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儿科学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2016-12-15 02:45钟小明罗开源廖红群饶兴愉王华彬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儿科学评价过程

钟小明,罗开源,廖红群,饶兴愉,王华彬

(赣南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



形成性评价在儿科学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钟小明,罗开源,廖红群,饶兴愉,王华彬

(赣南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

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中,通过三阶段课程实施,教学反馈,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均有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见习;儿科学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必修科目之一。然而,目前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视儿科、毕业后不愿从事儿科专业的现象,学生在学习儿科学课程时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尤其是见习课学生出勤率低,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差。形成了理论基础差和动手能力弱的恶性循环怪圈。因此,本文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FA)方法运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见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施对象 选择105名我校2011级和2012级在我院儿科见习的临床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男51人,女54人。分为 15组,每组7人,每组由 1名教学及临床经验丰富的讲师加 1~2 名助教带教。

1.2 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均采用案例式教学法[1],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FA教学考核方式进行评价。

1.2.1 考核方案 见习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分(30%), 见习成绩由平时出勤、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患方评价、教师评价等五部分组成。

1.2.2 实施过程设计

1.2.2.1 第一阶段实施过程 第一步,成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5名教师组成,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第二步,示范教学,由课题组负责人开展示范教学,规范教学流程;第三步,制定评价标准。

1.2.2.2 第二阶段实施过程 第一步,成立见习小组,7人为一组,每组选取组长1人;第二步,见习前1天由带教老师布置见习目的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提前做好准备;第三步,见习时由带教老师指定2~3例病例,学生自主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第四步,学生互评病史采集能力和体格检查水平;第五步,患方评价;第六步,教师评价学生整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1.2.2.3 第三阶段实施过程 第一步,对病史进行归纳,学生之间对病史归纳内容的完整性及相关意义进行评价;第二步,提出诊断及诊断分析,学生之间讨论并互相评价,师生评价;第三步,对疾病病理基础与病情演变进行讨论并相互评价,师生评价;第四步,制定治疗方案,讨论并相互评价,师生评价;第五步,提出预后及预防措施,讨论并相互评价,师生评价。

1.2.3 教学反馈 见习结束前,实验学生对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进行评议,填写FA教学反馈意见表(包括学生对FA教学的整体评价,评价内容:教学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对FA教学方法的其他建议和要求等)。根据教学意见反馈表可适当对下次教学目标、内容、计划、方式等环节作适当调整。

2 结 果

学生对形成性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意见见表1。认可FA教学的占98.1%,该教学方式主要优点体现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相关问题得到更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拓展临床思维、扩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技能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有个别学生反映更适应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原因为FA教学考核过程连续,内容点过多,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增加了学习的负担(45.7%)。在建议方面,多数学生认可该考核评价方式中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学生诉求主要体现在想要积极参加更多临床操作、演练;增加部分疾病知识点介绍,如学校课程未设置相关内容时;增加部分基础知识的回顾温习。有些学生反映自主学习时网络及数据库资源较缺乏等。结合教学反馈意见,对后续阶段教学目标、内容、计划、方式等环节作及时、适当的调整,加强知识薄弱环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表1 FA效果问卷调查结果(n=105)

3 讨 论

FA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认真记录, 对教学结果深刻反思、不断改进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的综合性评价[2]。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在《评价方法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它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佳而修正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该评价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3]。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均认可及接受FA考核方式,认可其主要优点体现于教学互动的及时反馈,加强了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部分在学校理论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因为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样性,通过教师鼓励及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了极其活跃、丰富的临床思维,因兴趣的激发,自觉加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FA模式见习课程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程中由学生寻找问题及答案,能力在评价中不断提高,学生获得知识不一定与教师已经构建的知识完全一致,为“师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当然,学生找到答案的过程亦可能会走弯路,此时,教师以平等身份倾听学生的观点、意见,仅在讨论偏离问题方向时适当指导, 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态度、情感、学习策略、思维方法等实施FA[4]。

既往对学生采取的多为终结性评价,往往诱导学生仅注重理论学习,习惯于大课讲授、记笔记、课后复习应考的模式。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5]。采用FA,不以终结性评价为唯一方式,学生除重视理论大课学习外,必须更加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听课,变成自己查资料、找问题,主动讨论,抢先发言。 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习惯亦由单一的教室—寝室两点一线变成图书馆—网络—教室—病房等多个学习地点,将看书、背笔记变成查阅—思考—讨论—看病历等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 这正是FA实施的目的所在。在课程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家属沟通完成病史采集,也需与其他同学互动与交流,很多问题需要团结与协作完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虽然不少同学认为采用FA增加了学习负担,但这是值得的。

由于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因而在课堂时间掌控上存在难度,时有超时现象发生;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时偶尔存在“僵持”局面,甚至偏离主线的现象。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完善。由于本课程建立FA体系时间短,所设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如何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快速提高学生的科学思辨能力,是今后进一步教学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 更科学严谨地提出问题, 使FA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是今后教学改革的目标。

[1] 张慧,尹斐,冯子维.BTEC理念下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09-110.

[2] Epstein RM.Assess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J].Engl J Med,2007,356(4):387-396.

[3] 周娟,唐雪梅,罗征秀,等.形成性评价在儿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53-54.

[4] Klegeris A,Hurren H.Impa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large classroom setting: student percep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J].Adv Physiol Educ,2011,35(4):408-415.

[5] 张群霞,郑元义,任建丽,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7):506-507.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internship teaching model of Pediatrics

ZHONGXiao-ming,LUOKai-yuan,LIAOHong-qun,RAOXing-yu,WANGHua-bin

(DepartmentofPediatr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annanMedicalUniversity,GanzhouJiangxi341000)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was applied in internship teaching model of Pediatrics.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feedback of teaching,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was made with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internship teaching model of Pediatrics can promot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formative assessment; internship teaching model; Pediatrics

2014年赣南医学院教改课题(编号:Jgkt-2014-45)

G642

A

1001-5779(2016)05-0763-03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5.029

2016-09-17)(责任编辑:敖慧斌)

猜你喜欢
儿科学评价过程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