们的帮助值得自己心怀感恩,甚至是有些陌生人也给过自己关爱。使他们心中时刻怀着感恩情怀,并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把感恩教育实施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来,有可能的话为每个学生建立感恩记录小档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感恩行为记录下来,进行每周一评,评出班里的“感恩之星”,并在主题班会开始之前进行表扬,以激励孩子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好地表达自己新的感恩认识。

二、言传身教,加强感恩意识

在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 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给学生带来的直接的影响,在教育行为习惯方面,如果是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在教育语言方面,应该尽量使用完美的语言表达,辅助亲切的情态和端庄的仪表,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做到真诚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该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多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也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与情感,凡事要正确引导,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训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行动体验,升华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只有在班主任的耐心教育下,时时给学生们注入“活水”,才能让感恩这一渠水清澈见底,永葆青春。日常生活中的节日恰恰就是感恩教育的好时机,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家中或社会上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如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的感恩教育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教育学生向各学科老师献真情活动,比如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亲手做一张谢师卡,献一束自己采摘的鲜花,送一句感谢的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祖国的生日时,可组织学生去观看一场爱国教育电影、看一本伟人之书或画册等,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英雄的事迹,使学生学会崇敬英雄,感恩先辈。

综上所述,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让感恩之心在德育教育中绽放鲜艳的花朵。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班会学会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