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单定向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2016-12-15 02:45刘惟优幸丽花周爱琴吴雄健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内科医学生

刘惟优,幸丽花,李 杰,周爱琴,吴雄健

(赣南医学院 1.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2014级硕士研究生,江西 赣州 341000)



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单定向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刘惟优1,幸丽花2,李 杰1,周爱琴1,吴雄健1

(赣南医学院 1.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2014级硕士研究生,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2级五年制定单定向医学生114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内科见习,学生见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见习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法值得在五年制定单定向医学生的临床见习中推广。

案例教学法;定单定向培养;临床见习

医学是一个复杂且深奥的学科,而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内科学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医学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临床内科见习模式基本上采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1],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系统性强,条理清晰,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学生对内科知识的领悟大多只能停留在重复课本理论知识的阶段,无法灵活运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中,易使学生循规蹈矩,明显约束和限制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医学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生,尤其到了见习阶段,更应以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法现已不能满足医学生对临床知识的需求,亟需改革现行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轨的模式,所以在临床见习课中试行新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值得我们去探讨。

案例教学法[2]是指教育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具有过程性、开放性、体验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各科典型病例作为教学素材,将理论学习融于案例之中,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亲自感受临床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探讨、多向互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推理判断、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互循环促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及心血管内科见习中,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定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2级定单定向医学生114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人,每组再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19人,分别到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进行见习。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理论课由同一教师讲授,内容和课时相等。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

①选取典型病例:呼吸内科主要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衰竭为典型病例;消化内科主要选取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为典型病例;心血管内科主要选取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劳累型心绞痛为典型病例。

②教师预设问题:每个小组分别到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进行见习。学生在已学过相关理论知识后,在每次见习前一周将精心选择的针对见习科室常见且在农村亦是多发病及常见病的病例资料交给学生,并嘱他们在见习前先自行查阅资料,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对有疑问的问题做好笔记,为见习课讨论做好准备。

③见习课讨论: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每组以一个学生为主进行问诊,再由其他成员补充询问,然后由另外一个学生为主进行体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全组,最后由一个学生查阅辅助检查结果及报告并报告全组。当负责问诊、体格检查和收集检查结果的学生出现错误或遗漏时,其他学生可给与指正并补充,必要时带教老师也可适当提示,具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带教老师组织大家集中讨论,由学生代表汇报该病例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该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案等。其中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可适当作引导、解释、点评和总结工作。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观察学生的逻辑思维、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和难点,掌握讨论进程。最后由教师对一些共性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点评发言。

1.2.2 对照组 采取目前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即在教师依教材备课和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后,老师带领学生询问病史、查体,然后老师再进一步讲解有关内容。选取典型病例、见习科室及带教老师与实验组相同。

1.3 教学评估 学生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见习考核及不记名填写问卷调查。其中见习考核主要以试卷的形式为主,其中包括客观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主观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评估其临床思维能力,然后综合对比两组学生各项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2 结 果

2.1 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评价 案例教学法在见习考核平均分数高于传统教学法(t=9.47,P<0.05),学生的名词解释题目两组学生得分无差异(t=1.54,P>0.05)。客观选择题目、主观简答类题目与综合应用类题目案例教学法得分均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问卷调查表结果 问卷问题的回答分为三个级别:好或满意计2分,一般计1分,没作用或不满意计0分。问卷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发出57份,回收2组共114份,问卷全部有效,实验组在对见习课的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2。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

表2 两组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

3 讨 论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质量仍然相对低下,对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缺乏高素质实用型的医学人才。为了满足乡镇卫生机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人才岗位需求[3],我校对定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为重点,能在乡镇及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的实用型全科型医学人才[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对定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多项教学改革和实践,此次,我们主要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三大内科的见习中,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乡镇定向培养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效果。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而呼吸、消化、心血管三大内科是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所以此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了三大内科作为见习科室。

所谓临床见习是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灵活应用医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学生能掌握临床各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能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作出初步诊断和治疗[5]。定向培养生的内科见习是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医学理论过渡到医学实践的一座桥梁,是在校医学生所学的临床知识理论进行最初实践的过程,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生转变的必不可少的过程。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已不适应,改变现有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是临床带教老师必须面临的任务及挑战。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这种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但我国教育界内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从1990年以后之事,且在医学领域研究不多。案例教学是发现性教学,其核心是自主、合作、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案例教学重视传授思路和方法,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重视过程,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是主动参与式教学,互动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案例教学是实践性教学,每一个病例都是活生生的案例,需要学生寻找线索,发现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案例教学法组学生见习考核分数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学生,虽然名词解释题目两组学生得分无差异,但客观选择题目、主观简答类题目与综合应用类题目案例教学法得分明显较传统教学法高,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的体会是:首先,在选择病例的时候要注意选取各科室具有代表性及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病例,难易程度要适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而不是只处于“死读书”的状态;其次,预设问题最好以教学大纲为主,临床知识为辅,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再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到病例中,以此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最后带教老师要把握教学的进程,既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最重要的是要对此次教学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将混乱的思维进行条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当然案例教学法还存在着很多细小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对教学模式的探讨将永无止境,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法在定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在内科见习中的运用值得我们去推广。

[1] 师慧.浅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见习课中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5):1006-2769.

[2] 孟瑚,谢瑜,周艳.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肾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002-1701.

[3] 冯眷燕,戴玉英,朱宁,等.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床边教学考试的分析及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002-1701.

[4] 钟志宏,黄光生,辛赣海.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班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 32(5):683-684.

[5] 张蕾,董耀荣.内科学见习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1002-1701.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1-12-8),赣南医学院教改课题(jgkt-2011-28)△通信作者:E-mail:yjm7798@sina.com

G642

A

1001-5779(2016)05-0756-03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5.027

2016-07-12)(责任编辑:敖慧斌)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内科医学生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